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回耶律基拜帥再南侵 北遼軍兵抵蒼龍江,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北遼在九龍城開設武科場,石磊與拓拔昊師兄弟爭鋒。兩人大戰六七十個回合不分勝負。最終石磊憑藉戟法精妙將拓拔昊擊敗。

拓拔昊落敗後,武科場的一眾舉子皆被石磊武藝所震懾。石磊連喊數聲都無人下場比試。最後,石磊憑藉出色的武藝鰲裡奪尊成為了此次武科場的武狀元。

隨著主考官哈里木宣佈石磊獲得武狀元的聲音落下,校場內的數千舉子齊聲歡呼對石磊表示祝賀,顯然石磊的武藝得到了在場眾人的一致認可,這個武狀元可謂實至名歸。

哈里木隨後宣佈:“陛下有旨,請狀元、榜眼、探花入皇帳進見。”武狀元石磊、武榜眼拓拔昊和武探花令狐雲拱手齊聲道:“我等領旨!”隨後,三人騎著馬由哈里木領著直奔皇帳。到了皇帳外,四人紛紛跳下戰馬。哈里木讓石磊三人在在帳外等候,自己則進帳向皇上稟報。

哈里木邁步進了大帳,衝著端坐於正中央寶座之上身穿明黃色龍袍,頭戴珍珠龍冠的身影跪倒磕頭:“微臣哈里木叩見陛下,奉陛下之命,已將此次武舉前三名帶來進見,三人現在帳外侯旨,請陛下定奪。”

耶律基聽罷,眼中閃過一抹期待的神色。隨後,開口道:“傳寡人旨意,請三位英雄入帳相見。”一旁的傳旨官高喊:“陛下有旨,請三位英雄入帳相見。”

時間不大,帳外響起一陣腳步聲,石磊、拓拔昊、令狐雲三人依次走進皇帳。耶律基坐在寶座之上往下觀看,只見從帳外走進來三位盔明甲亮,氣宇軒昂的青年武將。

領頭的這位,身高八尺,面如白玉,長眉細目,相貌清秀無比,儼然是個俊品人物。此人一身金甲綠袍,腰懸寶劍是威風凜凜。此人二目有神,眼中帶著殺氣還藏有幾分睿智冷靜,渾身透者一股凌厲之氣頗有大將之風。

後面的兩人都是身高體壯,虎背熊腰之輩。兩人皆是全裝甲冑,渾身上下煞氣繚繞,一看就是兩員難得的陷陣猛將。三人來到帳中齊齊跪倒行禮:“臣石磊(拓拔昊、令狐雲)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耶律基看見這三位好漢,心中很是高興,不由得哈哈大笑:“哈哈哈哈!三位英雄免禮平身。”石磊三人隨即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往耶律基面前一站。

耶律基在寶座之上看著三人是越看越歡喜,遂傳旨:“賜座。”旁邊有人搬來三個馬札。石磊三人連連擺手:“陛下面前,焉有臣等的座位。”耶律基道:“無妨無妨,三位皆是我大遼棟樑之材,應當有此座位。”三人再三謝恩後,依次坐下。

耶律基道:“寡人此次開設武科場,為的正是選拔將帥之才統領我大遼百萬雄師南下滅齊。三位能從數千舉子中脫穎而出,奪得前三席,定然武藝群。且三位皆受名師指點想必也曉暢兵法。寡人如今將三軍交予三位統率,還望三位英雄,奮勇爭先,為我大遼開疆拓土!”

那位說,三軍乃國之重器,耶律基如此輕易就將三軍指揮權交給三個素未謀面的新人未免有些太過草率了吧。其實不然,石磊和拓拔昊的師父玄龍祖師乃是北遼護國長老。他早已將兩個徒弟的情況告訴了皇上。

至於令狐雲乃是天狼寨的少寨主,耶律基對他也頗有些瞭解。總之,耶律基對這三人可謂知根知底,知曉這三人皆為大才且忠心耿耿,把三軍交給他們乃是上策。

三人聽罷耶律基所言,心中很是感動忙二次下拜:“臣等多謝陛下信任,定不負陛下所託,為我大遼肝腦塗地在所不辭!”耶律基傳旨:“來呀,給三位英雄披紅!”

