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湘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頁,穿越做回單親媽媽,楚湘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姐妹情深,阿霞信任阿彩,雖然捨不得女兒好不容易回到家立刻就要走,還是張羅著開始給阿玉收拾行裝。回來的匆忙,鋪蓋衣服都還在她堂姐家裡,只好另外湊一套。

“不用了。阿松他們三個帶了鋪蓋去,也沒用上。阿妹給他們都預備了新的。阿玉過去,新的來不及預備,就用阿兔的好了。我家裡還有給阿玉做的兩套衣裳。一套是給阿玉過年的新衣。一套是用我的舊衣服改的。”

阿霞生了四個女兒,活下來的只有阿玉一個。張歆回來之前,阿彩把這個唯一的甥女當作女兒看待,每年有阿兔阿雲的新衣服,就會有阿玉的一套。

旺和二嫂眼睜睜看著阿玉被阿彩母子帶出門,想到自己不能幹的女兒在婆家做不好過年的準備工作,被丈夫公婆罵的情景,又是著急又是後悔,卻又無可奈何。阿霞在外面的妹子又有錢又有勢,她這一回來,過去和阿霞一樣吃了虧也只會悶聲不響的阿彩馬上厲害起來,三房不再是能給她們欺負的了。

阿玉畢竟年紀大了幾歲,在堂姐家高負荷地工作過三年,裡裡外外做過各種活計,很是利落能幹,而且,很多注意事項一點就能明白,穗娘非常喜歡這個新幫手。唯一的問題是阿玉不懂官話,溝通起來有問題。

不但阿玉,新進的人手大都只會說閩南話。阿松算是懂官話的,也是說不上幾句,就往外冒閩南話。張歆聽得懂,不覺得怎樣。顧實顧嫂穗娘用其這些幫手,總有些不稱心。

此時方言大行其道,顧實顧嫂穗娘在遇到張歆前每天說得也都是自己的方言,內容一多一深,聽起來就吃力,說起來更覺詞不達意。好在張歆懂得多種方言,多半能聽得懂他們說的,再用官話說一遍。需要交流的內容多是日常生活,加上廚房的事,都是他們最瞭解的內容。到如今,三人才能用官話帶徒授課。

閩南話差異太多,三人毫無底子,聽起來始終如鳥語般。倒是小孩子們學得快。

張歆沒打算辦語言班,就的想法繞過這個問題。注意還是打到小羊和青青頭上——

作者有話要說:本週第一次例更,計加更的。上週欠下兩次,俺儘快還。

這幾天沒上來吱聲,一是沒精力,二是不敢,怕瞧見罵聲一片。裝修收尾啊,好像曙光前的黑暗,有盼頭!可是,真累!身心都累!

兒子很想幫忙,自覺很能幹,什麼都想插手。俺還得分出一份心給他找事,防止他添亂。一不小心,見俺刷漆前,拿砂紙打磨牆壁,人抓起一張60號砂紙(最粗糲的)開始磨俺的新櫥櫃。暈死!暴怒!咆哮!良母形象蕩然無存。

那啥,多謝大家的寬容體諒!尾巴很長,要拖到下週。零零碎碎的事情還很多,不過,可以恢復碼字了。希望這周能把債清了。

還有啊,壽筵前筆墨很多,有些姑娘等壽筵都等不及了。呵呵,熟悉俺風格的知道,俺喜歡過程,對結果倒不怎麼在意。壽筵場面,也許幾百字就帶過。準備壽筵的過程,是女主在壓力下,建立新的社會關係和新生活的過程。本來可能半年做到的,一個多月做到哈。

