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回 陳昌趁夜會故交 丁榮降遼獻江防(上),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詩曰:重器精兵築防線,蒼龍南岸如金湯。

強弩火炮如猛虎,塞北胡卒難逾越。

誰料奸賊貪富貴,賣國求榮獻江防。

金戈鐵馬全無用,千里天險同虛設。

遼軍渡江如吹灰,江南再陷血雨中。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北遼新任掃南大元帥石磊率三十五萬人馬南下,大軍很快抵達蒼龍江北岸。

齊軍早在蒼龍江南岸構築了堅固的防線,若是遼軍貿然渡江必定損失慘重。石磊接連在帳中苦思了數日,仍然沒有想出過江對策。

這一天,一名軍卒跑進大帳向石磊稟報:“啟稟大帥,灰杉軍大都統陳昌求見。”“哦!請陳將軍進帳。”石磊道。那名軍卒轉身出帳前去傳達石磊的將令。

時間不大,一個一身鐵盔鐵甲,腰跨彎刀的中原人邁步進了大帳,此人正是陳昌官拜灰杉軍大都統乃是江北七州四十萬灰杉軍的最高統帥。只見陳昌衝著石磊拱手施禮:“大帥,末將已將大軍所需船隻盡數備齊,特來交令!”

石磊聞言,沉聲道:“如此甚好,陳將軍辛苦,且下去領賞。”陳昌拱手謝過,轉身剛要走,忽見石磊滿面愁容,忙上前問道:“末將斗膽,不知大帥為何事憂心?”

石磊嘆了口氣,就把自己所憂慮之事向陳昌從頭至尾說了一遍。最後道:“本帥冥思苦想數日,並無良策,如今看來唯有強行渡江。”

陳昌聞聽此言,臉上露出一抹詭異的笑容道:“大帥不必憂心,末將有一計·,管教我數十萬大軍兵不血刃渡過蒼龍江。”石磊聞言大喜:“陳將軍有何妙計快快講來!”

陳昌道:“回稟大帥,末將在齊軍時,曾有一好友名叫丁榮,此人與末將交情深厚。末將以探得,如今丁榮官拜齊軍蒼龍江防指揮使,負責鎮守南岸。

末將不才,願潛入南岸與其會面,憑藉三寸不爛舌,兩行伶俐齒說服丁榮歸降我大遼獻出江防。如此一來,我大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渡過蒼龍江,踏上江南大地。”

石磊聽罷陳昌之言是喜出望外,不由得哈哈大笑:“哈哈哈,陳將軍此計甚妙。此事若成,將軍立下大功一件,本帥定奏明聖上為將軍加官進爵。不知將軍何時出?”

陳昌忙拱手道:“多謝將軍,軍情緊急,末將今夜晚間就出!”“好,本帥在此助將軍成功!”

時間很快到了晚上。這一夜,天空中沒有月亮只有幾點微弱的星光。陳昌換了一身便衣,暗藏短刀,悄悄出了帳篷來到江岸邊。早有一隻小船在江邊等候。陳昌一縱身上了小船,船上的四名軍士用竹篙輕輕一點水面,小船離了北岸緩緩向南岸而去。

小船如一片孤葉一般在江面之上飄飄蕩蕩,離著南岸越來越近。南岸上負責巡邏的齊軍士卒見有一隻小船順流而下直奔岸邊而來,忙高喊:“江中小船莫要前行,再往前來開弓放箭了。”說著,一隊弓弩手迅在岸邊列陣,紛紛張弓搭箭瞄準了小船上的陳昌一行人。

陳昌見此情景,不慌不忙。他邁步來到船頭,衝著岸上的齊軍士卒拱了拱手:“岸上的弟兄們,勞煩你們往裡通報一聲就說有位故人有要事求見丁將軍。”

岸上的軍兵聽了就是一愣:“故人?這大戰在即,什麼故人會來求見將軍?”軍兵們又看了看陳昌,見他一身中原武人的打扮,身後只有四名水手。“他說有要事,難道有緊急軍情?”岸上軍卒不敢怠慢,其中一人忙喊:“你等著,我這就去通報。”說著,那人轉身直奔大帳跑去。

等了好一會兒,那名軍卒又回來了。只見他衝著其餘人打了個手勢道:“將軍有令,放行!”

