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和氏璧,吳蔚,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正微笑地凝視著楚國的大地,帶著傲視人生與宿命的驚雲氣度。即使是氣勢雄渾的滔滔長江,也不過是她腳下縮微的小水溝。而他,只是雲夢澤中一葉微不足道的浮萍。

01

舍人在昭陽面前提出衛士們更可疑之後,孟說自己心中也“咯噔”了一下,暗道:“不錯,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點。可是當晚看守大門的衛士都是我的心腹手下,我瞭解他們,我決計不信他們會做出這種事。”

但不信歸不信,行動上還是要繼續調查。他遂請屈平姊弟繼續主持搜尋和氏璧一事,自己來找衛士纏子,問道:“和氏璧失竊後,你一直負責大門的看守,可有留意到奇怪的事?”

纏子道:“奇怪的事,沒有吧。”想了想,又道:“要說奇怪之處也有,就是公主從廳堂中出來後,一直站在庭院中,似乎並不著急離去。太子和其他大臣都是一路小跑著出去,巴不得早些離開這地方才好。”

孟說道:“後來呢?”纏子道:“過了好久,庸芮領著公主的從人到來,公主就走了。其實也不奇怪,換作是我,也想留下來看看到底是誰盜走了和氏璧。倒是那些匆匆忙忙離開的人才可疑呢。”

孟說便派人叫來當晚負責在瞭望臺上監視的衛士,問道:“你們可有留意到離開的人中有什麼奇怪之處?”

一名衛士道:“最奇怪的就是公主了。她從廳堂出來,一直站在庭院中,不斷仰頭張望。”隨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臣開始還以為她是在瞧我們呢,後來才明白,她是在看天上飛的木鳥。”

孟說心中一動,暗道:“我一直將重點放在搜查出府的人身上,怎麼沒有想到和氏璧憑空也能飛出去?公主……該不會是公主……”

那名衛士又道:“公主仰著頭看了好久,都有些發痴了。臣心下揣度,公主心中多半捨不得這隻大鳥,這可是公輸般的傑作,世上再也不會有了。”

孟說這才釋然,心道:“不錯,公輸般何等技藝,世上僅此一隻木鵲,而這隻木鵲現在還在昭府上飛著呢。是我多疑了,我居然又懷疑起公主來了。”明知道公主對這些並不知情,心中還是油然生出一股愧疚之情。

又問道:“那麼我們自己人呢?衛士們可有言行舉止異常的?”一名黑臉的衛士道:“有一件事,臣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孟說道:“什麼該說不該說的,快說!”黑臉衛士道:“公主出來宴會廳後,立即有衛士去南邊的院子領出了她的從人,搜身後放出府外。但公主卻還一直等在那裡,直到後來庸芮領著兩名從人過來,這才一起走了。”

孟說心中登時一緊,道:“庸芮和那兩個人是不是從北邊下等舍人住處傅舍方向過來的?”黑臉衛士道:“那倒不是,還是從南邊出來的。”

孟說這才略略舒了一口氣,派人叫來庸芮,問道:“當晚公主的那兩名隨從是怎麼回事?為何落在了後面?”

庸芮道:“噢,那件事,臣一直候在門外,公主出來後,就命臣去叫她的從人出來。臣去南院後,發現從人中少了兩個人,很是緊張,四處尋找,最後才發現他們一齊蹲在茅廁裡,所以晚了些時候才出來。”

孟說道:“這件事你怎麼早不說?”庸芮道:“臣想這不過是公主的兩個隨從拉屎耽誤了時辰而已,也沒什麼要緊的。”

孟說道:“任何異常情況都是要緊的。你可知道有兩個人打暈了甘茂,從他手裡奪走了和氏璧?”庸芮大驚失色,道:“該不會就是這兩個人吧?可他們身上只有紫牌,根本不可能走出南院啊。”

孟說道:“你跟我去見公主。”庸芮道:“遵命。”

02

兩人遂來到王宮公主殿。

江羋這次倒是爽快地出來,問道:“什麼風又把孟宮正吹來我這公主殿了?”

