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態度 進退不是非取即舍,白說,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國人不缺德,可是缺啥?

教育不是讓人性變“好”,而是約束人性中的“不好”。

當時代的發展讓人們產生超越物質的需求,才是愛的開始。

今天來到這裡,也是對王振耀(編者注: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兄長表示敬意的一種方式。

在過去的很多年,因為中國的慈善事業要向前發展,我們進行過多次合作、對談。有時候,一項事業的前進需要大時代的機緣巧合;有時候,需要的只是一個人。同樣是美國總統,有的就不好,有的就不錯—中國的很多位置也是如此,遇到一個合適的人可能會往前推進十幾年,沒遇到合適的人就可能原地踏步。這些話表達的是我對王振耀兄長的尊敬。

接下來轉入正題,說說我對公益、慈善以及愛的思考。

今天溝通三個層面的問題:

第一個層面彷彿很遙遠,當人們談論中國的慈善、愛和公益的時候,很少提及,但它卻是最重要的基礎—人性。

第二個層面是道德。舉國關注的“小悅悅事件”,僅僅是道德問題嗎?把這個問號留給大家。

第三個層面,是慈善和公益在中國的發展,實質究竟是什麼?

中國人DNA裡的“二元對立邏輯”

首先,我們說一個彷彿無關其實最有關的問題:好人才會做慈善嗎?

中國人從小就習慣給人貼上“好人”和“壞人”的標籤,我們這一代可能感觸更深。小時候看電影不多,一看電影便要問爸爸媽媽,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後來發現我們這代人最幸福,因為好人壞人一看就知道。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電影,主人公一定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反面角色則是胡漢三、南霸天、黃世仁那樣,從長相上就能看得出來。

這樣一種“非黑即白”的傳統延續下來,並不僅僅因為這方面的文化基礎是如此淺薄,更主要是在於我們長期生活在一個“革命”的背景下。“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你死我活的問題,是矛盾對立的關係,不是朋友就是敵人,幾乎沒有中間地帶。這種“革命基因”慢慢滲透到我們看待人性和世界的DNA裡,形成了一種簡單的二元對立法則。

非常遺憾的是,我也不能把在座的年輕人全部看成新人類,因為在這一點上講,你們依然是老人類,都不可避免地帶有“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邏輯觀。

當我們關注公益、成為志願者的時候,首先要明白人性是極其複雜的,沒有純粹的“好”也沒有純粹的“壞”。每個人心中都並存著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取決於周圍的環境、制度和人,啟用了你的哪一面。

比如今天,我站在這裡講公益、講慈善,會被大家認為是“好人”。但或許在其他情況下,人性中的“壞”也會釋放出來。當每個人都可以清晰且自律地看待自己,會明白誰也不比誰好到哪兒去或壞到哪兒去。

教育很重要。教育不是讓人性“變好”,而是約束人性中的負面慾望、揚善棄惡。

法律也很重要。法律不是最高的行為準則,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線。法律不能讓你變成好人,但是它要求你杜絕壞的行為—搶劫、偷東西、殺人是不行的。

此外還有環境。如果一個社會環境充滿善意和安寧,人們和諧相處,人性中的善就會更多地被啟用。

因此,我們倡導道德、公益和愛,期待更多的響應,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滿世界去尋找“好人”,而是要思考:如何用好的教育、好的法律、好的制度、好的環境等,把人們心中原本就存在的善意激發出來。

遺留在中國人DNA中的二元對立邏輯,讓我們對很多事物的判斷都是危險的。打破這種簡單對立的思維,是一個真正的基礎。全社會都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前行。也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才會懂得:人人皆可做慈善,公益的基礎是巨大的。

是道德的問題嗎?

“小悅悅”事件、寶馬車碾童事件,還有一起又一起摔倒老人訛詐攙扶者的案例,讓大家都很難過,覺得中國人的道德底線一塌糊塗,對嗎?

可是問題僅僅在於“道德”嗎?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道德是從哪兒來的?

