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頁,生娃是國之大事+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況此時的靺鞨不光冷,還缺了糧食,他們的百姓得餓著肚子熬過冬天,簡直沒有活路了。

知道朝事不該過問,唐宛宛卻沒能忍住:“那陛下借不借給他們糧食?”

“到時候再說。”

唐宛宛默了半晌,“哦”了一聲。

這聲“哦”聽不出是什麼意思,晏回偏過眼瞧她,知道宛宛心善,怕她又想偏了,比如想到帝王冷血無情的地方去。

晏回把左右手抱著的倆孩子都讓奶嬤嬤接過,攬著宛宛往前走,一邊仔細給她解釋:“朕又不是大善人,不能把咱們百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平白送給外人,得瞧瞧他們的誠意再說,別借了糧食把人家養得兵強馬壯了,反過頭來欺負咱們的老百姓。”

唐宛宛聽懂了道理,也不說什麼了,全憑陛下拿主意。聽說靺鞨的男兒各個人高馬大,會把獵物的皮毛裹在身上取暖,唐宛宛在京城見過的異族人不少,不穿衣裳直接往身上裹皮毛的卻少見,一時還挺好奇。

入長樂宮的時候不過酉時,天色卻已經暗下來了,饅頭和花捲鬧了一整天,在馬車上就睡著了。回到長樂宮,晏回拿熱帕子給倆孩子擦了擦手腳。

晏回極喜歡做這些小事,只要他有功夫就不用奶嬤嬤經手。奶嬤嬤在一旁看著,也對陛下這門愛好習以為常了。

唐宛宛穿著軟底鞋把腳貼到腳爐上,暖和得直哼哼。她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涼,鞋子再厚的底再厚的毛都沒用。以前腳冷就只能冷著,還是進了宮才知道有腳爐這種東西的。一個扁扁的銅爐擺在地上,上頭蓋上蓋,裡頭燃著火炭,腳踩在上頭熱風能一路暖到膝蓋,舒服得不得了。

沒一會兒聽到陛下喊她:“宛宛你那鳳印呢,拿過來讓朕使使。”

“在呢。”唐宛宛去妝鏡下的小抽屜裡翻找去了,自從知道這物件比她自己金貴多了,她就再沒敢亂放過,常常要開啟抽屜看看在不在裡頭才放心。

晏回站在桌案前斂袖寫字,唐宛宛湊過去瞅了瞅,看明白了,原來是寫給自己二大爺的。只見這封私信上寫著:“哥窯一事幹系重大,若有疏漏,輕則降罪,重則抄家。另,二伯宴請全城乞丐一事實在糊塗,惹得陛下微惱,本宮再三勸解才免去降罪,煩請二伯行事之前切記三思。”

是以她的口吻寫的,統共兩句話,既說了哥窯的生意難做,她二大爺做不來,別打這算盤了;又說宴請乞丐卻致尋釁鬥毆這事兒讓陛下不高興了,你可消停會兒吧。

唐宛宛絲毫不懷疑,這短短的兩句話就能打消她二大爺的心思。另外信裡還說本宮為你如何如何求情來著,省得二大爺回頭跟長輩埋怨爹孃不幫忙。

短短兩句話裡藏著這麼多深意,陛下可真是人精。可這信不知怎的看著有點古怪,唐宛宛看了兩遍才回過味來,驚詫不已:“陛下何時會仿我的筆跡了?”

“這有什麼難的?”晏回扯唇笑了笑,宛宛習字多年,卻什麼筆法都沒練出來,至今寫的還是規規矩矩的瘦楷字,只能算得上端正,他摹上兩回就學會了。

“陛下真厲害。”唐宛宛心裡甜滋滋的,她娘中午的時候還教她陛下怪罪的時候該如何應答,結果呢,陛下根本沒提起這茬,輕輕鬆鬆就幫她解決了。

想起這場鬧劇的起因,還是因為哥窯一事,她二大爺才動了心思。唐宛宛問:“陛下,原先哥窯是由官家經手,如今為什麼要交給商人呢?”

