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甲午戰爭,陳舜臣,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本花房公使已在四天前抵達漢城,談些什麼不知道,不過,現在可不容我們再慢慢悠悠,應當從速進軍。”馬建忠極力主張道。

“壬午軍亂”爆發時,正值李鴻章在家守制,北洋大臣張樹聲代行他的職務。張派道員馬建忠和記名提督丁汝昌二人開赴朝鮮,稱“東渡觀變”。丁汝昌是一介武夫,觀察全由馬建忠負責。

馬建忠是天主教徒,曾留學法國,是中國最早留學歐洲的人,最瞭解海外情況,尤其深知朝鮮。

這年三月,馬建忠為列席朝、美締結友好條約來朝鮮。這個朝、美友好的幕後,有李鴻章的意圖活動著。美國派培利遠航到浦賀,於1854年同日本締結了友好條約,下一步的目標便是朝鮮。1866年,在朝鮮近海曾發生兩起美國商船沉船、船員被殺事件,所以美國急於締結友好條約,以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但沒能得到滿意結果。1871年發生美艦攻擊江華島事件。1878年,美國政府派遣薛斐爾提督,請日本做仲裁人與朝鮮當局接觸,也未成功。這些事大大刺激了實權宰相李鴻章。

李鴻章從重要奏章檔案庫中找出了黃遵憲上奏的《朝鮮策略》,他記得六年前曾同黃遵憲會過一面,並交談過,也想起了他曾讚許過這個“霸業之才”。那年,黃奉調駐日公使館參贊,去日本赴任,當年一月又調任舊金山總領事。

黃遵憲是著名的詩人,在中國和日本廣為人知。清代二百六十年中,若舉五名大詩人,黃遵憲應為其一。他不僅是詩人,還是出色的外交官、愛國者。黃遵憲關於朝鮮問題的論點,是朝鮮之禍在於俄國,因此,中、日應與朝鮮緊密團結,以備俄人之入侵。

黃遵憲以外交官的敏感和詩人的靈感,覺察到物色不凍港的俄國必將以不可抵擋之勢南下。

李鴻章反覆閱讀了《朝鮮策略》。他並不完全同意黃遵憲的意見,心想:黃駐日四年,對日本的估計過於溫和。至於朝鮮問題將是國際問題,這點他非常贊成。

朝鮮當局拒絕同美締約,實屬萬幸。假如美國由日本仲裁,同朝鮮談妥,日、美實力在朝鮮得以加強,將置中國於何地?這種假設的答案是明顯的。目前清廷對朝鮮的宗主權已經是空具其名,將來肯定會越來越削弱。既然美國這麼傾心於朝鮮,那麼,清為宗主國,自當為之斡旋。

於是,李鴻章邀請美國薛斐爾提督來天津。當時,直隸總督的駐地已由保定移到天津。

在天津進行了預備協商之後,接著在朝鮮繼續交涉。這次作為清方代表赴朝鮮的,就是擅長法、英兩國語言的馬建忠。

這裡,無暇述及《朝美友好條約》的詳情,主要一點是美國想把朝鮮當作獨立國家,與之締約,而清廷則想強調宗主權。結果,條約中“朝鮮乃清之屬國”一句,由於美國方面的反對,只好拿掉。但朝鮮國王另致美國總統的備忘錄中,提及屬國之事,那落款是“大朝鮮國開國四百九十一年,即光緒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美國總統對這個備忘錄,未做覆文。條約終以清政府妥協而籤成。接著,英、德兩國也要求以此為藍本,談判締結條約。馬建忠就以清政府代表的資格滯留朝鮮,參與這些外交談判。

因此,沒有比馬建忠更瞭解朝鮮局勢的了。他看見日本的迅速行動,大為憂慮。

受命東渡觀變的馬建忠,向同行的丁汝昌說道:“日本一定會出兵,我國也應增派援軍。你火速歸國,帶兵前來!”

