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頁,生娃是國之大事+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間俗稱——“街道辦主任”。

萌寶番外(一)

正月裡年味足, 天兒也冷得厲害,長樂宮裡卻暖融融的。

寢宮裡有地熱, 越是溫暖越容易讓人憊懶, 唐宛宛這會兒懷著身孕,更有了懶的理由。她連門檻都不想跨出去, 就想窩在屋子裡什麼也不做, 暖暖和和地過個年。

然而陛下卻不讓她這麼清閒。

昨日有位甄夫人遞了帖子進宮,這也是位誥命夫人, 信裡說是她家老夫人身子不爽利,太醫開的藥又喝不下, 想從宮裡求兩位食醫過府給老夫人調調身子。

大事陛下管, 小事皇后管, 宮人就把這封帖子送到宛宛案頭上了。這事兒自然是要應承下來的,唐宛宛寫完了回信,晏回略略瞥了一眼, 盯著上頭的“甄”字皺起了眉頭,說她寫錯字了。

寫錯就寫錯罷, 唐宛宛按他說的改了過來。晏回卻對著她感慨了好半天“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業精於勤荒於嬉”的。

唐宛宛聽得頭大,尋思著自己不過是寫錯一個字而已, 怎麼在陛下口中就成了天大的事了。

到了第二天,她把這事忘了,晏回卻記得牢靠。他把在邊關時兩人傳的幾十封信都找出來,拿著唐宛宛的回信一封封點評:“運筆不暢, 用詞不妥。你瞧瞧,其中還夾雜錯字,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二十六封信裡頭竟有十七個錯字。”

唐宛宛每封信都要寫十幾頁,十七個錯字也不算多。可晏回花了大半天時間點評,就為了舉多個例子告訴她:“你該練字該讀書了。”

唐宛宛被他說得有點臉熱,一離了學館哪有需要她提筆的時候?除了偶爾給誥命夫人回帖,連給爹孃寫信都少,想爹孃的時候直接回孃家就好了。

以前她的字還能堪堪稱一句“有形無神”,這會兒連字形都不像樣了,除了端正再沒別的優點。沒法子,只能乖乖聽陛下的話,把落下的功課都撿起來。

晏回索性挪了地方,把奏章都從御書房搬回了長樂宮。兩人擠在一張不夠大的桌案上,他批奏章,宛宛就在旁邊照著詩經一字一字地抄。

她手邊的這幾篇長賦是陛下專門給她挑出來的,上頭好多生僻字,寫蠅頭小楷特別累,唐宛宛不滿地嘀咕:“為何要抄詩經呀?禮記論語什麼不行,詩經這麼難寫。”

晏回笑了笑,沒作聲。

當唐宛宛抄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時候,她就悟到了一點味道,後頭還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抄一篇,又看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唐宛宛徹底懂了。

回頭瞧瞧這十篇長賦,一句句全是含蓄的情話,唐宛宛眼角眉梢都是笑。才不信陛下是無意中挑出來的這十篇,想來是他臉皮薄,不好意思親口講出來,藉由詩句告訴她。

她偏頭瞧了瞧正在批奏章的晏回,笑盈盈喊了他一聲。

“嗯?”晏回批奏章批得心無旁騖的,剛聞聲轉過頭來,便覺眼前一暗,唇上落了個蜻蜓點水般的吻。

這輕描淡寫一個吻怎麼能夠?察覺她要退回去,晏回伸手扣住她後腦,親到心滿意足了才撒手。

唐宛宛抄著詩經,卻不能完完全全靜下心來,院子裡的說笑聲傳到這兒的時候已經很模糊了,聽不清在笑什麼,她落了筆,起身走到窗邊去瞧了瞧。

從這兒望去,正好能看到院子裡的情景。饅頭和花捲學步快,這會兒已經能走得很穩當了,無論颳風還是下雪,他倆每天都要在院子裡頭溜達,裹得嚴嚴實實的,帶著虎頭帽和棉套手,全身上下只露出小半張臉來,像兩個小胖球。

