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面見聖上拒入仕,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花滿樓的說書很精彩,引來了無數人的大力熱捧,很快有人詢問下一場開始的時間,甚至有的都等不及下場的開始,就先把這個月聽書的錢給交了,這個是在張勉的意料之中,但卻也出了他的預料。

因為他現,這花滿樓所能容下的人數有限,但繳費的人數卻在不斷增多,隱隱之中有出可容納人數的苗頭。

不過張勉也想好了,如果真的出容納人數的話,那他就不得不考慮開一家分劇場了。

話說這話劇場的進展度之快,實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剛剛開始,就收穫如此多的觀眾,堪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不過還有一件事,讓張勉感到很無語,那就是戶部尚書李衡,因為沒能從他那裡得到製作木炭的方法,就稱是未國皇帝要見他,後來張勉就跟他一同前往天京的金鑾殿,面見未明宗,這是張勉第一次入朝面見皇帝。

“張公子,待會你在見到陛下之後,千萬不能胡言亂語,不該說的不能說,想說的要考慮好之後再說。”李衡在大殿門口對張勉交代道。

若要論及他對帝王的瞭解,在場的人恐怕沒有一位能比得過張勉,他大學期間看了那麼多的史書,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記述了許多王朝的興衰和更替,也領略了許多位帝王的性格和作風,不用提醒,他當然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以及不該說什麼。

“行了,我知道了。”張勉一臉的不耐煩。

“宣張勉進殿!”毗人朝大殿外唱宣道。

張勉挽起袖袍,大步朝前一跨,挺胸直背,步伐穩健地走了過去,剛進金鑾殿,百官紛紛側目,其中那張天齊也位於其列,臉上的神情更是複雜交錯。

他何曾想到未國皇帝居然會直接召見張勉,這傢伙的想法向來是天馬行空,一旦說錯了什麼話,做錯了什麼事,若是引來龍顏大怒,怪罪下來,張家的百年基業便是毀於一旦。

想到這裡,張天齊後背冷寒,官帽的帽簷被汗水浸溼,手中的玉笏也被握得生緊,目光緊鎖在張勉身上,心都揪成了一團。

可張勉卻顯得無比輕鬆,與張天齊的緊張反應形成了鮮明對比。

百官相互竊竊私語,也有人在張天齊耳邊悄聲問道:“張將軍,久聞張公子之名,今日一見,果真氣宇軒昂,端是不凡啊!”

張天齊笑而不語,心中卻是腹誹,他當然知道朝堂上的這些老傢伙,別看個個表面和善,但卻各自心懷鬼胎,笑裡藏刀,說話向來都是反諷為主。

所以張天齊在這朝堂中,向來都是謹言慎行,小心翼翼。

在此之際,張勉已經走到了大殿之上,面朝著未明宗,參拜道:“張勉叩見陛下,陛下萬萬歲!”

“平身吧!”未明宗說道:“聽聞你會燒製一種叫做木炭之物,可解寒凍之擾?”

“回陛下,此等小技,不在話下。”張勉回答道。

此話一出,那戶部尚書李衡面露獰色,他斜瞥了張勉一眼,心中頗感不滿。

因為當初他在問詢張勉此事時,卻被張勉當場拒絕,宛如天大的事一般,可現在又變成了“小技”,其口徑的不一致,讓李衡感到心中不爽。

“木炭在何處,朕欲觀之。”

張勉知道他總是要看這東西的,於是命人帶了一些來。

當未明宗看到那黑黝黝的圓柱形木炭時,眉間微微皺起,用手觸碰這木炭,結果染得一手的黑灰,手執著黑炭,笑著說:“此物是否為鍋底所染,為何如此黝黑?”

“回稟陛下,此物透過燒製而成,自會變得黝黑。”

“聽聞此物可烤火取暖,你讓朕觀上一觀。”

“遵旨。”後張勉命人將木炭點燃,未明宗湊近火盆,仔細觀看,見這木炭不像柴薪那般熊熊燃燒,而是潤物細無聲般地帶來溫暖。

“朕在這木炭旁一會,已感到全身暖和,極為舒坦,張愛卿,這木炭可持續多久?”這時候,未明宗將張勉改口稱為了張愛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之梟爺實力寵妻

闌珊留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