馬的官位雖低些,但關於此事,他有命令丁汝昌的許可權。丁汝昌立即歸國,率領吳長慶指揮的四艦六營兵力,開赴朝鮮。

一營有五百人,六個營共三千人。袁世凱、張謇等這時才第一次踏上朝鮮,等待援軍的馬建忠立刻命他們速去漢城。

的確是時間緊迫,刻不容緩。

丁汝昌歸國調兵的日期是六月二十九日(陽曆8月12日)。這時,日本軍艦“金剛號”已經到達朝鮮。而在前一天,日、清兩國艦船還互致禮炮。日本“金剛號”為丁汝昌提督鳴炮十五響,清“威遠號”向仁禮景範少將答禮,鳴炮十一響,他們認為海軍少將相當於三等水師提督。

丁汝昌乘坐的“威遠號”於上午四時離開朝鮮海域。當日上午十一時,載著花房公使的“明治號”到達仁川海面。次日,即陽曆8月13日,朝鮮官員趙寧夏和金宏集來到仁川,會見花房公使,試圖延緩花房公使進入漢城。

馬建忠同花房公使和竹添書記官會見,徵詢日本的意見。花房公使終於在8月16日從仁川出發前往漢城。馬建忠眼睜睜看著日本兵從鼻子底下走過,其擔心是顯而易見的。

援軍到達那天,馬建忠接到金宏集的情報:“我國國王本日接見日本公使花房義質。”他的心情更加焦慮。

次日,大院君李昰應急報,花房已將日本方面的要求拋了出來,限三日內作答。

馬建忠連連提出:“切切不可耽擱。”

清軍在南陽登陸後,吳長慶先命右營出發,性急的馬建忠同先頭部隊一起開進漢城。右營管帶是吳孝亭。馬建忠來到南陽駐地,通知吳孝亭前來商議軍務。

接到大院君的急報,馬建忠急得團團轉,而吳孝亭卻遲遲不露面。馬建忠真想吼叫一通,但總算忍住了。過午時分,吳孝亭終於來了。

馬建忠來不及寒暄,立刻叫他“日內進軍水原,明日到達王京(漢城)”。真想斥責他幾句:“行動遲緩!”但為了軍務,馬建忠不願多說,必須爭分奪秒。

“豈有此理!你也不問問可能不可能,太過分了!”吳孝亭滿肚子不高興。

“怎……怎麼回事……”馬建忠張口結舌。

擔任軍職的人,有的軍銜高,身份卻低。副將吳孝亭和馬建忠同是二品職,但在級別上卻有很大差別。馬建忠是中央派出的,與提督同級,上奏表章時常與吳長慶、丁汝昌兩提督並列署名。而吳孝亭是吳長慶的下屬,吳長慶一句話就可以撤他的職。馬建忠之所以驚訝,並不是因為遭到下級軍官的頂撞,而是因為在此分秒必爭的時刻,竟有人不顧國家大事,拒絕服從命令。

“你問是怎麼回事?你知道不知道軍卒遭了多少罪?”吳孝亭語氣強硬。

“我知道遇到了風暴!”

“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這麼說?”

吳孝亭大發雷霆,竟擺出動手毆打的架勢。他心想:士卒已經筋疲力盡,還要讓他們強行軍到水原,太無情了。難道你沒有人心?

“現在是國家緊急關頭!”馬建忠不顧對方的憤怒,也翻了臉,聲音粗暴。

“你想在這個關頭建功立業?”

“住口!”

“哈哈,我說得過分了?……文官豈知武官苦,你們的功勞,總是靠那些可憐計程車卒的犧牲!”

“住口!住口!住口!”馬建忠指著吳孝亭的鼻尖大聲呵斥。

“住口又怎樣?”

“給我滾出去?”馬建忠把指著對方的手指,轉向屋門。

“當然可以,這就走。”吳孝亭站起來,緩緩轉過身,朝屋門走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話降臨

如履

我從一個罪犯變成了破案專家

肖曉故

佛系大佬

一葦以渡

桃花村的詛咒

清澈的洮兒河水

大魔王的退休生活[無限流]

鏡吉祥

我有一座村小

四個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