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陛下有疾 第32節,陛下有疾,妙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修難得露出點兒恍惚的笑意,正與陛下談論蜀地和周地重新派遣官員人選的趙簡也徹底鬆了口氣。這忠烈王好是全須全尾的回來了,不然就陛下這瘋魔程度,還不知道要怎麼折磨他們呢。

既是陛下正開心,趙簡索性討個彩頭,放緩了聲音笑著與陛下話家常:“眼看皇后娘娘就要回來,陛下可要著禮部準備大婚了?雖說娘娘也有自己的王府,但哪有宮裡住的舒坦,既是要住宮中,還是得名正言順的好些。”

他說的十分有理,眼看元修的臉色又好了不少,甚至輕輕點了點頭,趙簡臉上的笑意更多了幾分:“娘娘惦記著陛下,處理好了鎮北軍事宜便從列城快馬加鞭一路趕回來,陛下明日若是得閒,不如干脆往京郊迎一迎,於情於理於公於私,以娘娘這回立下的大功也是應得的。”

怪道不少大臣把趙簡看作佞臣,因他有時候確實很會揣摩陛下的喜好,也捨得拉下臉來拍陛下馬屁。今日這一兩句話顯然就拍的十分到位,元修臉上的笑意都明顯了,卻並未直接應下,反而抬頭瞄了他一眼問道:“趙卿這一兩年越發端的住,恨不得一路往直言極諫的方向去了,今日這般殷勤可是有什麼事有求於朕?”

居然都開始打趣說笑了,可見陛下是真的高興。趙簡雖被陛下“責問”,心裡可一點兒不慌,反而越發放開了起來,點了點頭承認道:“確實有一樁私事想求陛下,還望陛下恩准。”

話都說到這裡,元修自然不會為難他,點了點下巴示意他說。

趙簡便說了。事關他那個令他頭痛不已的閨女,不過這一回趙子衿不再是非陛下不嫁或是要去當姑子,而是終於在心灰意冷後又動了凡心,只是對方身份略差了些,因此希望陛下在其中幫一手忙。

“……倒不是管您討要官職,爵以賞功祿以酬勞微臣和臣女還是懂的。只是怕別人看輕了穆零,哪怕明面上不說什麼,背地裡覺得他是有意騙了小女的感情以走微臣的路子,說些酸話讓年輕人心裡有了疙瘩,反而影響了小孩兒們的相處。”

穆零便是正月裡趙子衿離家出走那一回被趙子衿衝進懷裡的五成兵馬司小將。他家算是軍功起家,假假襲了個縣男的爵位,只是到底父親早喪家道中落,只有一個寡母一個幼妹由他一人撐著門楣,無論家資還是地位與首輔家的嫡千金都實在算不得門當戶對。

若是這般窮小子打他閨女的主意,趙簡根本不需有人唸叨就早一步將不知好歹膽敢覬覦趙子衿的臭男人拿下了。可問題是窮小子許是對趙子衿有意,但頗有自知之明十分克制甚至迴避,反而是趙子衿不知怎的開了竅,暗中讓小丫頭打探穆零巡邏的路線和時間製造偶遇,被趙簡發現後既不躲閃也不否認,反而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趙子衿原話便是:“當初女兒只知天底下沒有比陛下更聰慧好看的人,無論走到哪裡看到誰,眼裡心裡只有陛下一人。父親縱著女兒不必將就,女兒也大著膽子肖想了。”

“然被穆小將軍救了兩回,女兒才終於發現對陛下的執念尤其可笑,與其說是陛下完美無缺,不如說是女兒喜歡上了自己臆想中的人物,又因求而不得才魔怔了。穆小將軍卻是不同,女兒清清楚楚的看著他,知道他的難處,知道若是嫁給他要面對怎樣的落差和閒言碎語。女兒不會再被一時心動衝昏頭腦,而是仔細權衡取捨,確認即使有種種不如意,但只需看著這個人,女兒便是願意的。”

饒是她曾經荒唐又任性,但眸子裡的堅定光芒依舊讓趙簡無話可說。她言語篤定道:“父親曾教女兒不必為了人言可畏便畏畏縮縮,因此女兒依舊想遵從自己的心意,至少挑一個自己看的過眼的人度過下半生。女兒自認在京中見識的世家子弟不少,但如穆零這樣看的順眼的卻是一個也沒有。”

