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被念歪的《道德經》,白說,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孔子像一個世事練達的中年人,一切得體;

老子卻像一個童心未泯的理想主義者,總是被誤解。

為什麼要談《道德經》?在中國古代哲學文化中,“道”是一個源起。

先寫一個“首”,再寫一個“走之”。“首”就是腦袋,代表思想;“走之”就是行動和步伐。有想法,然後付諸行動;有行動,也要伴之以思考。

因此,“道”字的結構已經說明了它的含義。道路、道德、道理、道法自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說明了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也揭示了“知行合一”的規律。

大家可能想不到,《道德經》是全世界除了《聖經》之外,被翻譯版本最多的一部典籍。在中國,《論語》被昭告天下,而《道德經》總被邊緣化,其實前者的問世晚於後者。

相傳孔子曾求教老子,對老子的思想很佩服,回來對他的學生說:“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認為老子像一條龍,深不可測。

有學者這樣闡釋:“同樣的一個道理,《論語》是從正面解讀的,《老子》是從背面評判的,因此它會給人非主流的感受。”

有人將《道德經》中的“無為而治”解釋成消極的不作為。但如果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它是一門非常積極的哲學,只不過將“無為”和“道法自然”當作方法論。

《道德經》的起源並不像其他典籍一樣,得到後世的實證。到現在,還有人質疑它是不是老子寫的,到底誕生在什麼時候?流傳的過程中,還經過了無數的糾錯。比如“絕學無憂”,歷朝歷代都有學者說,“絕”一定是個錯字,跟文意不符。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版《老子》,和既往流傳的版本也有很大出入,令海外學者都感到震驚。

總之,《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嚴重誤讀了,也許到了該正本清源的時候。

道可,道非,常道

任繼愈老先生認為,《道德經》是寫給弱者的哲學慰藉,但也有很多人—包括我—認為,這是老子寫給掌權者、君王和政治家的一部經典。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四分之一部《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

大家最熟悉的是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按正宗的解釋,就是“能說得很明白的‘道’就不是‘大道’”。但換個角度,那時沒有句讀,所以可以有另外一種句讀方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許或當然是錯的,可讓人覺得有趣。這就可以有一個全新的解讀:“對於同一件事,有人說對(道可),有人說不對(道非),這是常理(常道)……”

儘管不一定正確,像是充滿辯證法的文字遊戲,但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句讀方式也很符合原著的本意。

很多事情不都如此嗎?比如中國的輿論環境,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各個部門都希望“一邊倒”地叫好,連5%的反對都不行。進入新媒體時代,國家領導也好,部領導也好,恐怕也都越來越明白,任何政策出臺,無論多麼正確,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太正常了。除了人民幣和大熊貓,沒有什麼能讓全中國人民一致點贊。

我記得1998年朱鎔基總理來中央電視臺,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總有人談論正面報道和負面報道的比例,多少合適啊?99%正面報道,負面報道1%?依我看,51%正面報道,‘控股’就行了,要有信心。”

“道可道,非常道”太神秘了,“道可,道非,常道”就接地氣得多。

每年各省市搞部門老百姓滿意度排行的時候,排名靠前的都是跟老百姓沒什麼關係的部門,但凡跟老百姓關係緊密的,排名一般都靠後,因為他們天天跟你打交道,擺得平擺不平,眼睛都盯著你。住建部恐怕就是如此。想想“道可,道非,常道”,心態就平衡了。

皆美即不美,無私為大私

《道德經》第二章開篇兩句,也挺有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什麼意思?按傳統的翻譯,就是當天下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也就都知道了什麼是醜;都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也就都知道了什麼是不善。

不過,換個角度解釋呢?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當天下都知道什麼是美,並以之為潮流的時候,它有可能變成一種醜。對於女同胞來說更是如此了,滿大街都穿紅裙子的時候,你再穿紅裙子,會覺得很難堪。別說滿大街了,就是單位裡有另一個人跟你穿了同樣的衣服,撞衫,都讓你很難受。同理,當天下都以某種行為作為善的標本,模仿和雷同之下,不善就出現了。

第七章裡的一句,“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我給翻譯成“無私為大私”。這句話對我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我曾用很長的時間去琢磨,人性中的“私”和社會要求的“公”該如何結合?對執政黨,對一個社會的執行,對一種哲學文化的意願,這都是大課題。如果不能面對並準確地回答,政策的制定一定是扭曲的,對嗎?

