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做點無用的事兒,白說,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漢字的喜愛是在增長的。好多人說,這年頭誰還讀詩啊,我就要告訴他們,詩歌裡濃縮了最精華的中文。要知道,中文是可以一再被重新“發明”的。怎麼講?常用漢字只有幾千個,但是每當你要落筆成文時,總會承載著或主動或被動的重新發明漢字的可能。

廈門的詩人舒婷,很多年前路過神女峰,寫下“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這兩行詩,有哪個字你不認識嗎?沒有。但是她把我們都很熟悉的漢字重新組合在一起,就誕生了“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意境,而且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詩歌裡就存在著這些看似無用、但每天都在重新生長的中文的無限可能。

海子寫過“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這是海子最偉大的一句情詩,依然是大白話,但是它有我們最凝練的情感。當一個民族持續二十多年都不讀詩,甚至厭惡詩,把詩歌邊緣化,你就知道我們生活中發生了什麼樣的問題。

這個世界上昂貴的東西,往往是“無用”的,比如戒指。戒指有什麼用?沒用,但它非常貴。頂針有用,跟戒指長得差不多,卻廉價得多。又比如服裝,服裝有什麼用?保暖和遮羞。如果僅僅為了保暖和遮羞,隨便去個小商品市場,一百元一身拿下。但是很多女士的一身服飾,一萬元都拿不下,另外那九千九百元花在哪兒了?花在沒有任何實際功能的用途上:牌子、感覺、樣式。

所以,你去研究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看看是有用的貴還是無用的貴?

曾經有一次講起這個事情,陳丹青很認同我的看法。陳丹青他們乾的這活兒有什麼用?畫家有什麼用?詩人有什麼用?沒用啊。前些年我去了浙江富陽,也就是著名的《富春山居圖》的富春,在那兒詳細瞭解了黃公望的故事。老爺子在遲暮之年,用了六七年的時間畫完這幅畫,送給一位名叫“無用”的僧人。一個寂寞文人感嘆自己無用,恰恰遇到一個叫“無用”的僧人,倆人還挺投緣。幾百年過去了,當年那些“有用”的達官貴人不知哪裡去了,而這幅無用之人畫的無用之畫可是真有用,成了這個城市招商引資的最大名片,甚至總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都談到了這幅《富春山居圖》。它有用嗎?沒用。可是它真沒用嗎?

有很多人問我,哪本書對你影響最大?每個人都想得到一個功利性的結果,“影響最大”的一定最有用。但我覺得,除了新華字典,所有讀過的書都像是不斷匯入江河的涓涓細流,幫助你慢慢地成長,變得壯闊、深遠。你怎麼知道是哪條匯入的溪流讓黃河成為黃河,讓長江成為長江?同樣,我這一路上從書中汲取了這麼多營養,無法界定到底是哪本書塑造了我。

也有學生跟我溝通關於讀書的想法,提出很多類似“我喜歡讀書,但我的很多同學都愛看美劇,我是不是需要堅持”這樣的問題。其實炫耀讀過多少書和炫富沒什麼區別,都挺招人討厭的。另外,當你開始用“堅持”這樣的字眼去描述讀書時,已經壞了。

讀書是一種樂趣。最重要的是,能夠帶來樂趣的,是讀書本身,而不是讀書以後的結果。

現在國內的書店,最顯著的位置一定是這樣幾類書:與考試有關的,與養生有關的,以及所謂的“暢銷書”。這反映出當下人們最關心的內容,要過關,要長壽,要有談資,怕被時代拋棄,其實全都具有某種功利性。

當然,這些都無可厚非。但也有很多好書與功利無關,選擇去讀它,只因為閱讀的過程會帶給你不同尋常的體驗。

我來這裡的路上,在看張曼菱寫的《西南聯大行思錄》,一次又一次地讓我熱淚盈眶。這種熱淚盈眶我覺得很好,讓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還會被什麼所感動。

這本書中寫到,鄧稼先的爸爸是清華大學哲學系的著名教授,在抗戰爆發之際,他的兒子即將去昆明讀西南聯大的時候,他說了這麼一句話:“兒子,學科學吧,科學有用。”這句“有用”的確反映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某種心聲,但是如果沒有哲學,沒有情懷與境界,他怎麼會讓自己的兒子在國難當頭的時刻拋離這一家子?最後,鄧稼先成為了我們的兩彈元勳啊!

書中還有一處細節。南開大學在1937年7月底被炸成一片廢墟,當時的校長張伯苓發表講話:“本人對於此次南開物質上所遭受之損失,絕不掛懷,更當本創校一貫精神,而重為南開樹立一新生命。”蔣介石就是在南開被炸之後的第二天,做出全面抗日的決定,他講了一句話:“中國在,南開在。”而張伯苓的兒子從軍學習飛行,最後駕駛那種簡陋的飛機,在與日本人的戰爭中陣亡了。

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校長,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校長公子。我讀到這些的時候,眼淚就下來了。都是一些“無用”的敘事,但又深藏著樂趣與回味。你的人格就是在這種無用的事情的薰陶中,慢慢地健全獨立起來。

現在應該提倡人們都去做些看似無用的事。

我每週必須跑五天步,非常無用的事兒,但是跑的過程慢慢成為一種享受,自己跟自己對話,把自己放空。累得一塌糊塗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跑步,跑完以後,累的是腿和腳,但心和腦子都緩過來了。這也是一種辯證法。

廈門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我認為一所好的大學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引領永無止境地探索。創新需要具備的素質:獨特的思維方式,獨立的人格,人心的自由。通常對“自由”的理解是狹隘的,真正的自由在內心。可以探究而且能得出一定結論的就不算遼闊,比如宇宙;無法掌握的才是最遼闊的,比如人心。創造就是對固有牢籠的掙破。所謂自主創新,沒有自主就不會有創新,一所好的大學是將“有用”和“無用”相結合,創造一種真正的遼闊。

所以未來中國的創造力,一定是從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發呆、開始思想、開始與眾不同、開始另闢蹊徑、開始被鼓勵並樂於做無用的事情開始的。

我期待那一天更早地到來!

2014年 廈門大學

自己的讀後感

其實,我很想給這篇文章起另外一個標題:讓生命中總有一點兒閒。

有更多的閒,是一個人與一個社會進步與健康的標誌。

二十多年前,我們一週只休息一天,後來一週休息兩天,再到現在,全社會探討一週休兩天半的可能。毫無疑問,人類正奔著一週休息三天的目標大踏步前進。我能感受到,將來最大的產業當然不再是房地產,而是健康醫療產業與休閒文化產業。

可惦記這個美好目標的同時,我們得思考另外一個問題:有閒的時候,我們都在幹什麼?

打麻將、看電視、跳廣場舞、喝酒吃飯、看手機……估計沒落下什麼吧?

我們很難指望這些休閒活動演變為創造力,也很難讓心靈騰飛。因為我們既不習慣與自己對話,也不習慣仰望星空。我們想閒卻又怕閒也不會閒。

沒錢,是窮人;有錢沒閒,也只是打工者,不管你有多少錢都是。有一些錢又有一些閒,才有可能讓生命多些有質量的色彩。但有閒不會閒,只是為了打發時間,也依然離成為生命的貴族太遠。

把有閒,當成對生命的獎勵與激勵,我們還需要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級大佬太兇殘

火莜

狀元夫人養成記

錯砍一刀

離婚後,齊總她追悔莫及

一枚小甜甜

野性的呼喚

傑克·倫敦

終身失憶人

盧克·迪特里希

這邊風景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