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頁,珠聯璧合+番外,泊煙,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簾子“啪”地一聲起落,李延思和魏緒雙雙裹著一層棉被進來。李延思抖著嘴唇說道:“軍使,泰寧節度使終於坐不住了,在突圍。就在我們先前故意鬆開的那個口子上。”

“軍使,要屬下去把他抓了嗎?”魏緒摩拳擦掌道。

他原本以為上了戰場可以酣暢淋漓地打一架,可只發生了些零星小戰,他並不過癮。就等著泰寧節度使這隻大老虎出來。

蕭鐸抬手阻止道:“不用抓,他突圍之後,派人悄悄跟上,看他究竟逃到哪裡去。魏緒,你去下令,要他們別放得太明顯。”

“哦。”魏緒撓了撓頭就出去了。他出去時,撩開布簾,寒風吹灌進來,李延思打了個寒顫,連忙也站到炭盆邊,與蕭鐸並排站著,問道:“軍使,您覺得泰寧節度使會逃到哪裡去?”

蕭鐸倒了一盞熱酒遞給他:“父親來信說,楊守貞似乎等過援兵。我疑心這援兵從何而來,莫非大漢境內還有人與他們共謀?”

李延思喝了酒,覺得周身暖和一些:“或者是契丹那邊呢?畢竟楊守貞曾跟他們約定一同發兵。”

蕭鐸搖頭道:“遼國內亂剛剛平息,楊守貞不會不知道他們暫無力南下。他之所以敢以三路節度使之兵力,跟整個大漢抗衡,一定還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理由。”

李延思了悟道:“所以軍使一直都是圍著泰寧節度使,並不打他,就是要把他給圍得坐立難安,最後慌不擇路地奔向那個‘援兵’?”

蕭鐸勾了勾嘴角:“嗯。是時候看看這個隱藏在幕後之人,到底是誰了。”

……

泰和山山腳的一個不為人知的深澗樹林間,搭著幾個簡易的帳篷。十幾人圍著一座篝火取暖,篝火上架著一隻肥滿的野山雞在烤,皮肉已經烤得金黃,滋滋地往下滴油。還有數人在外圍走動望風。

周圍很安靜,只有熊熊火焰燃燒的“噼啪”聲。

楊信看了看坐在身邊的楊守貞,欲言又止。

自退出淄州之後,原以為很快就能透過青州,逃往渡口。哪知道周宗彥這老狐狸,居然還藏了兵力,在各渡口都布了重防。他們屢次突圍,損兵折將不說,還是沒能乘到渡船。現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他們就像喪家之犬,何其狼狽。

想當年楊守貞也是跟著先帝打過江山的,立下汗馬功勞。怎知先帝忽然駕崩,登基的皇帝小兒絲毫沒把他們這些開國功臣放在眼裡。他戎馬半生得來的榮耀說剝奪就剝奪了,他豈會服氣?

“父親,事已至此,我們不如去……”楊信話還沒說完,楊守貞就將手裡的碗狠狠擲在地上,揚眉道:“他騙得我們這麼慘,你還想要去投奔他?趁早給我打消這個念頭!我算看明白了,他劉旻是坐山觀虎鬥呢!”

當初正是太原尹劉旻牽線,讓都莫進入漢境,與楊守貞父子接頭,約定好幾方一起舉事。包括傳國玉璽的事情,也是從他那裡得來的訊息。沒想到耶律都莫起兵,三路節度使易幟,只有太原毫無動靜。

楊守貞幾次寫信催問劉旻,劉旻都推說還在籌集糧草。從春天一直籌集到現在,直到蕭毅大兵壓境,楊守貞才反應過來當初劉旻說得天花亂墜,不過是畫了個餅給他們。

“父親,這廝的確可惡。但我們現在四面楚歌,只有他那裡,還有一線生機。面子是重要,他騙我們也是真,可眼下保命要緊。”楊信耐心勸道,“怎麼說,我們也不能輕易放過他,要去討個說法,您說是不是?”

楊守貞蹙眉,好像有所鬆動,楊信正要去拿烤好的山雞腿,忽然望風的人低叫了聲:“有人來了!注意隱蔽!”