四十歲以上的人可能會有記憶,改革開放之前,“私”是要堅決打倒的。我家縫紉機上的罩布,有我媽自己繡的“大公無私”四個字和一幅風景畫。那時講的是“狠鬥私字一閃念”“鬥私批修”,只要是私,死路一條。

但問題是,人性中天然有自私的一面,中國有句古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大到一個國家的元首,中到一個部門的部長,小到一個單位的負責人,都希望人們呈現出“公”的那一面,但你如果不能面對人性中“私”的這一面,“公”就要全泡湯了。

在荒唐歲月裡,以為人性中的“私”是可以被鬥掉的,結果經濟幾乎走向崩潰的邊緣。天天強調“國家都是你的”,最後發現根本不是,我什麼都沒得到,要吃大鍋飯,要去公社食堂。這就是對人性的瞭解不夠。

因此這幾年我一直在倡導,所有決策的出臺,必須要建立在對人性更透徹的瞭解上,順應它,引領它,才能更好。

思考這一切的同時,我在《道德經》裡發現了這句話,“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讓三十歲的我豁然開朗。原來古人也懂得做思想工作,而且做得這麼有說服力。任何聖人,都不鼓勵人一心只為自己,而是鼓勵你為他人、胸懷天下,但他引導你的方式是“無私為大私”—真正無私的時候,得到反而是最多的。

前文做了鋪墊,“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且久者,是因為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滋潤萬物,讓萬物一年四季生長輪迴,最後成就的是自己的長久,天長地久。從這裡自然地推匯出結論,無私為大私。

這句話帶給我的豁然開朗,不僅僅是個人心理層面的,更是哲學與文化層面的。平時參與一些公益活動,經常有人對我說:“感謝你的無私奉獻。”我說:“不,你理解錯了,我做公益活動,其實擁有巨大的回報,儘管不是物質的。”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從事公益事業,往往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獲得內心的平靜。這種平靜對於中年人是奢侈品,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對我影響很大的一個政治人物是周恩來,很多次,我看關於他的書和電影,都會掉眼淚。周恩來是“無私為大私”的踐行者。夫婦倆都離世後,只留下五六千元存款。直到今天,一提“總理”二字,人們首先想到的還是周恩來。

理性地想想看,周總理沒有問題嗎?沒犯過錯誤嗎?太多了。但是人們似乎都可以原諒,甚至都不願意追究,就是因為他在為人處世、道德修養各方面,是一個符合中國文化傳統的典範。無私為大私,成就了自己。

上善若水

第八章,有我們最熟悉的四個字“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一個人不去爭權奪利,爭名爭財,他不會有任何事。

看來老子也知道將來是要出臺“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

當然後面還跟著一句話,只要你不爭,就沒人能和你爭,也沒人爭得過你。因為你不畏懼,不畏懼就沒有弱點,沒有缺陷,沒有武俠中所說的命門。這是一個大道。

所謂上善若水,水的特質,是利萬物而不害他,願意往人們都不願意去的地方去,不強攻,順勢而為。

有之譽之,畏之侮之

第十七章把我看樂了。“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這是對領導的評價和劃分。最好的領導什麼樣?你不過知道有這麼一個領導存在,說明他懂得道法自然,工作條理順暢,不用天天開會也能做到一切井然有序。還有一個版本更極致,叫“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領導是感覺不到存在的領導——想想也是,感覺不到存在,一切都井然有序,這是多高明的領導藝術啊!排第二位的領導是被人讚揚的領導。排第三位的領導是被人畏懼的領導。最差的領導是被人天天拿嘴上罵的領導。

這種劃分非常耐人尋味。我記得“文革”後期,即使呼倫貝爾這樣的邊遠地區,教學秩序也基本恢復了。我媽在學校工作,說了這麼一句話:“其實咱們學校現在挺好的,哪怕校長不在,只要打鈴的人在,就可以正常執行。”可是這句話讓她捱了一通批,說她不講黨的原則,缺乏組織紀律性。很多年後,他們老同學聚會,還總是提起我媽這句話,因為那其實是一種挺理想的境界。一個學校,如果只靠鈴聲,就可以各司其職,說明校長領導有方。用不著天天訓話、表決心、摁手印,但方方面面都很好。

我也發明過一個“白氏理論”:任何一個單位,只要到了開始強調考勤、打卡、紀律的時候,一定是它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因為一個走上坡路的單位,人人無需揚鞭自奮蹄。或許員工10點才來上班,並沒有趕在8點打卡,但卻自覺幹到第二天凌晨3點,不需要監督和催促。

《東方時空》剛創辦的時候,從來不打卡,沒有紀律方面的要求,我們卻幾乎住在單位。到了後來,非要強調打卡的時候,影響力就很弱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火影練吸星大法

三服

吾妹千秋

木秋池

秘境3:迷失的絕世秘藏

冷娃

大佬他又開掛了

月色遙

官路梟雄

小鬼上酒

南北朝那些事兒:劉裕拓跋珪卷

雲海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