岸邊的一眾齊軍忙往兩旁一閃,撤去了防衛。又有人來到岸邊幫助陳昌的小船靠岸。陳昌讓四名扮作水手的軍卒留在船上,自己隻身上了岸由一名齊軍士卒領著直奔丁榮的大帳而去。

大帳內,身為蒼龍江江防指揮使的丁榮正在帳中生悶氣呢。書中交代,丁榮乃是奸賊曹環的門生,憑著一定的戰功和老賊扶持坐上了這江防指揮使的位子。此人雖扞勇無比,但好酒貪財,常常喝的酩酊大醉。

前者,老帥雷山視察江防正碰上丁榮喝得大醉,軍務廢弛。老帥當場大怒要將他斬示眾。虧得眾將求情,雷元帥才免他死罪,打了他二十大板,訓斥了一頓算是小懲大誡。

丁榮回去之後,養了好些日子才把傷養好。這傢伙因此懷恨在心:“不久喝點酒嘛,雷老匹夫竟要取我性命,實在可恨,有朝一日,我定報此仇!”

丁榮正在營中生氣,忽見一名軍卒進帳稟報:“將軍,您的故人到了!”“哦!快快有請!”

話音剛落,陳昌從外面走進大帳,衝著丁榮雙手抱拳,滿臉堆笑:“丁賢弟,別來無恙,愚兄這廂有禮了。”

丁榮一見陳昌來此,很是高興,忙起身相迎:“哎呀呀,不知陳大哥來此,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兩人在桌前對坐,丁榮又命人擺上酒菜,兩人邊吃邊聊。

酒過三巡,陳昌忽然道:“我觀賢弟眉眼間藏有一絲怒氣,可是受了什麼委屈?”陳昌這一問正好勾起了丁榮的怒火。他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唉!不瞞大哥,真是一言難盡!是這麼這麼回事情。”丁榮就把自己喝醉了酒被元帥下令痛打一頓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說完,丁榮還大罵道:“這老匹夫欺我太甚,來日我定要找他報仇!”

陳昌聞聽此言,心中暗喜,臉上卻一點兒也沒帶出來。他拿起一個酒杯往桌子上,假裝大怒道:“豈有此理,雷老匹夫小題大做,實在可恨!”說著。陳昌身子往前湊了湊道:“賢弟莫急,為兄有一計可助你報此大仇。”

“哦?但不知兄長有何妙計?”丁榮興奮地問道。陳昌道:“此計絕密,還請賢弟屏退左右。”丁榮隨即屏退左右,又叫過自己的一名心腹軍兵:“你去門口守著,沒有我的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帳。”“是!”那名軍兵領命離去。

見帳中只剩下自己和陳昌兩人,丁榮忙道:“還請兄長教我。”陳昌遂壓低了聲音道:“賢弟,如今大齊皇帝昏庸無能而北遼皇上乃英明聖主,求賢若渴。為兄投了大遼,受封灰杉軍大都統之職,掌管大軍數十萬。

如今,北遼大軍壓境誓要滅齊,賢弟何不獻出江防歸降大遼,借遼兵之助殺了雷山報仇,還可享盡榮華富貴,一舉多得,豈不美哉?”

丁榮聞聽此言,沒有說話,不過臉上已然露出一抹貪婪嚮往之情。陳昌見狀,心知丁榮已經有所動搖,又開口道:“愚兄已向北遼石元帥舉薦賢弟。元帥對賢弟很是欣賞。

他許諾只要賢弟獻出江防,歸降大遼,石元帥定保舉賢弟為灰杉軍副都統與為兄一起掌管數十萬兵馬並封為侯爵。而且元帥還答應送給賢弟黃金一萬兩,白銀五千兩作為獻出江防的謝禮!”

丁榮聽說遼軍元帥給自己開出瞭如此優厚的條件,頓時兩眼放光,一拳擊在桌案上:“好!我早就看雷山那老匹夫不順眼了,既然遼主賢明,石元帥求賢愛才,就聽大哥之言,歸順大遼!還請大哥回去轉告元帥,三日後夜間三更天火光為號,小弟自當迎接大軍過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