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火燒黃鶴樓,太平天國興亡錄,陳舜臣,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昌城外的軍隊之多,讓城外的百姓大為吃驚。他們從未想到武昌會有這麼多的軍隊,一定是全武昌的軍隊都開到城外來了。他們是官軍,當然是遵照指揮官的命令在行動。

“出來!出來!”官兵們一邊四處奔跑,一邊喊叫著。

“要拆毀房子啦!要點火啦!快快出來!”

“中午之前要清除完畢!”

“只准拿貴重物品!”

武昌城外一片恐慌。當連理文和李新妹快到武昌城時,城外已混亂。

嶽州失陷的訊息已傳到武昌。清軍在長沙擁有大軍,作戰卻十分艱苦。清軍方面認為,其原因之一是沒有在太平軍到來之前清除城外民房。太平軍確實是以長沙城外的民房為據點,向城內發起進攻的。

湖北巡撫常大淳人品不錯,但遇事欠果斷。由於沒有軍事負責人,他向朝廷請求:“將江南提督雙福留在湖北協助防禦。”

從雙福來看,他是來湖北出差,在那裡受委託管軍事。他這人跟常大淳恰好相反,遇事很果斷,但人品不怎麼樣。而他的果斷,實際上是獨斷專行。

“長毛賊已逼近武昌,請務必留在本地指揮。”常大淳提出了要求。不,這已不是要求,是懇求。

“我瞭解,現在是國家非常時期,我願為武昌盡力。不過,我希望能絕對聽從我的指揮,有關軍事的一切事情,必須將全權交給我。”雙福提出條件,常大淳同意。

“為了不致成為敵人的據點,城外民房要統統拆除燒燬。”

“我們自己湊錢,築土牆。召集壯丁,協助防禦。”——居民哀求停止破壞住房。他們準備用土牆把城外民房集中的地區圍起來,阻止敵人靠近。

“已經來不及了,沒時間了!”雙福搖了搖頭,拒絕了居民的要求。

這是嶽州失陷前的事。一獲悉嶽州失守的訊息,他決定城內全軍出動,清除城外民房。

“限本日下午放火燒燬!”——這是毫不留情的命令。

一場大混亂。孩子們哭叫,大人們心急火燎。那些準備反抗軍隊和官吏的人也完全絕望了。

“這些人就要失去家了!今天晚上他們將住在何處?有的人家還有病人,有的人家恐怕還有臨產的女人吧!”新妹緊攥著拳頭。

“我們又有什麼辦法呢!”理文道。

“太平軍不打過來,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呀。”

“不過,新妹,我想你也會明白,現狀無論如何也是維持不下去的。”

到處塵煙滾滾,成群結隊計程車兵跑來跑去,他們手裡拿著大槌、麻繩之類破壞民房的工具。現在已沒閒工夫來慢慢拆毀民房了,他們計劃在放火燒燬後就剷平一切。一陣塵煙消失後,新妹看到了一個熟識的面孔。

“那不是亞仙嗎?”新妹打招呼道。

“啊,新妹,你也來啦!咱們努力幹吧!……你也是進城的那一組吧?”亞仙還不知道新妹已脫離了太平軍,她還以為新妹也和自己一樣,是帶著特殊任務潛入城裡去的。

“不!”新妹搖了搖頭。

“是嗎……我是城內組的……以後再談吧。要不快進城,城門就要封閉了。”亞仙是個三十來歲的婦女,長得胖墩墩的,面板黑一點,但五官端正。

“注意你的口音啊!”新妹道。

亞仙廣西口音很重,新妹擔心她進武昌城會出問題。亞仙似乎很焦急,連旁邊的理文也未認出來。

“往前趕路嗎?”理文問道。太平天國所許諾的“新世界”,新妹已不再相信了。她從理文那兒聽到了上海正在產生一個與過去不同的世界,她希望能儘快看到。

“不必那麼急嘛,漢陽還有熟人哩。”新妹答道。她希望快點看到上海,但她已覺察到理文的心情。

理文相信太平天國即將開啟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他覺得“武昌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所在”。太平軍未能攻克省城桂林、長沙,在武昌將受到真正考驗。武昌同桂林、長沙有所不同,若攻不下武昌,那便無法前進了。要想如怒濤般進攻南京,就必須要利用長江,但拿不下武昌,就不可能利用長江。

