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紅色的上海城,太平天國興亡錄,陳舜臣,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妹來到上海後,換了一個人似的,每天匆匆忙忙地跑到外面去,有時隨意逛逛,有時去見些人。她說是去工作,但從不說工作的內容。理文不去打聽,心裡明白。上海有許多同鄉,這使她壯了膽。對廣東同鄉,尤其是三合會會員,即所謂“洪門”中人,她天然懷有種親切之情。過去匪賊時代的夥伴,大多是洪門中人。

“上海的氣氛我很容易習慣。”她這樣說。不過,在她內心深處,仍有一種擔心。當年,她熱衷上帝會,改造自己的集團,她是那麼熱情洋溢,而現在,那熱情早已消退得一乾二淨。新妹擔心,現在從事這些活動的熱情,會不會在哪一天又再次消退?為打消這擔心,她盡最大力量來活動,忙起來就沒時間思考過多的事了。

洪門中人此刻正在考慮奪取上海,同天京取得聯絡,進而推翻滿人政府,創造一個官吏不敢作威作福、窮人能活下去的社會。太平天國現在這種狀態繼續下去是不行的,但是稍加修正,也可能會好起來。如果上海洪門同太平天國接觸,太平天國會不會發生一些變化呢?

新妹期待著。在期待與擔心中,她整日奔忙。

在英國公使文翰訪問天京期間,上海附近的青浦爆發了農民暴動。暴動屬於當時常發生的“抗糧”運動。收成不好,農民不能像往年那樣繳納錢糧。這本就是生死攸關的事,再加上又出現一個名叫周立春的優秀領導人,於是,這場抗糧運動的烈火就熊熊燃燒起來。官府派軍隊鎮壓,農民在周立春指揮下,用鋤頭、鐵鍬武裝起來抵抗。官軍敗退。青浦抗糧事件僵持不下,官軍雖敗退,但並不意味著接受了農民的要求。周立春仍被看成是造反的人,不知什麼時候還會再遭征討。太平軍攻陷南京,在這時期,上海必須要做各種防禦準備。準備告一段落,還是會派軍隊來鎮壓的。

農民們擔心。為防官軍再次征討,周立春考慮了種種辦法,加強防禦。一旦邁出反政府的第一步,再也無法回頭。事已如此,那就不只是青浦一個地方的問題,要進一步擴大反政府運動的範圍,從何處尋活路,是周立春考慮的事。上海有大批失業者,他們是周立春擴大勢力的物件。周立春當然要與小刀會保持密切聯絡。

新妹在周立春與小刀會之間起著橋樑作用。

“忙啊!忙啊!”這好像是新妹的口頭禪。

在小南門附近一家茶館裡,她會見了周立春派來的一位年輕人。茶館是平民的社交場。買一包茶葉,放進茶碗裡,開水不要錢,可以給你沖泡多次。上海人口劇增,住房緊張,只有那些相當富裕的人家,才能在自己家中招待客人。普通人家有事,都在茶館裡解決。他們預先說好,周立春派來村塾裡年輕的先生,新妹是斯文堂店員,她到這裡來是讓先生看村塾學生用的教科書樣本。失業人一多,茶館生意就興隆。趁著人聲嘻雜,進行秘密聯絡,確是個好主意,但絕不能放鬆警惕,閒雜人多,易隔牆有耳。

“大嫂什麼時候生孩子呀?”新妹問。

“她倒是希望能快點,但她抱怨沒有給她準備好,孃家要不給她做好完全的準備,她覺得有難處。”青年哭喪著臉。

“生孩子”意思是舉兵起義。青浦農民們正處在懸空狀態,他們希望上海小刀會能儘早舉兵。

“不會太晚的。”新妹笑了。

“可週圍的人都很著急啊!”

“這事暫且不說吧。我們這次印了一本精緻的書,希望私塾能用它,你看行不行?”新妹從包袱裡取出一本書,斯文堂刊印的《論語註解》。她翻開書頁,印刷確實不錯。

“這個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可不可以讓我帶回去跟大家商量一下?”

“可以。”

《論語註解》中,夾著一封聯絡信。

這時,茶館的角落裡發生了爭吵。

“你這壞毛病,怎麼就改不了呢!這樣下去,官府非來抓你不可!”

“官府?開什麼玩笑!現在官府能幹什麼?它都要倒了!南京沒了,上海也撐不了多久啦。”

“這種話也敢瞎說!”

“有什麼不敢的?官府都忙著跑路了,哪有閒工夫來管別人的壞毛病!”

“叫當官的給聽到了,可別賴我啊!”

“瞧你那膽兒小的樣!現在也就你還怕官府,連話都不敢說!”

“你這傢伙!”

“怕什麼!再大聲我也敢!官府已經完蛋了!誰不知道,小刀會今年秋天就要起來推翻官府?聽說青浦的周立春也會一塊兒幹呢。”

“噓!你這傢伙瞎說什麼!”

“你去向官府告發我啊!……”

新妹和青年互看了一眼。青年把《論語註解》放進自己的包袱裡。他們就是這樣地秘密進行聯絡。

可是,小刀會和青浦的農民組織之間進行的聯絡,好像大家都知道了。

“是有人透露了出去嗎?”走出茶館時,新妹小聲說道。

“我們之間要進行聯絡,人們會認為是必然的。”

“我們是在幹著必然的事情嗎?”

“是的。”青年把包袱重新抱緊。

上海的街頭巷尾流言紛飛。

“是秋天!”

“秋天小刀會就起來打天下啦!”

“據說是中秋節那天!”

有錢人都紛紛去避難了。有的人僱了保鏢,但是到了緊急關頭,這些保鏢的也說不定會變成強盜。到了夏末,連開小鋪子的小商人也幾乎都跑出上海了。

“我們要是不走,恐怕會遭人們的懷疑吧!”連維材苦笑。

像他這樣的大商人留在上海,是相當引人注目的。人們會懷疑,他之所以這麼沉著,肯定是通賊了。

“還是走吧!”於是,連家也逃出了上海城。

陰曆七月已是秋天。連維材雖出了上海縣城,其實不過是回到了原來的老巢,即位於租界的河岸邊的維多商會,也就是金順記原址。商會門前掛著漢字寫的招牌“威德公司”。當時外國公司一般都有中文名,從事鴉片貿易的頭號大公司查頓—馬地臣商會稱作“怡和”,顛地商會稱作“德記”,香港上海銀行稱作“滙豐”。同中國人接觸時,用漢字名稱比較方便。

“您打算待多久呀?”維多笑嘻嘻地問。

“我也不知道。”

“哈哈哈!要問密斯特劉才能知道吧。”密斯特劉當然指小刀會首領劉麗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公是男裝大佬

兆九棠

乖點,師叔寵你

山河不倦

美食外掛逼我狂撩大佬

裡木樹

無敵小神醫

三隻小豬

家人們誰懂,這海軍怎麼是個混混

九州的州草

重坦!昂揚不滅!

小樓昨夜遇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