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頁,大興朝駙馬須知+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年文宣帝因母家勢力不顯,未曾參與奪嫡之爭,卻因為“至仁至孝”被先帝順順當當送上了皇位。先帝收拾了廢太子一黨後便仙去了,卻給文宣帝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當時朝堂上的勢力盤根錯節,世家做大,先前各個都是站好了位的,有的一心輔佐儲君,有的合舉家之力保二皇子登位,有的認定四皇子必能勝過兩位兄長……

先帝大義滅親,纏綿病榻之時雷厲風行地收拾了廢太子及其黨羽,傳位詔書一下,臣子們自然都歇了心思。

文宣帝即位後,朝堂盡數是兩朝老臣,尤其相爺和幾位一品大員都是三朝元老的資歷,各個都可以頂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意”的名義對朝事指手畫腳,最常說的話就是“陛下不可!先帝在時如何如何,陛下此舉定會讓先帝寒心吶!”

這也不可那也不可!時不時還要觸個柱相逼,文宣帝恨得咬牙,卻也只能忍著。堂堂九五之尊真龍天子,不能效仿先賢不說,反倒要把朝堂上的姻表關係叔祖姑舅背得清清楚楚,委實憋屈得厲害。

這樣的老臣能提攜家中一半年輕後輩踏入官場,如何不讓人心驚?可世家勢力盤根錯節,把這官場把持得死死的,其後子弟門生動輒上千,輕易又動不得,難不成各個拉出去抄家問斬?也只有每三年一屆的科舉中選出的是真正的天子門生,文宣帝自然從中選取賢能加以重用。熬個十幾二十年才能等到朝堂上的老臣老眼昏花自請致仕,每走一個文宣帝都能鬆口氣。

聽得何大人此話,老相爺抿著唇,臉色有些不好看。今日上朝之時,陛下把禮部左侍郎和光祿寺少卿提為長官,又提擢了兩位出身寒門、入朝沒滿五年的新官,連升三品補上了空缺。

偏偏此舉還沒人能指摘半句,畢竟這兩位淑質英才,功績都是實打實的。

見老相爺似乎無動於衷,何大人贊

作者有話要說:見老相爺無動於衷,何大人讚了一句:“相國大人老當益壯,下官可比不得您!家中兒孫不成器,我得早早為身後之事做準備嘍!”

老相爺門生清客逾千數,這五年來被他送上官場的卻不逾兩手之數,自然比何大人看得更清楚。

老相爺直視前路,緩緩道:“這些事容不得你我妄言,陛下心中自有成算。”

何大人笑笑,“相國大人說得是。”

作者有話說:

1“搶窩”是古代小孩的娛樂之一,百度到的跟這玩法不大一樣,我看不太懂所以自己創新了一下……

2重潤郡主馬上到京城,要來搞事了。

☆、郡主進京

三月初草長鶯飛,重潤郡主到了京城。裕親王在給文宣帝的私信中以京城人傑地靈,女兒慕名前來的名義讓聖上准許重潤郡主入京,這雖是個幌子,倒也是實情。

裕親王是文宣帝的二哥。先帝子嗣不豐,膝下只有五子。大皇子早早被立為儲君,與年紀最小的文宣帝差十多歲。裕親王是先帝的第二子,其母出自世家大戶,自然與太子關係好不到哪兒去。

太子空有滿腹算計,大事卻沒做好幾件,朝臣自有許多不滿。後頭三個弟弟各自培植勢力,也不甘心被一個不仁的兄長處處壓制著,所以先帝時期奪嫡之爭極為激烈。

唯有那時還是五皇子的文宣帝年紀最小,母家不顯,做事兒又迂,遠比不上幾個兄長機明,朝堂之上無人看好,他自然沒敢起這心思。

幾年間,二皇子被鬥殘了一條腿,三皇子被太子弄死了,四皇子因為自小養在先皇后膝下,跟太子有點手足情分,算是太子一派。只剩下當時最年幼也最淳樸的五皇子——文宣帝不爭不鬥,成了皇子中的一股清流。

