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千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0章 不要期待敵人的憐憫,三國之夏侯棄子,黑千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郡修渠的事情雖然屬於內政,可會影響接下來對於漢中的戰事,夏侯信將郡內的各項工作做了安排,大小事務都由徐庶處置,之後便帶著曹清和曹叡、鄧艾、姜維前往金城。

一路上,聽著三個孩子跟自己說著這段時間以來屯田區的變化,這三個人並沒有經歷過當初乘氏縣和許都的屯田建設歷程,心中沒有太多的比較,自然沒有現如今天水屯田和許都之間的區別。

當這些人得知耕滿時間之後,就會有屬於自己的土地,比之當初乘氏和許都的屯田更加有幹勁,在管理上也更加的服從,沒有那麼多反叛的想法。

當然,這一切得建立在夏侯信兌現諾言的基礎上,但是在今年年底對這些人均田,還是明年開春之後再均田,夏侯信還在考慮中。

進入了金城,夏侯信先來到了驛館,又去右將軍府交了拜見的名帖,就安心的回到驛館安心等待。來的時候不巧,夏侯淵帶兵出去了,即便做了右將軍,夏侯淵還是習慣很多事情親力親為,更是身先士卒。主將以身作則,所以士卒才能夠忍受夏侯淵的這種“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高強度急行軍。

金城的風沙很大,哪怕已經進入了初夏,偶爾還有風沙吹過來,給這座古城更是籠罩了一層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孤獨感。

夏侯淵很快就回來了,這也符合他急將軍的稱號。到了西涼後,充足的戰馬更是極大地提升了夏侯淵的行軍度,西面的戎族幾個小部落的叛亂在夏侯淵的急突進中,連兵馬都沒有召集完成就被夏侯淵直接殺到了部落面前,夏侯淵再一次以鐵和血告訴了這些草原胡人,什麼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其餘幾個心動的部落見到了這個情況,紛紛俯稱臣,獻上了牛羊馬匹,生怕夏侯淵一個不高興,順帶將自己這些部族也給屠戮了。

夏侯淵心滿意足的帶著牛羊趕回了金城,將多出來的牛羊全部都分給了其餘士卒,士卒得了這些牛羊後,心中紛紛感激夏侯淵。

“哼,夏侯太守好大的駕勢,這上任這麼久了,也不來見見我這個督雍涼的右將軍。”夏侯淵看著站在堂中的夏侯信,極為不客氣的說著。案几後面,夏侯淵大馬金刀,一根鞭子隨意的扔在了桌案上。

夏侯霸看著自家老子這口氣就知道,夏侯信又要挨一頓言語了,若是應答不好,那說不得一頓棍棒伺候。

“右將軍見諒,隴西三郡初平,還需要全力恢復耕種生產,一時之間事務繁多,拖到了如今前來,乃是在下死罪。”面對夏侯淵的責難,夏侯信老老實實的回答,這話自然是沒有錯的。

“你這人,沒事不會來見我,還是直接先公事吧。”夏侯淵是個軍旅的漢子,不會如同那些士族一樣,彎彎繞繞,這更和夏侯淵早年間的困苦相關,也和他能夠直接站出來為曹操去頂罪的性格相關。

“屬下今日前來,是向右將軍討教今後雍涼之地的用兵方略,還請右將軍能夠指點一二,屬下也好心中有數,對於三郡的治理也更加有方向。”夏侯信想了半天,還是慢悠悠的出口。

“哼,有話直說,有屁快放,莫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夏侯淵見夏侯信這麼彎彎繞繞的,心中的火氣又被挑起了,越看夏侯信如今的處事方式,越覺得彆扭。

“屬下想請右將軍暫緩徵伐漢中的節奏,至少三年、不,兩年內不要大舉進攻漢中,隴西三郡難得平定,正需要恢復生產,若是給隴西三郡三年時間,那右將軍他日收復漢中,隴西三郡就可以有充足的糧草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右將軍提供人力、糧草。漢中地勢險峻,關隘雄峻,難以攻打,若是不能拿下漢中,必將進入持續戰,若是長期從關中,從長安調集糧草,路途遙遠不說,路上的損耗也極大。”夏侯信將自己的構想說了出來。

夏侯淵聽完了這個提議,覺得接下來如果要繼續開戰,如果能夠從隴西直接得到糧草,那糧草供應的效率比起原先來說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如果能夠多一個供應糧草的地方,自然是好事。

“好,此事應了,不過我只給你兩年時間。”

“多謝右將軍。右將軍,在下還有一個提議,不知道合不合適。”夏侯信緊接著又開口。

“最佳化就一次性說完 ,別這麼磨磨蹭蹭的。”夏侯淵抬頭看了夏侯信一眼,原本對夏侯信提議恢復生產,囤積糧草的提議剛剛生出來的好感又消失了。

“無論是漢中,還是巴蜀地區,山路多崎嶇,北方的騎兵軍團除了在漢中的小平原和成都平原能夠馳騁外,全部都是山地,日後進攻漢中,拿下巴蜀 ,必然也是以山地步兵為主,還請右將軍訓練精銳山地步兵,張魯不過庸才,也不敢和朝廷大軍相抗衡,到時候以精銳山地步兵為先鋒,一舉攻克漢中,不日可下。”夏侯信將自己的第二個提議說完。

好,好主意。夏侯淵聽完了之後,立刻就覺得是好主意,若是有當地人做嚮導,再配合精銳山地步卒,穿山越嶺,如履平地,那漢中之戰就容易了。

雖然聽完了提議,夏侯淵並沒有作任何的表示,山地步卒想要訓練起來也不容易。

“那你以為,該去哪裡訓練呢?”

“馬逃入漢中之後,對西涼念念不忘,聽說在不斷的請求張魯給予兵馬,想要殺出祁山道。那地方多山川,正是訓練山地步兵的好地方。”夏侯信說了自己的想法。

眼下隴西最重要的是恢復生產,還是讓夏侯淵派遣兵馬抵擋馬攻擊的好,也能夠在相互交手中訓練士卒。

“你小子打的居然是這個主意。”夏侯淵一眼看穿了夏侯信的想法,“罷了,我讓仲權率領5ooo人馬過去協助。”

“多謝右將軍。”

“免了,還有公事要說麼?”夏侯淵問了一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