孟說道:“臣是為和氏璧失竊一案而來。請恕臣冒昧,臣想見見公主的那兩名隨從。”轉頭問道:“他們叫什麼名字?”庸芮道:“楊良,王道。”孟說道:“臣想見見這兩個人。”

江羋驚道:“他們兩個跟和氏璧失竊有干係麼?”孟說道:“臣聽說他們兩個失蹤了一陣子,推測時間,應該正好是甘茂拿到和氏璧的時候。甘茂就是那時被兩個人打暈,和氏璧也被奪走。”

江羋道:“難怪,難怪。”孟說道:“難怪什麼?”江羋道:“他們兩個是我的家奴,和氏璧失竊當晚,他們護送我回王宮後就失蹤了,再也沒見到人影。”

孟說道:“公主為何不早說?”江羋不以為然地道:“不過是兩個家奴失蹤,況且我又不知道他們跟和氏璧失竊有關。”

孟說問道:“那他們可有住址、家眷在城中?”江羋道:“或許有吧,或許沒有,這我可不知道,孟宮正想知道詳情,得去問我的家令。”孟說道:“是,臣告退。”

江羋道:“孟說站住!你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你們全都退下。”

孟說心“怦怦”直跳,不知道公主單單隻留下自己一個人做什麼。

江羋緩緩地走到他面前,道:“你不是很想知道真相麼?我現在就將真相告訴你。”

孟說失聲道:“當真是公主指使手下盜走了和氏璧?”江羋大怒,揚手扇了他一記耳光,斥道:“你又在懷疑我!我手裡根本沒有和氏璧!”

孟說愕然道:“那麼公主說的真相是什麼?”江羋道:“就是我孃親華容夫人遇刺的真相。”

自從荊臺回來後,孟說也聽說過許多關於越王無疆無辜受過的謠言,雖不如何相信,但這些風言風語就像天下的白雲,即使阻擋不住普照的陽光,終究還是在大地上投下了斑斑陰影。指控無疆為行刺主使的唯一證據就是刺客徐弱的口供,而徐弱的真實口供又只有江羋一個人知道,也就是說,江羋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此刻她忽然要主動和盤托出真相,孟說心中登時生起一種不祥之感來——莫非無疆當真是清白的?這其中有什麼內幕?公主之前為什麼又要說謊呢?

江羋道:“這世上只有我和父王兩個人知道真相,現在你是第三個,你要答應我,絕不能再讓第四個人知道。”

孟說驚疑不定,不知道公主為何突然要將如此重大的秘密告訴自己,但他心中還是難以抑制對真相的渴望,當即點了點頭,道:“下臣遵命。”

江羋嘆了口氣,道:“那刺客徐弱背後的主使,就是我孃親。”

原來刺客徐弱要行刺的物件正是楚威王本人,而派他來行刺的不是旁人,正是華容夫人本人。華容夫人有寵於楚王,多次要求楚威王改立自己所生的兒子公子冉為太子。楚威王表面答應,卻從無實際行動。他並不是不愛公子冉,甚至他也認為公子冉比太子槐更有才幹,但他著實有兩大顧慮:一是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確立了嫡長繼承製,諸侯、卿大夫應該以自己的嫡妻所生之子繼承爵位和身份。如果“廢嫡立庶”,即以妾所生之子為宗法繼承人,就構成犯罪,往往成為討伐或刑懲的理由。魯昭公八年,楚國出兵滅掉陳國,就是以“廢嫡立庶”為其罪名。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主持葵丘之盟,訂的國際條約,內中也有“無易樹子”的內容。熊槐是故王后所生之子,有嫡長子的身份,立為太子已久,又無大的過失,若是楚威王貿然廢去熊槐的太子位,改立華容夫人所生的公子冉為太子,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冒險,給了其他諸侯國攻打楚國的理由;二是楚威王多少聽到一些關於華容夫人的風言風語,雖然從沒有發作過,但也有所懷疑。如此,他更不願意立血緣不清不楚的公子冉為太子。

只是楚威王這番真實心意,從不對外表露,這實在是因為他太過迷戀華容夫人的風情和肉體,他想享受她所帶來的歡娛至死,所以他不能讓她覺察到異常,這樣她才會全心全意地侍奉他,她以為只要繼續討好他,親生兒子最終會被立為楚國太子。所有的人都被楚威王蒙在了鼓裡,郢都因而滿城風雨。太子槐一方以為已經失寵,惶惶不可終日。