誰成想纏綿病榻的先帝恨透了幾個兒子的爭鬥,認為太子心狠手辣不堪為帝,偏偏把皇位傳給了五位皇子中最年幼、也是在皇位之爭中從未被人看好的小兒子。

究其原因,只是因為文宣帝在先帝病中,晨昏定省侍奉湯藥,猶如寒冬臘月中的一股暖流,把先帝拔涼拔涼的心都暖化了。

一邊是恨不得自己早點斷氣的四個狼心狗肺的東西,天天盤算自己哪一天歸西,互相之間勢力傾軋,同室操戈手足相殘;一邊是至仁至孝的好孩子,雖說他這五兒子資質愚鈍了一些,可心地善良,如何比不上那幾個滿心算計的哥哥!

先帝又咳了兩口血,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得早早安排好身後之事,也沒工夫再長吁短嘆,尋思著大興朝若是交在那幾個狼心狗肺的手中,不知得成什麼樣!當即廢了太子的儲君之位,下詔把帝位傳給五皇子,也就是如今的文宣帝。又親自動手收拾了太♂子♂黨羽,派精兵把廢太子幽禁府中,任其心有天大不甘也再反抗不得。

正統的太子沒繼位,最小最弱最無能的皇子反倒後來居上,最終繼承了大統!太子被精兵幽禁府中,連著吐了三日血,愣是氣死了自己。如此,便只剩下了身有殘疾的二皇子和再無心爭鬥的四皇子了。

重潤郡主出生的時候,已是文宣帝即位的第三年,裕親王那時已被調去了東南富庶之地。

這是文宣帝效仿了大興朝早前某次奪嫡風雲隱下後,那位老祖宗採用的手段——掌兵藩王調至西北,縱有剽悍之兵也無養兵之財力,得靠著國庫給錢才能養得起兵,還能為大興戍守西北邊疆;而朝堂之上帶兵多年的老將自請致仕後,便讓其富養東南,縱然軍中威望再高,卸去兵權後也敵不過歲月消磨。

文宣帝便也學著那位老祖宗的手段,把無心爭鬥的四哥封作盛親王,放在民風剽悍的西北貧弱之地,其下有五萬精兵戍守西北邊疆,另派幾位輔國將軍從旁加以桎梏。左來西北許多年沒有硝煙,盛親王也不管別的,只管娛妻弄子,活得像個老頑童;

文宣帝又把仍不死心、卻身無兵權的二哥封作裕親王,放在東南富庶之地,江南那地方民風溫煦,久而久之消磨戾氣。而裕親王的生母老太妃精心奉養於宮中,裕親王縱有不軌之心,也沒有兵權,他的母妃留在京中,做什麼事之前都得掂量掂量。

更何況京城位於西北與東南之間,兩位親王若想繞過京城接上線極為不易;京城東西兩面都有天險隔擋,廣大中原地區又處處是皇家的眼線;二者各自與京城中間更隔著若干兵馬重郡,也能遏制兩位親王犯上作亂的野心。

重潤郡主自小長在江南,確實對這京城有許多好奇。剛剛過了年,便帶著侍從一路從東南而來,行過荒山走過水路,卻絲毫不覺山遙水遠筋疲力竭,這千山萬水各有其新鮮。

她又知道自己此次進京前途未卜,興許這是最後一次賞這世間美景,又怎麼會膩煩?

到了京城更是寶馬香車繁華似錦,不時能從透光的車簾中看到碧眼金髮的藩人,又或者赤土、泥婆羅、天竺那邊來的富商。民風與江南果然大有不同,滿眼所見都是新鮮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蒼蘭訣

九鷺非香

左邊

含胭

七月櫻花落

納蘭晴微

從千億神豪開始簽到

深淵凝望

無情應似我

哀藍

不會有人覺得攻略黑蓮花很難吧?

一江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