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比·菲舍爾·赫爾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面紗與革命,莉比·菲舍爾·赫爾曼,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曆十二月是伊斯蘭教歷的正月,是僅次於齋月的最重要的聖月。按照規定,這個月內禁止打鬥,可不論在德黑蘭還是其他城市,騷亂依然持續了三天三夜。反抗者包圍了政府大樓,破壞商店,還攻擊了政府官員。即便在安娜念念不忘的伊斯法罕,抗議者也襲擊了薩瓦克辦公地,燒燬了多家劇院。呼籲霍梅尼迴歸的聲音越來越高。外國公民絕大多數都離開了伊朗,當然也包括很多美國人在內。

安娜覺得世界正變得不可理喻:三週前,九百多人受到一個男人的蠱惑在蓋亞那的瓊斯鎮集體自殺1;舊金山的同性戀領袖哈維·米爾克2於11月27日遇刺身亡。看來,《聖經》中所預言的世界末日並非空談。

情況愈來愈糟。12月7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在一次新聞釋出會上被問到是否希望沙阿挺過這次危機。他回答說,這將由伊朗人民自己決定,而非美國的意志。而就在幾個月前,卡特總統還宣稱沙阿是他最忠實的夥伴。美方態度的大逆轉著實令人震驚,沙阿的命運因此也板上釘釘,其勢力土崩瓦解。

12月11日是阿舒拉節,穆斯林哀悼和齋戒的神聖日子。近100萬人聚集在德黑蘭沙阿廣場呼籲沙阿下臺。遊行的人群一直湧到“德黑蘭的大門”——沙阿紀念塔3。僅僅四個月前,從機場去努裡家的路上,安娜還曾對這座地標建築讚歎不已。這一次,沙阿拒絕使用武力驅散人群,他任命的軍政府只好宣佈解散。這些接二連三的事件讓安娜對時間產生了錯覺,彷彿過去的不是四個月,而是四年。

新年伊始,沙阿任命了新一屆政府,但局勢並沒有降溫。遊行與騷亂依然不斷,而且更加激烈。1月16日,沙阿乘私人飛機去了埃及,對外宣稱是去度假,可人們都知道他不會回來了。

上百萬伊朗人湧上街頭,歡欣鼓舞。阿亞圖拉·霍梅尼在巴黎發表講話,說盡管沙阿被推翻了,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仍然勢在必行。兩天後,人們不顧新政府的反對,紛紛上街響應霍梅尼的呼籲。霍梅尼與剛上任幾周的首相巴赫蒂亞爾頻繁通訊磋商。2月1日,霍梅尼終於回到了德黑蘭。

 

1 指1978年人民聖殿教900多名信徒集體自殺事件。

2 哈維·米爾克(1930-1978)美國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政府官員,生前為舊金山市政監督,舊金山市長也當場中彈身亡。

3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分別改名為自由廣場與自由紀念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心動的至高之術

酸奶沒有純牛奶好喝

八犬傳·柒:關東決戰

曲亭馬琴

我的無敵師叔,風流債太多

山間孤客

大人英明(春色無邊之風篇)

夏喬恩

掌珠令

舞夜夭

狐狸精沒有好下場

總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