院子裡的積雪都被掃得乾乾淨淨的,有嬤嬤丫鬟一步不離地跟著,他倆連摔個跤都是難事。唐宛宛雙身子不能受風,在窗前站一會兒都覺得冷,可聽到院子裡的歡聲笑語總是分神,隔一會兒就得站到窗前瞅兩眼。

初八的時候唐宛宛打算帶著孩子回孃家,一家人都起了個大早,穿衣洗漱卻都比宛宛快,早早就一切妥當了。

藉著絮晚給她梳頭的功夫,唐宛宛透過妝鏡的反光往後瞧了一眼,只見陛下和倆孩子都齊排排地坐在椅子上等她。饅頭和花捲腿短,坐在椅子上腿還夠不著地,虛虛地懸著,還總是左晃右晃地亂動。

晏回怕他倆掉下去,索性一手撈一個,抱坐到自己大腿上了,十分好興致地教他倆說話。

“過年了要說吉利話,等去了外祖家知道該怎麼說不?”晏回刻意念得慢騰騰的:“一帆風順、兩全其美、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

唐宛宛聽得好笑:“陛下教太早了,我三歲的時候才會背這些呢。”

晏回以一種十分微妙的眼神瞅了她一眼,好似不甚在意地說:“朕一歲半時能背幾十首古詩了。”

歷來皇家的孩子大多是如此,說話認字都比民間孩子早一些。卻不知是因為天資聰穎,還是因為身邊伺候的人都精明,所以早慧。

“陛下是嫌我笨是不是?”唐宛宛聽出了話裡的味道,從鏡子裡斜睨他一眼,“那沒轍,你兒子閨女有一半隨我,沒陛下那麼聰明。”

晏回笑了笑,心知這話題不好,他反駁不對,應承更不對。收回視線來又對著倆孩子,一字一頓地念:“一帆風順。”

饅頭“一帆風、風、風”了半天,愣是說不出一個“順”字來,舌頭都快扭成麻花了。花捲卻輕輕鬆鬆學了出來,聲音軟糯糯的,好聽極了。

奶嬤嬤說女孩學說話要比男孩快,這話真是一點都不假,同樣一句話,花捲聽兩三遍就能跟著說了,饅頭卻不行,得記三兩天。不過學得快,忘得也快,能一遍就記住的詞不多,得反覆教幾回。

屋子裡掛著兩隻鸚鵡,是太后送來的,說是對孩子學說話有好處。這兩隻鸚鵡學得比小主子還快,“一帆風順兩全其美三陽開泰四季平安”一溜從嘴裡冒了出來。雖怪腔怪調的,卻沒一個音不準,學完嘴之後還對著饅頭叫了一句“笨死了”。

晏回冷不丁地聽到這麼一句,沒忍住噴了一口茶。

饅頭瞧了鸚鵡一眼,又扭回頭瞧了父皇一眼,心知一人一鳥都是在笑話他。他邁著小短腿從晏回膝頭跳下來跑到唐宛宛那兒,從妝臺前擠進去埋在她懷裡,明顯是委屈了。

這句“笨死了”唐宛宛都不確定他聽懂了沒有,她從來只誇孩子,學說話要誇,學走路要誇,摔倒了也要誇兩句,從沒跟孩子們說過什麼笨啊傻的。她扳起饅頭的腦袋瞧了瞧,一泡淚在眼眶裡打轉,那應該是聽懂了。

饅頭都要掉眼淚了,陛下卻在旁邊笑得一抽一抽的,唐宛宛氣不打一處來:“陛下笑什麼呢,有什麼好笑的?誰教鸚鵡說笨死了的!”

幾個丫鬟面面相覷,都不知道鸚鵡說的這“笨死了”是從哪兒聽來的。

晏回低咳了一聲,硬生生岔開話題催促道:“時辰不早了,該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真龍

青狐妖

媽咪不乖:總裁爹地輕輕親

誰家mm

我在異能世界當大佬

泮成

都市至強修羅

葉天秦清涵

這個群演開竅了

從北國

直播算命,算的太準客戶抑鬱了

來碗麻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