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清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6,時間的習俗,松本清張,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原當時正像是面對著一堵黑壓壓的高牆般一籌莫展。讀到這裡,他彷彿看到一道曙光出現在他的眼前。

上一封信中我曾提到,峰岡週一的確在二月七日下午一點去了當地的大東商會。商會的員工都為他作了證,證詞十分可靠。

但就像那封信中所說的,峰岡在大東商會並沒有談什麼要緊事。可見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為了一了多年的心願,看一看門司的和布刈神事,去商會談生意不過是順道行事。

峰岡在商會談了五十五分鐘。也就是說他下午兩點之前就離開了商會,又在十六點三十分坐上了從博多出發的“朝風號”。

那麼,從離開商會到坐上“朝風號”之前,期間大約有兩個半小時,這段時間他又在做什麼呢?沒人關注這一點,因為這看似與相模湖殺人案毫無關聯。

但我卻有一個疑問。峰岡在這段時間內的行動,真的與殺人案沒有關聯嗎?從地理和時間上來看,兩者似乎沒有什麼聯絡,所以警方才沒有進行調查,可我卻突發奇想,想要查個究竟。於是我再次拜訪了大東商會。

當時,商會的員工只是把峰岡送到了門外,並不知道他之後的行蹤。商會在福岡市內的渡邊大道上,附近有有軌電車的車站,車站離商會有一個街區的距離。從商會出發往車站的反方向走,就是福岡市的主幹道,走幾步就能看到巖田屋百貨商店門前的十字路口。

送走峰岡的員工中,有一位稱他看到峰岡往車站的反方向走了幾步,上了一輛計程車。

這名員工看著計程車往巖田屋的方向開去,他便以為峰岡是利用空餘時間去市內觀光了。巖田屋百貨商店下面有西鐵電車的車站,能在那裡坐車去久留米。

我還打聽到了一條有趣的證詞。

下午兩點半左右,商會的另一名員工正巧在巖田屋百貨商店裡,偶然看見峰岡站在西鐵營業所的某個視窗前。那員工本想向他打個招呼,可想想又不是什麼熟人,就作罷了。問題是峰岡所在的視窗——那不是普通的售票視窗,而是售賣月票的視窗。

我寫這封信,就是為了告訴你這件事。要是他站在普通售票視窗前,我可能還會覺得他只是要坐西鐵電車去某個地方。可要是站在月票視窗前,就有些可疑了。峰岡平時住在東京,為什麼要買福岡的月票?他是不是在那兒等人?除此之外別無可能。你可以藉此詢問峰岡,看他會怎麼回答。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定會給案情帶來突破。

不好意思寫了這麼多也許無關緊要的話。我這邊也會進一步展開調查。如果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請儘管開口,我定會鼎力相助。

鳥飼重太郎

三原紀一讀完信,陷入了沉思。

的確是樁怪事。峰岡週一為什麼會出現在百貨商店樓下的西鐵售票視窗?況且那還是月票視窗。峰岡不像是去買票的,那就只能如鳥飼警官說的那樣,是在等人。一般來說,普通車票的售票處總會比較擁擠,而月票視窗前卻沒幾個人,只有鄰近月票更新日期的時候才會人頭攢動。和人約在月票視窗前見面再合適不過了。

三原忽然想起,他從未聽峰岡週一說起過西鐵售票視窗的事情。是他故意隱瞞,還是覺得無關緊要而直接省略了呢?如果他是故意不說出來,那說明他可能與事件有所牽連。如果他只是忘了,就沒什麼可懷疑的了。

然而現在案情遲遲沒有突破,絕不能輕易放過這條線索。無論如何都有必要再見峰岡週一一次。這一回,三原紀一沒有差遣部下,再次決定親自出馬。

天氣很好。三原步行至三宅坂,坐上了東京都電車。人們行走在溫暖的陽光下,可以感受到幾分春天的氣息。報社的記者們正在拍攝護城河畔的天鵝,估計會把照片印得很大,再配上《春江水暖》之類的標題吧。

走到極光交通辦公樓附近時,三原看到計程車停車廣場上停著幾輛車。歇班的司機們正在曬太陽。

三原對接待處的員工說要找峰岡專務,對方立刻將他帶去了會客室。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來到這間房間了。

女勤雜工端了一杯茶來。她剛走出門,三原就看見發福的峰岡週一面帶微笑走了進來。

三原也笑著站起身來:“不好意思又來打擾了。”

“歡迎歡迎。”峰岡週一伸出手,示意三原坐下,“今天真是春意盎然啊。”

他瞥了窗外一眼。透過窗戶,能看到一棵吐出新芽的柳樹。

“是啊,今天在外頭走走可真舒服。”三原也說道。

“是吧?總是待在開著暖氣的屋子裡,會憋得難受嘛。”峰岡週一附和道。

“我散步的時候經過這邊,就順路上來打擾您了。”

“是嗎?”峰岡專務開啟一盒煙,遞給三原一支,自己也叼了一支在嘴裡,“那可真是勞煩您了。有什麼急事,只要打個電話我就會親自上門拜訪的。”

“您太客氣了,其實真沒什麼要緊事。只是有些問題想問您罷了。我也正好想出門走走呢,比待在局裡舒服多了。”

“是嘛,那請問究竟有什麼問題呢?”

“您先前不是說二月七日那天去了大東商會嗎?我就想問問您之後去了什麼地方,請您千萬別介意。有人說在西鐵的售票視窗見著您了。”

三原特地觀察了峰岡週一聽到這句話之後的表情,可對方卻顯得不為所動:“哦,有人在那裡看到我了?”

“是博多那邊的人,他在巖田屋商場裡走著走著,偶然發現您站在西鐵的售票視窗前。”

“哦,就這事啊,”峰岡週一輕描淡寫地說道,“那之後我去太宰府附近的都府樓遺址了。”

“都府樓遺址?”

“您可能聽說過吧,就是太宰府衙門的遺址。那裡雖然只剩下些基石,可也是非常有名的俳句聖地。估計那人正好看見我在買去那裡的車票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芳

須彌普普

廬州月+番外

暮硯熙

葬千江

筆峰居士

青春不留痕

衚衕口

極權皇后

秋李子

教反派爸爸做人

公子聞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