旁邊有人拿著紅袍和紅綢過來給三人披紅。狀元石磊身披紅袍,胸前繫著紅綢,拓跋昊和令狐雲二人則只是胸前繫了紅綢。

披紅已畢,耶律基領著石磊三人率領文武百官登上了大校場的將臺。校場內的眾舉子和護負責護衛的一萬精兵見皇上登上將臺,紛紛跪倒施禮,齊聲高呼:“參見陛下。”

耶律基將右手微微抬起示意眾人平身,隨後開口道:“此次武科場,我大遼英才齊聚,經過激烈角逐,前三席已然誕生。”說著,耶律基打了個手勢,石磊三人上前一步,面向眾人。隨後,耶律基又道:“朕,加封石磊為掃南大元帥,拓拔昊為副帥,令狐云為掃南先鋒。三日後,在此地舉行拜帥典禮,誓師出征!”

眾人齊聲道:“臣等遵旨!”耶律基又道:“今日,一眾英才齊聚九龍城,足見我大遼人才濟濟實乃我大遼之幸。朕決定,凡參加此次武舉的舉子,只要入軍即可成為千軍戰將。”

此言一出,眾舉子齊聲歡呼:“謝主隆恩!”隨後,耶律基率文武官員回宮,數千舉子6續散去。

三天後,拜帥典禮如期舉行。九龍城大校場上,從三川六國九溝一十八寨一百零八邦調來的三十萬精兵在此聚齊。數十萬軍卒刀槍明亮,人人頭戴牛皮帽,身穿皮甲,胸前狐狸尾,腦後雉雞翎。各國的旗幟形態各異迎風招展,涇渭分明。遠遠望去,一片刀山旗海很是壯觀。

正中央高搭著一座九層將臺。臺上放著一張長條几案。北遼皇上耶律基頭戴珍珠九龍冠,身披赭黃袍邁步登上將臺。在他身後,跟著北遼大丞相哈密剛。耶律基登上將臺後,親自點起三炷香,捧在手裡恭恭敬敬對天拜了三拜,隨後將香插到几案上的香爐內。

耶律基祭告天地已畢,大丞相哈密剛衝著臺下的眾將高喊:“請,大元帥石磊登臺!”隨著哈密剛的話音落下,石磊穿著一身金盔金甲,腰懸寶劍,分開人群。大步流星走上將臺。

石磊來到將臺之上,向耶律基行了一禮。耶律基轉過身,雙手捧起几案上的那顆帥印遞給石磊。石磊恭恭敬敬接過帥印。耶律基拍了拍石磊的肩膀:“韓元帥,願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石磊躬身施禮道:“陛下放心,臣定會掃滅大齊,助陛下完成一統天下之願!”

隨後,石磊轉過身,面向將臺下的數十萬將士,右手高舉帥印:“眾將士聽令!”“在!”數十萬將士齊聲怒喝聲震山嶽。“兵江南,掃滅齊朝!”“得令!”三十萬將士齊聲領命。

石磊辭別耶律基,轉身下了將臺。隨後,石磊飛身上馬,將青龍戟在空中一揮代替軍令:“出!”三十萬大軍離了九龍城殺奔中原而來。

大齊天順六年,北遼三十萬大軍再次南下。

由於十數年前北遼已經佔領了大齊江北七州,石磊率領三十萬人馬直接穿過了北境甘州的玄武關直入江北。在江北,石磊又挑選了五萬灰杉軍充實戰力,就這樣,三十五萬大軍直奔蒼龍江北岸而來。

一路之上,北遼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江北七州的數百萬大齊百姓苦不堪言,不少村落被北遼軍洗劫一空。有許多百姓想反抗,無一例外地死在了北遼兵的彎刀下。江北的抗遼義軍有心截殺遼軍為百姓報仇,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了儲存力量只得偶爾偷襲些遼軍運糧隊給遼軍造成一些麻煩。

簡短截說,北遼大軍很快抵達了蒼龍江北岸。石磊吩咐大軍在岸邊紮下大營。隨後命灰杉軍大都統陳昌調集麾下水師籌備船隻幫助大軍渡江。

在等待船隻的這幾天,石磊時不時觀察著南岸的齊軍江防。這一看,石磊可犯愁了。齊軍江防不僅防守嚴密,而且有弩車、投石機等眾多重型武器構成,甚至還有一兩門火炮。

那些重武器向一隻只張牙舞爪的猛虎一般嚴陣以待。石磊心裡清楚,要是北遼軍倉促渡江的話定會落得個損失慘重血染龍江的下場。

這幾日,石磊一直在帳中苦思渡江良策,奈何始終沒有個眉目,把他急得不免有些上火。

這一天,石磊正在帳中處理軍務,一名軍卒進來稟報:“啟稟大帥,灰杉軍大都統陳昌求見。”

陳昌這一求見,才引出一段:奸賊賣國獻江防,北遼趁夜入江南。

欲知陳昌求見所為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給病嬌叔叔陪葬後

璀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