所以事實就是穆零對趙子衿並非無意,而是自知不合適因此克己復禮,反而趙子衿選中了人家,就差直白的衝到穆家去表明心意。

若只是這樣,趙簡還不至於輕易鬆口。實在是穆零雖然誠實踏實,卻也是個有擔當的年輕人。在趙子衿幾次並不算隱晦的大膽暗示後,穆零便果斷找上趙相,將自己上自祖宗八代下到未來的職業規劃都與相爺一一坦白。年輕人並不避諱自己這會兒配不上趙小姐的事實,甚至坦誠自己可能一輩子也達不到趙相所希望的女婿的高度,但他既心悅趙小姐,便絕不會將壓力都堆在趙小姐身上,而是希望自己的誠意和能力能被相爺認可,讓相爺心甘情願的認為他是個值得託付之人,將趙小姐交給他。

“……臣便想著求陛下下一道賜婚的旨意,面子上總好看些。”趙簡一副“我就是拿我閨女沒辦法”的表情苦笑道:“有陛下這份庇佑,各位同僚多少會嘴下積德,年輕人的仕途也總能走的順暢些。”ᴶˢᴳᴮᴮ

元修並不知道什麼穆零穆一的,但聽聞趙子衿要被嫁出去,心情莫名就更好了一些。大手一揮的答應下來:“首輔擬個條子遞上來,這婚朕賜了。”

趙簡趕緊謝恩,知道這事兒是妥了,女兒就算嫁給個五成兵馬司的小將,有陛下賜婚這面子也儘夠了。

元修賣了他面子,便毫不猶豫的臨時給他加工作:“另有明日迎接忠烈王的一應倚仗也得首輔費心,這會兒天色不早,首輔趕緊安排下去吧。”

第55章 伏擊

然而趙首輔的一番安排並沒有派上用場。

這一夜, 滾滾春雷連成一片宣洩著它的威能,瓢潑大雨嘩啦啦籠罩著整個世界。及天還未亮,宮門被扣響, 一身雨水和黃泥的驛臣張惶來報, 忠烈王一行人——失蹤不見了!

昨兒夜裡忠烈王的隊伍並未按時抵達驛站,驛臣們只當是在路上避雨耽擱了時間, 然直到今早雨水間歇還未見人影, 他們終於是慌了神,沿路尋找起忠烈王的蹤跡。

奈何這一夜的雨水實在太大,黃泥路上丁點兒痕跡也沒留下。最後是報了五成兵馬司知曉, 一位年輕小將帶著人細細尋了好幾遍,終是在道旁的樹枝上發現了痕跡。應是有人刻意埋伏了忠烈王一行, 一場激戰後擄走了王爺打掃了戰場, 裝作無事發生的模樣。

元修在聽得訊息的時候愣了許久, 向來精明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陛下難得出現懵懂的表情, 單純困惑的讓朝堂上這些鐵石心腸的老狐狸們都不忍看著。終是趙簡顫著嗓子喊了句“陛下”, 不想元修驀的一口血噴出, 就這麼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明光殿裡一時譁然。虧得趙簡隨即穩住了局面。陳公公將陛下扶到偏殿躺著,御醫趕緊過來診脈, 三省六部的主官全部坐鎮明光殿中不得離開,忠烈王的去向則由五成兵馬司主領, 刑部和大理寺協同進行查探。

趙簡把話說的很明白:“京郊五十里地,要說有什麼兇悍的山匪是絕不可能的。既是能藏身不被王爺發現,又能打王爺一個措手不及,哪怕是外敵所為也必與京中隱藏的反賊裡應外合。有之前獵場的前車之鑑, 除了徵夷軍和五成兵馬司之外我信不過其他任何人, 只得委屈了刑部和大理寺的各位, 案子雖由你們查,但得有人一路盯著你們。”

忠烈王對陛下、對大景何其重要!路上的線索痕跡原本就被沖刷的乾淨,要是這些偵查人員中還有對方的臥底,趁著查案繼續破壞現場,只怕要找到忠烈王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他的話說的不好聽,朝臣臉色微變,卻並無人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能站到這裡就不是傻的,無論背地裡打的什麼主意,但凡這會兒說一個“不”字,趙簡分分鐘就能把那人當做謀害忠烈王的同夥先打下大獄。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五成兵馬司中發現痕跡的小將正是趙簡的未來女婿穆零,不需趙簡多說什麼,他自然是會把現場看的仔仔細細,絕不放過任何可疑之人和蛛絲馬跡。

