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頁,生娃是國之大事+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做賊心虛的模樣瞧得古怪,唐宛宛把“笨死了”這詞含在舌尖咂摸兩下,很快想起來了。好嘛,“笨死了”正是陛下昨晚說她的。

昨晚晏回不知道從哪兒翻出一本《黃赤之術》來,上頭配著圖,有好幾種都是孕期也能用的,卻盡是些匪夷所思的姿勢。唐宛宛羞得厲害,半推半就地試了一回,晏回笑罵了一句“笨死了”。

雖這話只有她和陛下能聽明白,唐宛宛還是燒紅了臉。鬼知道鸚鵡養在耳房,怎麼連寢宮的動靜都能聽見!

待她穿好披風站起身,饅頭拽了拽她的衣角,仰著頭露出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說:“抱。”

唐宛宛已經三個月的身孕了,連自己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路滑摔一跤,哪裡敢抱他?指指晏回說:“找你父皇去。”

饅頭又跑過去扯了扯晏回的衣角。可惜他爹是個狠心的,沒他娘心疼他,還低頭在他腦袋上呼嚕了一把,好笑道:“抱什麼抱?你都一歲半了,自己都會跑了,還想讓父皇抱著,丟不丟人?”

饅頭仰著頭望了他兩眼,癟了癟嘴,邁著小短腿繞過晏回,跑到另一頭牽唐宛宛的手了。

唐宛宛看得特別有意思,倆孩子早慧,平時跟他倆說一些簡單的話都能聽懂,每回給出的反應都特別逗。可她聽了陛下這話一點都不滿意:“一歲半怎麼就不能抱了,哪裡丟人了?”

晏回振振有詞:“你瞧他自己都會跑了,又不是前些時候剛學步會摔跤,會跑了還要抱這是惰性,不能老是慣著。走累了的時候再抱他,總是賴在爹孃懷裡會變懶的。”

說來也怪,先前學步的時候,嬤嬤和丫鬟怕兩位小殿下摔跤,總要彎腰跟在後頭扶著兩人的肩膀。每每嬤嬤這樣做的時候,饅頭和花捲總是頂著一張苦大仇深的臉,特別煩這樣。

這會兒走路利索了,反倒總是想賴在爹孃懷裡,也不知是為何。

唐宛宛把饅頭被陛下呼嚕亂的頭髮理順,給他倆各自戴上一頂虎頭帽,一手牽著兒子,一手牽著女兒。就剩晏回孤零零一人走著,好像不是一家人似的。

嘖,實在不美。晏回上前一步,彎腰把女兒抱起來了,另一手護在宛宛腰後,又成了親密無間的一家人。

饅頭一怔,停下步子又繞回這頭來,氣鼓鼓地瞪著晏回,好像在說“父皇不抱我,怎麼能抱妹妹?”

道己怕小太子不高興了,趕緊笑眯眯地蹲下身說:“沒事,奴才來抱。”

饅頭衝著他搖搖頭,奶聲奶氣地說:“不要爺爺抱。”

這回倒是很懂事了,知道道己年紀大了腿腳不好。晏回低著頭又揉了揉他的腦袋,低聲循循善誘:“妹妹個子比你矮,自己走不快對不對?你是小男子漢,就得自己走。”

饅頭仰著頭,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他,沒作聲,只微微抿了下唇。這表情真是跟陛下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陛下又講歪理。”唐宛宛在他手臂上扭了一把。倆孩子個頭只差半寸,陛下這道理根本說不通,他就是胡說的。

心知如此,唐宛宛卻沒執意讓道己公公抱他,上前牽過了饅頭的手,心裡卻有些微微發酸。

她知道陛下的意思,太后這麼說,便是她爹孃也這麼說。饅頭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意味著他這一生都得走在人前,嚴於律己,不能鬆懈半分。他於幼年時就比別的孩子多出了太多東西,身上的責任和負擔就得更重些,如此倒也算得上公平。

只是孩子還這麼小,如何能聽得明白?

