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歸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辭天驕 第486節,辭天驕,天下歸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一個年輕人道:“遼東王心裡是怎麼想的?怎麼就不聞不問的?就不怕將來遼東的基業都被轉手送了出去?”

老人呵呵地笑:“無妨,無妨,人世間的情愛,尤其是大人物之間的情愛,做不得數的。”

“哦?您忘記五色原發生的事了嗎?”

“那又如何。上位者之間的感情,橫亙太多的利益、算計、背景和人心,如果再扯上國土和疆域,那就更是一團亂麻,看似穩固,其實隨時岌岌可危。如果不那麼危……”老人的聲音微微拖長,“那我們不就正在種草生根嘛。”

這話一出,幾人便都安靜下來,隱約有人似乎在哧哧冷笑,聲音彷彿發自齒縫,又像一條蛇在幽深的林中游移。

而官道之上,日光正烈。

百姓曬了半日,因這獻舞一事所阻,本打算看個熱鬧噴點口水,結果反而受到一場驚嚇,興致都散了許多。

有人想到之後議定的事,萌生了退意,但是身後人群擠擠,人山人海,阻住了去路。

人群中有人對視一眼,心想要辦事就得趁現在一鼓作氣,真要讓百姓規規矩矩接駕,昆州這邊氣勢就沒了。

帶血的車輪碾過地面,所經之處,人們下意識遠遠地向後退。

卻有幾個人走出人群,對著車駕遠遠施禮。看衣著裝扮,應該是秀才舉人之流。

燕南文風不盛,歷年科舉少有上榜者,因此有功名的文人在燕南一向比別處更受尊重,幾乎剛剛站出來的那一刻,人們便齊齊望了過去。

幾人小心地避開地面上的血跡,對著車駕長長一揖。

車駕裡並無聲息,皇太女並沒有像燕南百姓所想象得那樣,禮賢下士,親自走下車駕來,扶起這些文人。

幾個士子難免覺得自己腰彎得太低,有些屈辱,再直起身子來時,神情便帶了幾分冷硬不屈之色。

然而看一眼前方,重簾深垂,盔甲染血,紅痕殷殷,奪人眼目。之前滿腔的勇氣,自以為的無畏,和打好的腹稿,在此刻忽然都散了大半。

萬紀高踞馬上,冷冷看著這些文人,“爾等何人?因何攔駕?”

中間一個三縷長鬚的文士,咳嗽一聲,朗聲道:“我等並非攔駕,不過是有三請,三問,求見於殿下。”

一位隨行東宮侍講道:“非三品以上官員不得無召見駕,非上意不得越級獻策。爾等幾品幾級?可有宣召?”

幾個士子臉漲得通紅,中間那人咬牙道:“在下有舉人功名……”

“你為此間主事,不過是個舉人功名,身邊幾位想必也越不過你去。幾個舉人秀才,就敢當街攔駕,大言不慚地求問殿下,不知禮教森嚴,不知朝廷法度,燕南教化衰落如此!你等父母官何在?燕南學政何在?”

最後一句提高聲音,周邊護衛齊喝:“爾等父母官何在?燕南學政何在!”

聲音遠遠越過人群,後方的官員們紛紛轉頭,望天,裝死。

昆州知州和燕南學政裝不得死。

兩人為難地看著在棚子裡喝茶吃蜜餞的遊筠。

侍講猶在窮追不捨,“燕南邊陲之地,更當首重教化,但觀爾等數人之行,無君無父猶不知悔改,當真以為日後朝廷掄才之典,不敢黜落爾等?”

這位東宮侍講,年輕時便是一張利嘴,講經廷辯,一流高手,不然也不會選入東宮。奈何成了太女近臣,太女卻是個喜歡舞刀弄棒的,正愁無用武之地,難得逢上這機會,一張嘴皮子上下翻飛,唾沫星子噴成瀑布。

他手裡還揮舞著一根棒子,目光灼灼盯著那幾個士子,顯然是要看誰敢不知天高地厚大放厥詞,就一棍子賞下去。

他是正經科舉出身的文官,無論是官職還是功名都遠勝面前計程車子,他若擺出師長架子教訓這些後進,天經地義,誰也說不了嘴去。

遠處登高觀看的燕南官員都知道其中險惡,眼看那嘴皮子和棒子都躍躍欲試的東宮侍講囂張氣焰,心想皇太女實在是十分缺德,以文人對文人,先是壓氣勢,再然後揮大棒,兩三棒就能把這些繡花枕頭給打趴,到時候咱們這邊便又輸一回合。

便都回頭看遊筠。

人群后,遊筠吐出梅子核子,揮揮手。

昆州知州和燕南學政便明白了意思,苦著臉準備擠上前去。

這些官兒本來有恃無恐,想著一個丫頭片子來便來了,自有遊都司對付,若那丫頭不知天高地厚以勢壓人,燕南軍隊和民心都在遊氏父子那裡,逼急了便翻臉,叫她能進不能出。

只是今晨剛剛接到訊息,黔州都司被拿,和黔州都司一直不對付的按察使兼任都司,接太女令集合境內兵力,調集十萬兵馬壓在東番至夷州一線,而那裡,離昆州快馬驅馳,三日可至。

更重要的是,皇太女本身有極其強大的天賦之能,便是大軍圍困,也未必能困得住她,便是殺了她所有隨從,只要給她脫身,燕南就會陷入戰火。

這些人自然不知道鐵慈現在已經不能輕易瞬移,也不知道鐵慈絕不會丟下隨從自己逃生,在他們的邏輯裡,上位者這樣選擇天經地義,而於他們而言,在最後關頭留不住鐵慈,就是不可承受的損失。

所以皇太女不願意擅起刀兵,他們也同樣不願意。

兩人往前擠,準備去承受皇太女的刁難和怒火。

只是一身臭汗還沒擠幾步,身後疾風響,眼前一黑,便倒了下去。

立即便有人大喊:“知州大人和學政大人暈倒啦!”

一聲傳一聲,傳到人群最前端的時候,就變成,“知州大人和學政大人,因為天太熱,被逼迫太過,暈倒啦!”

然後人群分開,一臉蒼白滿頭大汗的知州和學政被抬了上來,瞧著果然很是可憐。

那幾個被東宮侍講逼得步步後退計程車子,頓時來了勁兒,猛地站下了。

自覺今日皇太女氣焰囂張,當街殺人,逼迫官員,如此強橫人物,將來又怎麼會善待燕南?自己等人讀聖賢書,知黎民事,若不能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又有何面目立於世間?

不過一條命,今日便碾於華輿玉輪之下,也能博千古美名,如此便值了!

文人好名,世代不易的道理。

當下不退反進,上前一步,再次一躬,這回卻怕躬久了挨一悶棍,只略一躬便起身,疾聲道:“我等有三問三請,求教於殿下!”

“一問,問殿下南巡,自當撫民萬端,澤被天下,如何勞師動眾,侵掠民生,令屬地官員為供奉殿下,加稅加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榮耀大秦

戰五渣

劉宋一統

連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