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千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章 三郡修渠計劃,三國之夏侯棄子,黑千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熬的冬天終於過去,夏侯信和徐庶等幾人趕著冰雪消融之前,又將整個計劃再仔細的推算了一次,確認後續的各種事情生後能夠採取的措施。

夏侯信提前將自己準備去民夫營檢視並清點人頭的訊息放了出去,這邊監管的這些人趕在了夏侯信前來檢視之前補充了人數,至於人數怎麼來的,夏侯信並沒有過多的關注。

三萬多人被以千人為單位,在多名弟子的帶領下,再加上給這些監管的人官升三級,開始屯田。田野間的野草開始不斷的出現,和野草混合在一起煮粥,極大的緩解了目前的糧食問題。絕大多數的民夫因為心中念著曹叡的承諾,只要好好耕種三年,就能夠得到自己的土地,暫時來說極為的配合。

剩下的幾名學子,跟隨著進入漢中的商隊開始到漢中宣傳隴西三郡的政策,吸引諸多百姓前來投靠屯田,至於關中,因為本身凋敝,豪族手中僕僮和隱戶雖然多,可許多人都是簽了賣身契的,有了賣身契的人自然不太敢逃跑,但是沒有簽訂的人開始了小規模的逃亡,紛紛湧入了隴西三郡。

農閒時間,夏侯信讓諸人組織去挖掘野菜,在主幹渠通水後,開始修建分水渠,渭水被進一步的引流到了土地上,更多的荒地被開墾出來,大片大片的綠色充斥著三縣的平原。

除了修建水渠,夏侯信還讓這些學生們去組織人手給他們建造房屋,不是那種大通鋪,而是一人一家的獨門獨院,看著田野上屬於自己的房子被建造起來,這些民夫的目光中充滿了希望,因為那些大人們都說了,這些房子是屬於他們的了。

那些大人們,還有太守大人的學生都承諾過,這些房子建起來之後,就是他們的,雖然不大,也沒有那麼巍峨莊重,只不過是土牆壘成,上面鋪了一些稻草用來遮擋雨水。

但,這是屬於自己的房子了。

房子已經有了,那麼土地呢?土地也一定會有的。

原本心中有些其他想法的人,在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房子時,心中的擔憂和顧慮全部消除,認定了只要好好努力,自己身上的罪孽,當然,有的人只認為是罪罰就會徹底洗清。

那些剛剛到達的其他百姓,原本心中還有許多的迷茫和無助,但在知道了就連罪犯都能夠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心中那是狂喜。有的人立刻就回到了漢中,關中,開始進行人傳人的傳播,一時之間許多的百姓紛紛開始拖家帶口的進入了隴西三郡。

“子義,如今你督三郡事,這政策雖然好,也能夠收攏各地流民百姓,但是我們兩郡不比你年前開渠,荒地雖然多,但是灌溉卻不方便。”張既將自己和趙衢兩人目前的困境說了出來。隴西和南安兩郡因為年前沒有如同夏侯信這般大修水利,這土地和灌溉條件就是天水這邊好。

“就是,大人,我南安郡也比不得天水,能夠耕種的土地太少了。”趙衢接話。

“明年,你們也可以組織人手修渠,將許多能夠灌溉到的地方全部都儘可能的開出來。”

“可是眼下怎麼辦?”

“眼下,眼下可以讓他們都往我天水來啊,哈哈哈。”夏侯信很樂意吸納這些人口,早一年展起來,那天水接下來的潛力就越強。

“你倒是打得好算盤,你把人都弄走了,那我隴西怎麼辦?你知不知道,就連我的隴西,也有不少人想要跑到你,你夏侯信的天水郡來!”張既自然不想將這些人口拱手相讓。

“你讓我這隴西太守該怎麼做?你告訴我,我該怎麼做?”

“德容,德容,你我乃是同門,不至於,真的不至於。”夏侯信看著張既在自己這邊演戲,立刻就是起身配合。他去隴西郡檢視過情況,那邊的水文地理不錯,只要適當的修建水利,就能多出不少的土地,難的是南安郡,修渠的成本實在太大了。

夏侯信曾經和徐庶兩人私下裡計算過南安郡修渠的成本,合三郡之力都至少要五年之功才能挖出一條主幹渠。

“既然還知道有同門之誼,那今年能否過來幫我隴西修建水渠?你都是督三郡事了,總不能只管著天水吧?”張既提出了自己今天的來意。

“就是,也要幫我南安修建水渠。”趙衢今天過來,就是想要讓夏侯信出來修建水渠。

“此事事關重大,眼下還是農忙時節,三郡當以耕種為主,等到秋糧收割之後,我等再來商議此事,如何?”