可很快的,唐宛宛便發現自己多慮了,饅頭連上馬車都沒要人抱,自己踩上了腳凳,好像是要自己上馬車。

唐宛宛睜大了眼睛看著,他腿短,也抬不了多高,車側沿又沒個能抓的地方,費了好大勁兒都沒能爬上去。

晏回在饅頭背上託了一把,總算哼哧哼哧爬上去了,身邊的丫鬟公公快要把他誇出花兒來了。

饅頭坐馬車的一路都抓著宛宛的手,晏回逗了兩下,饅頭也低著頭不理他。晏回怕他跟自己賭氣,心思一動,從放茶葉的小屜裡翻出個小袋子,又從裡頭拿出兩朵幹菊花來,往一人手裡塞了一朵小花。

“花花!”饅頭低頭瞧瞧手裡這朵乾花,很快就又笑開了。

居然這麼好哄!唐宛宛捂著嘴笑成一團,心說孩子這點兒隨自己了,不記仇。

萌寶番外(二)

唐宛宛入宮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唐家宅子還是年前才剛剛翻新過的, 也沒怎麼修, 不過是把外牆重新抹了一遍,換了個大門又修了修院子。好些剛入京城的百姓初聞這是皇后娘娘的母家, 都不怎麼信的——皇后娘娘的母家不該是金作牆琉璃作瓦的麼,這瞧著也就是個富庶些的大戶罷了。

唐家人這麼多年住著個小宅子也習慣了,不想去城北往那些世家大戶裡頭擠。以前就是規矩人家, 這會兒更是謹言慎行,省得給女兒添麻煩。

這條大街上住著的官員和富商都知道皇后娘娘經常帶著陛下回孃家,每家每戶門上掛著的對聯都是歌功頌德的,可惜晏回每回來都不過是略略掃一眼, 連門上的牌匾都不瞧一下, 認認是誰家。

昨日得了信知道他們要來,一大早唐家大門就大敞著,外牆沿掛了一整排紅燈籠,看著就喜慶。晏回先下了馬車, 回身把宛宛穩穩當當扶了下來,這才去抱倆孩子。他臂力大,一手撈一個就下來了。

唐老爺早早就等在了外院, 穿著一身福字紋的直裰,顯得人極精神, 迎上前來拱了拱手, “陛下能來一趟便是天大的喜事了,還帶這麼多東西, 實在是折煞微臣了。”

“泰山大人可別這麼說,宛宛回頭又該訓我了。”

唐宛宛笑眯眯不說話。她以前跟陛下提過那麼一句“看到爹孃和家人跪陛下會覺得難受”,陛下似乎是把這話記在心裡了,每回來他家都會主動放低身段,敬著爹孃,瞧著跟民間女婿沒什麼兩樣,每回宛宛見了都覺得心口發暖,再沒不自在過。

年前宛宛還在邊關沒回來,唐家人一直提著心吊著膽的,臘月二十七的時候總算回來了,卻也沒有久聚,只在宮門口匆匆說了幾句話,宛宛忙著回宮安胎去了。

她從邊關回來以後,唐家爹孃還是頭回好好瞧瞧人,不等把人好好看個清楚,便聽兩個小外孫朗聲說了一連串吉利話:“祝姥爺姥姥一帆風順,萬事如意。”

這是先前馬車行到街口時晏回臨時教的,比先前那什麼“一帆風順兩全其美三陽開泰”要好記多了,教了三兩遍,饅頭和花捲就記下來了。

“哎喲真好,好好好。”唐老爺笑得合不攏嘴,卻苦於嘴皮子笨,說不出別的誇獎的話了,兜裡揣了十幾天的壓歲錢總算能發出去了。

晌午吃飯的時候,晏回跟兩位舅兄用了幾杯酒,一垂眼便見兒子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他的酒杯,似乎很好奇裡頭盛著的是什麼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至暗凌晨

香菜採購員

少加一點糖

六盲星

絕美總裁的貼身兵王

方術

關於周先生的一切

彩田

小米在唱歌(大四喜+1系列)

陳毓華

詭案追蹤2

貝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