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比·菲舍爾·赫爾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面紗與革命,莉比·菲舍爾·赫爾曼,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娜原以為生活已經糟糕透頂了,可當冬季的溼寒取代秋天的乾冷之後,才發現自己錯了。使館人質事件發生後沒幾天,霍梅尼就威脅說,若美國不遣返原伊朗沙阿,就要將人質作為間諜來審訊!伊朗現任總理巴扎爾幹也辭職了。

由於夏洛被囚禁在使館,伊美協會再次停止活動。不過安娜反而感到解脫了,因為革命開始後,大學裡的歐美文學課就引入了反美教材。夏洛曾告訴安娜,協會遲早也會被要求這麼做的;至少現在安娜不用違心去教這些東西了。

伊斯蘭革命委員會頒佈了新的法律。新法保留了政府的實際職能,但增加了對公開表達情感的限制:禁止人們在大街上拉手和親吻,甚至不允許異性走在一起。大多數音樂都被列為違禁品,更不用提跳舞、飲酒和看電影;連棋牌類遊戲也被禁止;人們不得穿戴鮮豔的服飾,就連大笑也要罰款。

在安娜看來,一切娛樂消遣都被禁止了,一條絢麗多彩的頭巾會被認為是腐化的西方標誌,所有的東西都染上了政治色彩。就連詩歌,也只有充滿伊斯蘭教意識形態的才是有價值的。甚至戴面紗也被認為是革命勝利的標誌,因為沙阿的父親在20世紀30年代就廢除了戴面紗的習俗。

就在媽媽來電話的幾天以後,安娜整理床鋪時發現床下有一個東西,抽出來後才發現是《古蘭經》的波斯語版。她翻看了幾頁,看到有些段落被標紅了,就把書拿到樓下客廳,蒐羅了一遍書櫃,找到了羅婭給自己的那本英文版《古蘭經》;翻開英文版的《古蘭經》,希望能找到那些標紅段落對應的英文,這樣也許可以發現一些導致努裡轉變的線索。可過了幾分鐘,她發現自己完全看不懂那些文字,就只好放棄了。

安娜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摩挲著凹凸不平的扶手,想起了一年多前和拉蕾一起買沙發時的情景。那時她們無憂無慮地瘋狂購物,還在一家高檔會所吃了頓午飯;那以後他們的世界就坍塌了,原來的生活已不復存在。安娜呆呆地盯著窗外——許久,許久。

 

死亡與殉道向來是波斯文化中很重要的元素。魯米、哈菲茲、莪默·伽亞謨1等波斯詩人都曾大談特談靈魂的神性,而死亡是獲得靈魂神性的必經階段,正所謂生死相依。

可伊朗最近發生的大屠殺與波斯精神大相徑庭。每當看到電視上人們談論刑訊、處決和砍頭等話題時,安娜就嚇得直哆嗦。當局似乎沉迷於判處死刑,並歪曲過去的波斯哲學,將之變成醜惡唬人的思想。看到美國使館牆上塗的“死亡讓我們強大”的標語時,她不禁想那樣的強大有何意義,畢竟那只是透過殺戮達到的。

除非迫不得已,安娜絕不出門。而出門時,她會把自己打扮得像個穆斯林:頭上包一條長長的黑色頭巾,不穿緊身或暴露的衣服,走路時也不左顧右盼。一天下午,她趕去採購努裡最愛吃的印度黃姜飯的食材,這是他們在蜜月時吃過的;做黃姜飯,要先將羊肉和洋蔥片混合煮好,剁碎煎炸後再放到一塊麵餅上。她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心中尚存一絲希望:就是透過俘獲努裡的胃來感動努裡;不過心裡的另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恐怕毫無效果。

她買了羊肉、薑黃粉和剛出爐的麵包;出了商店,才注意到報刊亭邊的架子上堆放的那些小冊子與平常有些不同:平常那都是些廣告和傳單之類。雖然她已經練就了自動遮蔽報紙上被處決者頭像的本領,可今天還是有一本放在健康美容類廣告邊的小冊子闖進了眼簾,上面印著一些最近被處決者的照片。安娜悶悶不樂地繞開報刊亭,朝家走去。

今天風和日暖,安娜解開了毛衣的扣子,臉迎著風。這樣的午後很容易讓人覺得生活會變得輕鬆起來,甚至幸福就在眼前。正她沐浴著陽光清風,一陣鳴笛聲嚇了她一跳。一輛白色的豐田車突然從車流中躥出,停在她跟前。車裡坐著兩女一男。