理文大概想親眼看看這個歷史大轉折——新妹這樣想,因此她說暫時在這裡待些時候也可以。

武漢三鎮夾著長江,東岸有省城武昌,西岸有漢陽和漢口。漢陽與漢口又被漢水分隔在南北。這三座城市雖被江水隔開,但仍形成緊緊挨靠的形勢。

太平軍在嶽州獲得了吳三桂在一百七十年前儲藏的大炮和彈藥,把這些武器裝到船上。那五千多隻船則正好用來運載武器。

太平軍分兩路從嶽州出發。右路軍走陸路,一口氣佔領了沿途的蒲圻縣,之後繼續前進。蒲圻縣知縣周和祥以身殉職。右路軍只有四千人,但都是選拔出來的強兵,帶了大量馬匹。左路軍走水路,一直到漢陽未遇抵抗。主要幹部都在左路軍中。

武昌城裡,清軍兵力不過三千,還有民團千餘。雙福一味主張“堅守”。他解釋自己的作戰總方針說:“等待敵人疲勞,然後發起總攻。”軍隊一撤回城內,他就把武昌九座城門緊緊關閉。漢陽是府城,守軍卻只有三百。湖北按察使瑞元極力主張調一部分武昌守軍去守漢陽。

“省城要佈下堅守的陣地,沒有一名多餘計程車兵可供他調。”雙福掌握統帥權,在軍事上絕不容他人插嘴。當時太平軍的兵力,像滾雪球似的每時每刻都在增長,連他們的幹部也無法掌握準確的人數,有人說五萬,有人說八萬,也有人說十萬。其中包含許多婦女、兒童乃至老人,不少人是全家參加進來的。右路軍只有四千,而左路軍有數萬,漢陽當然抵擋不住。

十一月十三日(陽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漢陽失陷。直到最後一刻,漢陽仍指望著對岸的援救,但終於未得到一兵一卒。漢陽知府董振鐸、副將朱翰和參將長慶戰死。

當時,太平軍中將官級的官職是檢點、指揮、將軍和總制。進攻漢陽的是檢點黃玉岜、指揮李開芳和林鳳祥以及總制羅大綱。

太平軍的原則是:官吏、官兵一個不留,百姓一個也不傷害。

在漢陽城北面的龜山上,典水匠唐正財對羅大綱等人說道:“大家運氣好。武昌城像今年這樣容易攻打,是少有的情況。”太平軍已陸續在西岸登陸,準備馬上攻打東岸武昌。這一年雨水少,長江裡的水也少,到處可以看到江中旱洲。

“把船隻排列起來當作浮橋,咱們馬上動手幹,水很少,很容易幹。以對面黃鶴樓為目標,從龜山腳下把船隻往前排。按長江水流來看,這個位置最恰當。”唐正財熟悉水情,搭浮橋的地點也是他指定的。

六天後,漢口失守。

武昌方面仍未派一兵一卒。

其實在漢陽失守前夕,清軍總兵王錦繡和常祿所率領的第一路援軍已到達武昌城外。這支援軍出發時有三千多人,到達武昌時只剩一半。雙福把這支部隊也調入城內。他要打徹底的“堅守”戰。按察使瑞元主張把友軍留在城外,與城內呼應作戰,但未被雙福採納。

太平軍右路軍從陸路抵達武昌城下時,左路軍已輕易地攻克了漢陽。右路軍在途中攻打蒲圻城耽擱了時間。清軍第一路援軍走的是近道,因而到得早,但被調進了城裡。這樣,晚一天到達的右路軍就沒有遇到交戰對手,於是在洪山、紗帽山等要害地帶佈下陣勢。

雙福把城外民房夷為平地,但山頭是無法夷平的。

太平軍後路軍到達武昌城外時,出現一種異常情況——附近好幾萬居民擁了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靠智商幹翻全院

創新谷

婚意綿綿

誰家MM

養好蟲族有多難

曉月流蘇

從直播開始成為神級設計師

招財怪

還在孃胎裡,我已是格鬥家

百里一刀流

深海傳說:季少家的美人魚

夏目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