但知夫莫若妻,華容夫人終究還是看出了端倪。尤其楚威王將楚國之寶器和氏璧賜給令尹昭陽後,她愈發明瞭丈夫的心意,不由得又氣又恨。她本有自己傾心愛慕的男子,只是為了保全愛人的性命,才勉強嫁給了年紀比自己大許多的楚威王為侍妾。現在楚威王非但毀了自己的一生,還要毀去親生兒子的一生,這可不是她所想看到的。最毒莫過婦人心,華容夫人當下起了殺機。她反覆盤算,楚威王活著,公子冉就當不上太子,楚威王死了,她可以趁機將罪行推到太子身上,這樣她還有很大的機會當上王太后。

計議已定後,華容夫人派人找來一名武藝高強的死士,即是徐弱,交給他一副韓國弓弩,令他在雲夢之會上射殺楚威王。又問徐弱有何心願,徐弱久聞江羋美豔無雙,隨口應道:“只願與公主一親芳澤。”華容夫人遂許諾事成後一定將徐弱從獄中救出來,再將江羋公主許配給他。徐弱明知道這些都是空話,他到紀山行刺,無論能否得手,都會立即被捕下獄,遭受各種拷掠,即使不死在酷刑之下,也必會被處以車裂酷刑,既無活命的機會,當然也絕不可能娶到公主。所以他早有打算,預備一旦行刺成功,就立即用藏在袖中的匕首自殺。但當他到紀山上預備動手的時候,看到臺座上江羋公主的背影,心中忽然起了一種極其微妙的感覺,所以他從南側擠到了北側,只為在死前看清楚公主的花容月貌。等到這一切完成後,他才取出弓弩來,正瞄準楚威王時,墨者唐姑果驀然撲了上來,導致弩箭微偏,正好射中了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華容夫人。

唐姑果那一撲不但誤殺了人,還令徐弱失去了自殺的機會,他被一擁而上的衛士牢牢按住,當場捆縛起來。他自然對此沮喪無比,心中報了必死之念,所以被捕後始終一言不發。直到後來衛士庸芮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刑罰對付他,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心中愈發思念那美貌無雙的江羋公主,便主動妥協,以此來換得見公主一面。

江羋來到屈府,按照徐弱的要求,令侍從、衛士退出,連孟說也不例外。徐弱這才笑道:“公主,你本該是我的妻子。”

江羋對母親生前安排之計一無所知,自然大為意外,怒氣頓生,就上前抽了徐弱幾個耳光。

徐弱卻道:“是真的,華容夫人親口承諾要將公主許配給我,雖然我從沒有奢望過,但只要能再看到你,我就很心滿意足了。”當即將華容夫人的計劃告訴了江羋。

江羋震驚無比,良久說不出一句話來。徐弱卻連連催促道:“公主,殺了我吧,殺了我,你就是世上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只要你不說,再沒有人知道華容夫人才是主使。夫人雖死,局面仍然對你有利,你大可以咬定我供出了太子槐是行刺華容夫人的主謀。”

一語驚醒夢中人,江羋遂拔出匕首,一刀刺死了徐弱。

孟說隨即闖進來,斥責江羋不該殺死徐弱,因為她本人正是最大的嫌疑人。江羋有苦說不出,遂憤然離開屈府,趕來囚禁唐姑果之處。是唐姑果那一撲造成了她孃親之死,她自然不會放過他。哪知道世事難料,唐姑果暗中被人殺死,孟說又一路跟蹤現場,以為是她打死了唐姑果。她既難以從嫌疑中脫身,又傷痛被心愛的男子懷疑,一氣之下回去王宮,將徐弱的口供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楚威王。

楚威王聽後良久一言不發,只是不停地撫摸著泣不成聲的女兒的頭髮,最終才道:“你不希望你孃親揹負罵名,寡人也不希望夫人揹負罪名,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這麼算了,但楚國太子之位,你們也別再指望了。來為你提親的諸侯不少,既然七國之中以秦國最強,你就帶上你的兩個弟弟,嫁去秦國吧。”

至於後來楚威王為何要將罪名推到越國太子無疆身上,其心思則不為江羋所瞭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親事件簿

龍頭鍘

你是我學生又怎樣+番外

田反

直播表白後,植物人老公醒了

竹江玖

她原來是白富美呀

溫溫妲

修羅戰神

南憶

農民帶艦你怕不怕

小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