兩個穿著罩袍的女人從車上跳下,直衝安娜走來。那個穿卡其色制服的男人待在車裡,車子沒有熄火。

安娜繃緊了神經,加快了步伐。可那兩個女人還是追了上來。他們是什麼人?革命衛隊的人穿的是深綠色制服,不是卡其色,而且他們也絕不會和女人一起執勤。安娜想著,心裡怦怦直跳。

安娜聽到她們用波斯語朝她喊道:“等一下。回來,姐妹!我們想跟你談談!”安娜放慢了腳步,雖然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做,很可能是出於禮貌的本能。那兩個女人走到她跟前,上下打量著她。安娜垂下頭,腦子飛快地轉著:如果對她們說波斯語,就會暴露自己是美國人,這可不好。最後她用法語說道:“怎麼了?”

一個女人突然拿出一塊布來。安娜不禁納悶這東西是從哪兒來的。另一個女人從背後抓住安娜,將她的胳膊緊緊抓住安娜身體兩側。安娜拼命想要掙脫,可那個女人的力氣很大,安娜動彈不得。

“放開我!”安娜叫道。

這叫聲毫無效果。手持破布的女人不顧安娜的掙扎,開始狠狠擦她的臉。

“快放開我!”安娜急切地喊道。可兩個女人都沒理她,擦的還繼續擦。那塊布又潮又臭,安娜一臉痛苦,她的呼喊也被壓了下去。“我不明白,這是要幹嗎?”

那個女人用法波斯語回答:“你把自己的臉畫得跟個妓女似的。你想挨鞭子嗎?還是想坐牢?你必須放棄腐化的西式生活。伊瑪目已經頒佈了法令。你這是與革命作對!”

安娜化了妝,這是她每天的例行公事。不過她只是抹了些粉,塗了塗睫毛膏,描了描眼線。很多女人,至少伊朗上層社會的女人,濃妝豔抹比她厲害。為什麼他們偏偏看不慣自己?

“住手啊!”安娜伸長脖子喊道。她看到身前身後都有行人,就用法語衝他們喊:“救救我!來人啊!求求你們了!”

沒人來為她解圍。路人都只是圍觀了一會兒後就一臉恐慌地匆匆跑開了。還有些人甚至跑到了馬路對面。安娜試圖掙脫抓住她的女人。“放開我,不然我就報警了。”

拿著破布的女人發出了一聲刺耳的笑聲。她擺擺手,指著街上那些看熱鬧的人說:“報啊!你等著瞧吧,警察才不會管呢。”然後她轉向安娜說,“從現在開始,你必須穿罩袍以示國家的獨立,讓他們美國人瞧瞧。”

安娜氣憤到了極點,差點兒就說出自己是美國人,不過她及時忍住了。沒人知道,當街說出自己是美國人會有怎樣的結果!不過安娜的沉默還是讓她們察覺到安娜的一些想法與她們的信仰相悖。拿著破布的女人眯起眼睛:“《古蘭經》說,虔誠是最好的罩袍。聽從真主的意願,希望你對真主身心皆虔誠。”

這時他們的車喇叭響了幾聲,兩個女人回頭望去,看到車裡的男人正示意她們回去,抓住安娜的女人突然喊了一聲“真主至上!”便放開了她。

安娜朝後打了個趔趄。兩個女人匆匆跑回車裡。穿卡其色制服的男人飛快地把車開走了,車輪發出一陣刺耳的聲音,很快便消失在車流中。幾秒後一輛警車從安娜身邊呼嘯而過。

安娜調整了下情緒:其實倒沒受傷,只是胳膊和臉生疼。但是她的購物袋被扯開了,羊肉和麵包都掉在路邊,沾滿了灰,她撿起來丟進了垃圾箱;此刻只想大哭一場,可家離這兒還有四個街區。

安娜聽說過義務警察,就是一些革命的狂熱分子自發在街上巡邏,執行伊斯蘭教法。今天碰上的難道就是這些人?難道還有人專門針對她,要殺雞儆猴?如果是後者,那又是誰策劃了這一切?哈桑?伊美協會的學生?還是,我的天,難道會是努裡!

 

1 莪默·伽亞謨(1048-1123),古代波斯大詩人,《魯拜集》作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之綠牛元帥

燕雲因陀羅

上四休三,員工越閒我越賺

黃頭黑可樂

天譴者:法醫秦明·眾生卷·第1季

法醫秦明

承歡記(承歡記原著小說)

亦舒

他和晨光一樣耀眼

柯里昂123

飛昇後才知道男友是仙帝

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