圍在火旁的眾人也顧不上吃烤肉,猶如驚弓之鳥一般,用砍下的樹枝迅速撲熄篝火,又用腳將火星子也踩滅,弄塌帳篷之後,紛紛躲藏了起來。

四周靜悄悄的,忽聞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像有十幾騎,從離他們不遠的地方過去了。

夜風砭人肌骨,夜幕黑沉沉的,伸手不見五指。楊信等人在黑暗中屏住呼吸,額上還滲出了汗。

一個士兵偷偷地爬出去,想要探一探那些騎兵走遠了沒有。他剛爬了兩步,就摸到了一個硬硬軟軟的東西,還在疑惑,那東西忽然一下抬起將他的手踩住,他“哇呀”一聲叫了起來。

眼前十幾枚銀甲,反射著月光的清輝。

作者有話要說:那個是兗(yǎn)州,我曾經一直念滾。古九州之一,在山東境內。

講真我被上章評論區的戾氣給嚇到了,差點不會寫文了。後來回頭看看確實寫得不太到位,就改了改,有興趣的親可以回去看看。

幕後之人

北方近來連降小雪, 難得晴日, 蕭毅坐在淄州般陽城的刺史府裡, 處理手上堆積的公文。他如今每日只睡兩個時辰, 既要指揮軍隊匯合,處置俘虜降兵, 也要忙著般陽城重建。

永清,泰寧兩位節度使一死一逃, 趙九重也與青州的周宗彥合力困楊守貞父子在泰寧山腳下, 雙方激戰, 楊守貞為護楊信突圍, 自焚身亡, 楊信逃脫。

周宗彥不愧是沙場老將, 他故意示弱,就是給楊守貞父子一種錯覺, 以為青州是他們的逃生之門,卻沒想到是楊守貞的魂斷之路。

此次, 東征軍可以說是大獲全勝,蕭毅卻一點都不開心。當年他, 周宗彥和楊守貞是並肩作戰的同袍,裹過一床棉被,喝過一碗酒, 彼此之間雖是對立,還有舊日的情分在。在蕭毅到達淄州之前,楊守貞還特意給他傳過一封信, 說漢帝不仁,聽信讒言,早晚有一日,蕭毅會與他的下場無異,勸蕭毅早日醒悟。但蕭毅沒有回。

在楊守貞舉旗易幟的時候,他們已經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路。雖然道不同,最後周宗彥還是做主將楊守貞以全屍下葬。蕭毅也沒有反對,還讓周宗彥替他在楊守貞墳前敬一杯酒。

這是他對他們曾經共同浴血沙場,開疆拓土的情分,唯一能做的事。

泰寧節度使雖逃,但蕭鐸也已經向他稟報過,是故意放走,為了探出幕後之人。眼下般陽城的重建都是蕭鐸在負責。由於城中沒有錢,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很多房屋在戰爭中坍塌,百姓無家可歸,便裹著破草蓆縮在城牆底下,每日都有餓死凍死者上報。

城池凋敝,入目皆斷壁殘垣。

蕭鐸做主從朝廷撥給軍隊的軍餉裡拿錢。為了這件事,幾個將領還鬧到蕭毅的面前來,起了不小的爭執。當時章德威便質問道:“你們有何資格不滿?這一路打下來,好處全讓我們分了,軍使和使相半點沒拿!他們平日省吃儉用,軍使連戰馬都捨不得換,此次已將自己的私用全部都拿出。城中現在是什麼情況你們看不到嗎!每天都有人在死!非要看到般陽變成死城你們才肯罷休?”

之後雖無人敢再言,想必心中還是存了怨懟。本來中原連年混戰,人命賤若螻蟻。河中一帶更是曾一度人煙斷絕,十里蕭條。許多人從軍是窮怕了,拿命博財,哪裡還顧得了旁人的死活?只不過蕭毅帶軍向來軍紀嚴明,攻城之後要他們嚴於律己,不得搶掠,是以許多人只能強壓著不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馭獸醫妃身嬌體弱得護著

雲如月

方先生,無藥不歡!

絳美人

五年後攜寶高調嫁入帝國財團

貝小曖

雲淡風輕飛花令

一介村姑

佈道者之我心向陽

祿馬封侯

樹欲靜,風不止,心微動

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