宮中一時還算平靜。雖然皇帝陛下倒了,但元修這破敗身子倒了也不是一兩回,既是前頭幾回都能硬挺著又活過來,除非他真的嚥氣,否則朝臣們並不會有什麼輕舉妄動。

唯有御醫一邊嘆氣搖頭一邊擦著汗給陛下扎針。去歲元修大病那一場就讓他本不富裕的氣血根基雪上加霜,好生將養也不過能保十幾年壽元。今兒這一回雖不至於要了他的命,但往後又要折損多少進去,實在是讓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唯一讓他們有些底氣的大約是陛下自個兒的求生欲頗強,偶爾脈象浮動都能證明他在努力的想要清醒過來。幾位御醫商量了一圈,決定暫時不必用猛藥,一邊溫養心神一邊以按穴針灸刺激,想來過不了多久陛下就能醒來。

御醫們越是鎮定,朝臣們越是穩當。而當前除了陛下的身體,最重要的還是儘快找到忠烈王。朝中京中所有力量在朝臣們的推動下迅速擰成一股繩,從忠烈王遇襲之地往四面八方一寸一寸土地的找,哪怕掘地三尺也得將王爺找出來!

而贏天青此時在哪呢?她這會兒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饒是她方向感極佳,昨兒拼了命的奔逃之際,她也記不清楚到底走了哪條路趟了哪條河,只頂風冒雨的在黑暗中不停的跑不停的跑,甩開身後的箭雨與腳步,努力的活下來。

是的,夜裡襲擊的人並不是想要擄了她,而是想要她的命。從一出現就是毫不留情直奔要害的一輪齊射,若非贏天青直覺夠強躲的夠快,她在那一瞬間就已經喪命了。

而就算有她提醒,隨行的親衛也並沒有她的敏銳。護在身邊計程車兵倒下了一半,另一半還在茫然失措,除了本能的將她圍在中間,卻根本不知道對手在哪裡。

又或者,四面八方全是對手,伏擊他們這一百來人,至少出動了一兩千人的正規軍。

贏天青確定是正規軍,且是大景的軍人——或是與大景軍隊有關。他們射出的弓箭在空中摩擦出的響聲與工部批次產的弓箭一模一樣,贏天青雖更喜歡用自家鎮北軍改良過的,對這聲音的印象卻絕不會錯。

但偷襲者射箭的停頓和抬手的高度卻與大景通用的訓練法子練出來的並不相同,要麼是哪兒的地方軍,要麼是外族——或者外國。贏天青不知怎的想到了北晉,這種沒什麼武德但確實很有用的斬首伏擊打法,的的確確是李儒深喜歡的風格。

她想了許多,然時間不過一瞬。各種思緒在腦子裡轉了一圈,她張口發出的命令卻是幾道急促的口哨——圍攻之人肯定聽不懂,自己人卻是明白她的意思,讓他們各自分散逃竄,必要時果斷棄馬,或上樹隱蔽或匍匐進灌木林,總之儘量把自己藏起來。

雨幕,雷聲,黑夜。這些對於伏擊者有利的條件,對於逃跑者來說也有同樣的效果。

被困在原地的馬蹄聲立時亂了起來。他們被襲的這個位置並不算很好逃命,一邊是陡峭向上的山坡,另一邊是雜草叢生不知通往何處的叢林。

往上顯然不現實,那就只能衝破埋伏的封鎖往林子裡去。贏天青發出的命令正是這個意思,親衛們心領神會的咬咬牙一抖韁繩,隨意選了個方向狂奔出去。

贏天青和親衛們混在一處,沒頭蒼蠅般往前跑,埋伏的敵人似是愣了愣,許是沒料到他們說分散就分散。等了一會兒才聽到些許模糊的人聲,之後的腳步和馬蹄聲應是他們也跟著分散開來,哪怕十個二十個人追一個,也得把贏天青找出來。

贏天青微微一哂,催著坐騎躲過高大的樹木往前跑。其實林子裡並不適合跑馬,樹根草藤一個不小心就會把馬匹絆倒,要是人跟著倒下,說不定就得被馬壓住起不來身。

但馬的速度到底比人更快,她需要和追擊者拉開些距離,才好放開馬匹另尋地方躲藏。

其實虧得贏天青早一步察覺到不對,在原地躊躇了一陣不讓隊伍前進,還在前邊一點兒埋伏的敵人卻是誤以為被她發現,索性從山上道下跑出來,追著贏天青的隊伍殺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