“一年之計在於春,此事更應當早早謀劃,眼下春耕之後,子義當要早做籌謀,我等也可以在秋糧收完之後,立刻就組織相應的人手。”張既和趙衢既然來了,那肯定要有一個結果。

“既然如此,不如這樣,今年先組織人手修建隴西的水渠,南安郡也出相應的人手。”夏侯信本就有想法將三郡的水系全部連通起來的想法,這樣一來,三郡的兵馬,物資都可以透過水系提升運量和效率,減少損耗。

“這,隴西郡修建水渠,我南安郡難道就不用修水渠了麼?還要抽調我的南安的人一起去修,那要我如何回去面對南安的父老?”趙衢一聽到這個事情,心中立刻就急了。拿著夏侯信的這個方案回去,估計南安郡的人都會跳出來反對。

“趙太守莫急,且聽我說完方案,我打算先在洮水和渭水之間修建一條水渠,將兩水溝通聯合,一旦修成之後,再在南安郡修建一條水渠,貫通河水和渭水,如此三郡水系完善,水渠溝通聯絡也更加方便,三郡的兵馬、糧草都可以透過這些水系快調動。而且要修建一條貫通河水和渭水的主幹渠,非三五年不能修成,所以眼下還不如先修一條水渠先貫通洮水和渭水,等到隴西和天水展起來,有多餘的糧草之後,再來修建南安郡的水渠。”夏侯信讓人去拿來了三郡的地圖,對著地圖又對張既和趙衢兩人解釋了一遍,張既聽完之後,自然覺得是好事,可趙衢覺得自己未能拿到眼前的利益,所以心中不太高興,但此時夏侯信又拿出了督三郡事的職權,趙衢心中即便再不樂意,也只能接受。

之後,夏侯信又拉著張既一起,兩人一同寫下了契約文書,一式三份,由三人在上面簽上名字,又簽署了自己的名字,讓趙衢帶回南安郡。

趙衢看了這份契約之後,知道眼下只能如此,並且有了這份文書之後,回到了南安也算有了一個交代。趙衢得到了文書,想著留在這裡沒有太多的意思,直接就回南安去了。

“子義啊,聽聞馬在漢中又蠢蠢欲動了,不知道可有應對之法?”聊完了這些,張既就拉著夏侯信聊起了其他事情。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初馬逃竄進入漢中,已經是喪家之犬,手下兵馬不足兩千,漢中士卒,多熟悉山地戰鬥,我想過了,只要守住了主要的城市和礙口,馬在隴西無能為力。”夏侯信對於這點看得很明白。

“若是按照我的想法,三年內,我都不想征伐漢中,隴西三郡如今剛剛恢復,應當吸引人口,鼓勵耕種,繼續糧草,三年之後,隴西三郡糧草豐足,到時候攻打漢中,糧草物資不必過多依賴長安,再加上洮水和渭水連通,糧草運輸調配也更加方便。”有些想法,夏侯信沒必要隱瞞。戰爭,打得是人口和物資,只要人口充足,物資豐富,自己就有足夠的耐力和漢中拼。

“此乃是老成謀國之策,此事不知道右將軍可知?”張既也贊同這樣的想法,若是持續開戰,隴西必定貧瘠,後續還需要長安那邊不斷的補給,到時候受制於人。

建設隴西,更是一方德政,張既有士大夫的情懷,自然希望這事能夠辦成。

“此事,我當和右將軍當面說明緣由,澄清利弊,右將軍深明大義,這些年來都是以國事為重,當能夠看清形勢,明白其中的利弊。”如今的夏侯信,已經對夏侯淵沒有那麼多的抗拒了,哪怕是當初的那一耳光。

按照曹操的脾氣,自己當初不依不饒,不給曹操一個臺階下,那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成為臺階了,夏侯淵的那一耳光也算是扇醒了自己。

兩個人又聊了一會其他的事情,張既看著天色也起身告辭。

“你二人本身就是父子,有些時候,低個頭就算了。再說了,當初那也是沒得選擇。”徐庶見張既走了,想著兩人還是應當修復一下關係,一個右將軍兼涼州刺史,總督雍涼軍事,一個天水太守,督三郡事,日後征伐漢中,必然是夏侯淵為主將,需要借道隴西三郡,更需要隴西三郡的糧草人力支援。

“此事,唉,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你作為晚輩,按禮自然是你先開口,難不成還讓你父親開口不成?”徐庶想著平安已經懷孕,自己也要做父親了,就想著開口勸說一下夏侯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爺爺是朱元璋

yp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