“你要聽?”晏回有些奇,尋思著宛宛今日怎的轉性了。

以前有些事晏回想跟她嘮嘮,宛宛都不樂意聽的,因為大多時候她聽不懂,就算聽懂了,也給不出什麼建議。晏回每每說給她聽就是為了理理思緒,要把一件事的前情後果說明白,起碼得用半個時辰,其間引經據典無數,唐宛宛每回都聽得愁眉苦臉。

這回居然知道主動為朕分憂了,晏回還挺欣慰,將前情徐徐道來。

“宮裡每年要買入的瓷器均以萬計,大多賞了人,其中只有皇家瓷是宮人自己燒的,剩下的由陶督官去各地看貨。也不知怎的,哥窯越來越多,產的瓷器也越來越多,卻一年比一年貴。以前宮裡頭半兩銀子一個瓷碟,現在成了一兩半了,從賬面上又看不出什麼文章。”

“朕也沒功夫去查到底是欽差貪了,還是兩浙那處的商人在打馬虎眼。索性把這事交給瓷器商人去遊說,一來能把價錢砍下來,二來幾家瓷商一同做這個行當,相互得比著價,不敢哄抬物價,三分利還是五分利都清清楚楚的,做得不好立馬換,省得麻煩。”

唐宛宛聽得一知半解,卻點點頭假裝聽明白了。晏回翹起了唇角,揉揉她的榆木腦袋:“你知道這是能給朕省錢的就行了。”

這句簡潔明瞭,唐宛宛聽懂了。

第二日,唐宛宛叫宮人將這封蓋了鳳印的懿旨傳下去了,唐家這位二大爺接到旨,立時出了一身冷汗。

這幾日他龜縮家中不敢出門,怕被人笑話,還在發愁要是唐老爺過來問罪該如何是好。誰知唐老爺沒來問罪,直接把皇后娘娘的懿旨給等來了,忙規規矩矩迎了旨,還給傳旨的公公奉上了一大包銀子。待人剛走,他就帶著夫人兒子跑去唐老爺家裡賠不是去了。

聽聞皇后娘娘下懿旨親自訓誡孃家人,處理得還挺利索,也沒包庇族人,分寸拿捏得挺好。看熱鬧的人都散了個乾淨,這事在坊間只掀起個輕飄飄的水花,很快就沒影了。

正月裡,德妃還在禮佛。從去年三月魏家抄家那會開始禮佛的,再有兩月就要夠一年了。常在小佛堂裡一坐就是小半天,每本佛經抄過幾十遍,幾可倒背如流了。

宮裡的妃嬪不怎麼走動,多少有點氣虛之象,加上佛堂裡頭沒有地熱,怕煙火燻黑佛像,爐子還得遠遠地擺在窗下,坐半天下來,身上涼冰冰的。

宮女送了午膳進來,跪下身給她捏腿,一邊溫聲勸道:“娘娘,今天別禮佛了,方才道己公公派人來傳話說今日陛下有旨,宮裡的娘娘們可以出宮去賞燈,奴婢幾個陪著娘娘出宮去散散心。”

德妃輕嘲一聲:“不過是一些死物,有什麼好瞧的?”

看花燈當然是為了瞧熱鬧的,娘娘卻直說是死物。宮女心裡嘆了口氣,又輕聲說:“聽說鍾昭儀和趙美人下個月也要離宮了,好像是陛下給她們在宮外接了宅子。”

她抬起眼小心瞧了瞧主子的神色,“奴婢斗膽一問,主子為何不離宮去?”

德妃代掌後權八年,宮裡宮外好多人孝敬著,私庫堆得滿滿的。即便是如今魏家倒了,她在宮外買個宅子,也一定比在宮裡頭快活多了。

德妃抄完最後一字,落筆合上佛經,垂眸瞧著她,好半晌輕笑了一聲:“我為何要走?我腦子愚鈍,成不了事,可我得等著看他們怎麼從天上栽回泥潭裡。你瞧著吧,總有人能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糟糕!養大的弟弟是白切黑病嬌!

可樂小七

熊老大的女人(SM愛戀曲之一)

桂小雯

我守你萬千時光

洛戀語

我家妹子怎麼全是異能者

好苦的糖

這主播真狗,帶開鎖師傅玩密室!

社牛達人

兩分熟

六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