如果“小悅悅事件”發生在國外,第一會受譴責的是孩子的父母,第二才是司機與圍觀者。我們可以說,小悅悅的父母非常值得同情,他們在城市裡打工不容易。但是,情感是一回事,法律是另一回事。站在嚴肅的法制角度看問題,是不關注這些點的。作為兩歲多孩子的監護人,小悅悅父母的監管缺失,是這起悲劇的真正關鍵點。

《人民日報》有一位知名記者,講過一個經典案例。她妹妹在美國生活,有一次孩子回中國,住在她家。一天晚上,她臨時有事出門,時間不長,就把妹妹的孩子單獨留在家裡。正好這時候妹妹從美國打電話過來,跟孩子聊天,問他“你大姨呢”,孩子說“不在家”。妹妹一聽急了,“就你一個人在家嗎?”孩子說:“對,就我一個人。”姐姐回來以後,妹妹對她勃然大怒,說:“姐姐你這是違法行為!”因為在美國,把未成年兒童單獨留在家裡就是嚴重的違法。

說到這兒,如果大家不解,還可以換一個思路。

老人摔倒被扶,為什麼一瞬間反而要抓住對方說:“你撞了我!”因為這個老人是“壞人”嗎?

倒退二十年,如果大街上兩輛汽車追尾,司機肯定下車就打。為什麼呢?不打不行!誰打輸了誰賠錢。可是現在,誰還會為了追尾大打出手?經常是把車靠邊一停,互相遞根菸,把保險號一抄就完了。

對比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中國人很講禮節,道德水準提升了。可是為什麼中國人撞車後的道德水準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呢?因為“交通強制險”的介入。所有汽車必須買保險,一旦發生事故,不必再用暴力的手段爭取權益,於是在這個問題上,人性裡“善”的一面流露出來。

摔倒的老人為什麼訛詐救他的人?因為大部分老人沒有醫療保險,他摔倒在地不能動彈的時候,最大的痛苦還不是來自肉體—中國的父母心疼孩子啊,腦子裡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是,孩子要給自己掏錢治傷,少則幾千多則上萬,他扛不住—在這之前他可能行了一輩子的善,但是這一瞬間都不存在了,他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抓住了扶他起來的人。如果中國的老人都有醫療、養老保險,還會發生這麼多起訛詐事件嗎?

因此,涉及道德的問題,不應追問人們“有沒有道德”,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的社會環境、相關的法律制度,是否進步到了讓人們“可以展現道德”的時候。中國人不缺德,缺的就是讓“德”展現出來的制度保障與大環境。我認為,此時此刻的中國,還沒有到達這個階段。所有糟糕事件的發生,都是在強迫我們去設法提高基礎保障和社會綜合配套設施。

我從來不願聽到人們站在道德的立場上談論道德。那沒有意義。

中國有句古話“貧賤夫妻百事哀”。在座各位都是年輕人,正處在一個相信“愛情的力量不可戰勝”的階段。那麼古人為什麼總結出這句話呢?因為這才是生活的真相。不管你愛得多麼驚心動魄,如果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沒地方住、沒食物吃,矛盾就會逐漸地從小到中,從中到大,最終毀掉愛情。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道德也是同理。

基於剛才談到的“人性”和“道德”因素,此刻要想快速推動社會進步,誰又有權去抱怨別人呢?當下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所有人都在抱怨。領導在抱怨,群眾也在抱怨,富人在抱怨,窮人也在抱怨……唯獨沒有人抱怨並改變自己,這是中國此時此刻最大的問題。

今年我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批評政府、批評黨、批評社會不夠進步,是不是也該批評一下自己?每一個公民都沒問題,都是黨和政府的問題,誰說的?黨和政府什麼時候讓你闖紅燈?什麼時候讓你用散步的速度在街上開車並亂加塞?”

而且我發現,很多知識分子也在利益的驅動下,不能理性看待問題,甚至誇大事實來印證自己的某種觀點。這很糟糕。

慈善,來自內心對愛的需求

接下來進入第三個層面,談談慈善、愛與公益的實質。

慈善、愛與公益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對別人的幫助,是嗎?我想告訴各位,人性是自私的。過去幾十年,我們黨教育幹部、老百姓都要大公無私,結果一度使這個國家瀕臨崩潰。到今天,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究竟改革了什麼?核心價值或者出發點是什麼?回頭一看是鄧小平終於明白了“人性是自私的”這個道理,然後開始順勢而為。

改革開放有兩個標誌性事件:一是《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是安徽小崗村承包土地按手印,土地承包的核心動因,就是尊重“人性是自私的”這個前提。

接下來這個理念延伸到了城市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制的基礎也是人性,持股人的主人翁意識增強,為自己工作更有動力,而為自己做就是為企業做。所以,不再討論“姓社”還是“姓資”的問題,背後曾有過痛苦的思考,慢慢才找到一條順應人性、順應時代的路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火影練吸星大法

三服

吾妹千秋

木秋池

秘境3:迷失的絕世秘藏

冷娃

大佬他又開掛了

月色遙

官路梟雄

小鬼上酒

南北朝那些事兒:劉裕拓跋珪卷

雲海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