壽筵是個分水嶺,成功後,女主在泉州的生活established,物質基礎牢固,才會開始感情戲,不但“男主”,還會有個耀眼的男配來插花。

家務

張歆把叫來的四個孩子放在一組,讓阿玉當頭。阿玉是沒有管過也不敢管人,然而,作為幾個孩子中的大姐,管管表弟表妹,是很自然的。阿松阿兔阿雲也很自然地接受了。

看中阿松對形體和美感的追求,阿玉的幹練麻利,以及對自己的吩咐嚴格仔細執行的忠誠,張歆讓他們這一組負責菜餚裝盤,在穗娘手下幹活,卻是向小羊彙報。

兄弟姐妹在一起幹活,直接的領導又是小表妹,阿玉阿鬆放下初到一個新地方新環境的拘謹,第一次離家的阿兔阿雲也不再緊張。雖然沒有人對他們說過,這些孩子清楚生活的艱辛,本能地明白這場壽筵的成敗對小姨,對他們自己,對他們的家人,關係莫大,記得家人的囑咐:他們是來幹活的,來幫小姨的!不需要提醒監督,幾個孩子就知道認真苦幹,慎待每一件事,注意每一個細節。

辦宴席看似麻煩,對於廚房來說,反而簡單。菜式全是預先訂下,就是量大,準備和掌握起來麻煩些,頭緒反而清楚。張歆在定製選單時,考慮到人手的問題,又取了一點巧,突出了前面的冷盤和後面的甜點,熱菜中加重了費時間的燉和燒,將現做現上的炒菜減到了最少。

這麼一來,等到壽筵開席,廚子和幫廚只需要對付那幾個菜,其他的裝盤往上端就是了。

有專門的人負責裝盤,上菜不會手忙腳亂,亂了次序。菜餚離開廚房前,到這裡經過最後一道把關,萬一有什麼事情,也容易應變。

經小羊轉達,四個孩子得知小姨把這麼重要的擔子放在了他們肩上,不由越發慎重小心起來。對於被年紀小的表妹“領導”,他們倒是不覺得什麼。小羊年紀雖小,見過的世面,曉得的事情,可比他們多多了。

宴會前這些天,裝盤組的任務就是熟悉菜式,提高裝盤技術和效率,記住上菜順序,每道菜用的盛器,再琢磨琢磨每道菜怎麼擺放,點綴什麼花樣最漂亮。

裝盤組上了軌道,小羊就專心給穗娘當幫手翻譯。

顧實那邊,結合選單,張歆與顧實顧嫂討論定下一份工作流程和日程表。還做不到每個幫工只負責一道固定工序,每人每天只需做兩三件事,而且是完成一件,再做下一件。

所有的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天的工作安排由顧實視情況做出調整,半天分派一次。青青早晨和午飯後,從顧實口中得到下面半天的每人工作安排,翻譯吩咐下去。因為每個幫廚都知道自己只管那麼幾件事,這樣的分派足夠讓他們明白下面要做什麼。剩下的,還有例項示範呢。

語言的障礙被減小,管的被管的都自在了不少,效率也提高了。

阿彩阿龍帶來整地的工作進展。他們整天呆在鄭家村,雖然沒參加進去,心裡記掛,得閒就轉去看一圈,加上陳林氏阿金等人每次去都會到他們家坐坐。他們能講給張歆聽的,自然不只阿松帶回來的隻言片語。

阿金一開始沒想在鄭家村找工人,怕麻煩,從林家所在的南山村叫了一批人手,先蓋起簡易工棚廚房茅房。

阿生大伯不負眾望,果然開始出難題,阻攔南山村來的工人進村取水,不讓村民賣米賣菜給他們,更叫嚷著不許村民過去幫工。他兒子還不時站在阿龍家門前說些難聽的。

幸虧張歆有遠見,將那塊地與大路連通。走大路,去鄰村比去鄭家村還近些。

工棚建好,陳林氏從湖西村帶了一大隊人,主要是陳姓子弟,扛著鋤頭鐵鍬扁擔簸箕,浩浩蕩蕩地開來。兩下人馬匯合一處,熱火朝天地開始挖地壘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七零:我有一艘億萬遊輪空間

楊大

美食征服異世

閉目繁華

血諜:十號軍機

華夏情

假少爺決定不再吸真少爺續命了

郎總

角落裡的愛情

爆琦

都是文明修仙人,把劍放下

仙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