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甲午戰爭,陳舜臣,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州是全羅北道的中心城市,百濟時代叫完山,高麗朝時代改稱安南都護府。此地曾是李朝祖先的活動據點,所以特別受重視。祭祀太祖(李成桂)的慶基殿就建在這裡。如同日本的德川氏,雖在江戶設定幕府,但對出身地駿府極其重視一樣,在漢城建造了宮殿的李氏對全州仍抱有特殊感情。

這麼重要的全州竟被反抗李朝的“叛軍”東學黨奪去了。

政府軍搭乘清艦,從仁川渡到群山,奔向全州城。指揮官是洪啟薰。這是一支洋式裝備的軍隊,在朝鮮堪稱精銳。一千名“壯勇衛”立刻向東學軍發起攻擊。

東學軍幾乎沒有抵抗,向南方退卻。

“烏合之眾!”湖南招討使洪啟薰一開始就瞧不起農民軍。他似乎過分地輕視了對手。他認為,這些毫無組織的軍隊,在精壯的正規軍的追逼下,將作鳥獸散。

“看樣子不斷地出現逃兵!”洪啟薰聽了戰情彙報,得意地笑了。一個赫赫戰功的升賞正在前面等著他。

“不管怎麼說,莊稼人就是莊稼人,他們懂什麼戰爭!真正交鋒時,早就嚇得哆哆嗦嗦,只知道往老家跑!”討伐軍軍官李學承譏諷道。

“從古阜逃往興德途中,叛軍減少了一半兒!”另一名軍官元世祿說道。

“從興德逃往茂長還得減少一半兒。”李學承眉飛色舞地說道。

“這就叫土崩瓦解。哈哈哈……如果不給咱們剩幾個,咱們拿什麼去立功啊?哈哈哈……得趁他們還沒散光時抓住幾個弄死。”

洪啟薰痛快極了。

他對東學黨的本質一無所知,以為不過是單純的農民暴動。他不知道東學黨有東學黨的信念,也可能他壓根兒就不承認土裡土氣的老百姓有什麼信念吧。

然而,以堅強的信念為指導的東學黨已經制訂了一套明確的作戰計劃。總帥全琫準很早就計劃佔領全州,為此,要儘量把強大的政府軍誘到遠離全州的地方去。

“大敗而逃,潰不成軍”,在政府軍大將洪啟薰的眼裡是如此,但其實,東學軍是有計劃地撤到全州近郊,並疏散開來,只有少數部隊頭也不回地往朝鮮半島南端“逃去”。政府軍當然要在後面“乘勝”追擊。

在逃跑中離開隊伍的戰士們,又悄悄地返回全州。他們以普通農民的姿態集合在全州城外,有數千人。這麼多的人若是平時聚到一起,就太顯眼了,正好全州城外有一個不惹人注意的群眾集聚的日子,那就是每隔五天一次的集市。

那時代,鎮裡還沒有像樣的商店,居民購買生活必需品只有到城外的露天市場。人們肩挑車運,從四面八方把各種各樣的商品弄到市場。這裡既有熟悉的商人,也有陌生的面孔,誰也不以為怪,東學軍便利用了這個條件。

在前次的黃土峴大捷,東學軍獲得了大量的步槍和子彈,他們藏帶武器,三三兩兩地聚到全州城外的露天集市。寬大的朝鮮服,對於藏匿武器是再好不過的了。

5月31日,是日本眾議院透過彈劾內閣議案之日,正好這一天全州西門外有集市。

在集市對面,有一道叫“便龍”的土崗,那裡埋伏著數名選拔出來的東學軍士兵。

正午起事,以便龍崗上的槍聲為號。

那天,趕集的人很多,大約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東學人。當然,他們都信心十足。

放下擔子,就地坐下,大多數人肩上都扛著一根竹扁擔。將近正午時分,他們都做好了抽取武器的準備。武器有的藏在竹扁擔裡,有的藏在貨物裡,只等號令一響,立刻就抽出來投入戰鬥。

“叭——”

便龍崗上槍聲響了。

“剛才是什麼聲音?”

“好像是槍聲!”

“難道在這種地方打仗嗎?”

人們議論紛紛。

槍聲過後,集市裡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東學黨人各自取出步槍。

“只許打一槍。”這是上級的命令。

戰鬥將持續多久,誰也無法估計,所以必須珍惜彈藥。每個人朝天空打了一發子彈,一人一發,就有幾千響。

這突如其來的槍聲使居民們愕然。集市一下子陷入混亂狀態,人們爭先恐後地逃進城內。在全州城外居住的人們已經習慣,一有風吹草動就逃進城裡。

東學黨人同居民一起湧過城門,進入城內。這一行動真是暢通無阻。東學黨人大批潛入城內之後,隱蔽在附近的大部隊便高喊著殺聲衝到城下,形成裡應外合的局面。

槍聲,戰鼓聲。

東學軍趁混亂攻進全州城,而全州城內的政府官員也同時趁混亂逃跑了。全州觀察使金文鉉和判官閔泳升等人已不見蹤影。

全琫準從容地進入全州城,佔據了觀察使衙門——宣化堂。

全州失陷的訊息使漢城大為震驚,這時,又接到洪啟薰的報告:“窮追東學黨至康津,將其全部消滅。”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全州是供奉太祖的地方,萬一落到叛軍之手可不得了。

東學軍會不會就這麼把李氏王朝徹底推翻?國王及政府領導層的心裡隱約浮現出不祥的念頭。

“非藉助清兵來鎮壓不可了。”閣僚會議上,閔泳駿提議。

在此以前,召開過多次大臣會議,閔泳駿也曾提出這一主張,但沒有贊同者。大臣們反對說:“不這樣清廷還要把宗主關係、藩屬關係強加到我們頭上,如果借了兵,我國肯定要失掉獨立和主權。”

全州失陷使閔泳駿的主張抬頭了。

“那麼,你說該怎麼辦?用最精銳的壯勇衛也打不敗東學黨,這就是說,要打敗東學黨,需要更多的兵力,而我國已經再無兵員了。怕有損於獨立,不從清廷借兵,難道就坐等東學黨把我們朝鮮國推翻嗎?借來清兵,朝鮮並不會被吞沒。可能種種干涉要比從前加強,但是,自主權是會慢慢恢復過來的……怎麼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地下有根,就會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相反,爛了根兒,那可就無計可施了。不管付出多麼大的犧牲,也一定要保住根兒。為擊敗東學黨,除了向清廷借兵之外,還有什麼好辦法嗎?”

閔泳駿的論說頓時增強了說服力,反對之聲漸漸消失了。一直反對到最後的,只有領敦寧府事金炳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路生香笑未央

歌禪

冰糖月光

木三觀

御獸:教書御獸成就世界最強

匿名網友xxx

西柚汽水

盡仙

戀愛盲點

Seven柳

少年行

鹽鹽y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