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十八章 我贏了,帝國最後的榮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馬伯庸,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如松回到中軍大營以後,吩咐親兵叫來七個人,他要依次密談。

第一批來的,是除了李如松之外的明軍三巨頭:李如柏、楊元和張世爵。李如松要求他們回營之後,讓士兵們不要休息,鎧甲不脫,火器不封,火繩火藥彈丸什麼的,都別忙著收起來。

三將一聽就明白了,這是主帥怕劫營啊。李如松說你們到時候就知道了,也沒多加解釋。

第二波來了一個人,是吳惟忠。李如松把平壤地圖攤開來,點了點其中一處,說過兩天正式開打的時候,我不要求你攻克牡丹峰,但你跟休靜和尚無論如何得把這裡拿下來。吳惟忠沒明白他的意思,但軍令如山,他也沒反駁,領命回去了。

第三波是兩個朝鮮人,鄭希賢、金景瑞一對難兄難弟。倆人以為李如松要秋後算賬,誰知李提督和顏悅色,拍著肩膀讓他們明天好好打。鄭希賢、金景瑞趕緊表示一定比今天打的好,李提督說不用,就照今天的水平打就行。

見完這六個人,李如松把最後一個人叫了進來。

這個人是祖承訓。

平壤城是祖承訓的傷心地。自從那次失敗之後,祖承訓在遼東軍中的威望大跌,儘管靠著李成梁、李如松父子的威望,他沒有被一捋到底,但一個軍人打了敗仗的恥辱,是無法洗刷的。返回遼東後,祖承訓被髮配到鳳凰城裡埋頭修理盔甲,可在他心裡,復仇的火苗一直不曾熄滅。

李如松入朝時,沒有忘記這位老部下。他以祖承訓有與日軍交手經驗為由,讓他隨軍出征,官職仍是副總兵。他問祖承訓:想報仇嗎?祖承訓點點頭。李如松說好,附耳過去面授機宜,你要如此這般。

祖承訓從帳篷裡出來的時候,兩眼放著綠光,有如一頭餓壞了的出籠猛虎,渾身都散發出要吃人的殺氣。

做完這些安排,李如松安心睡覺去了。

主帥睡了,下面的人卻不敢睡。他們有將令在身,只得強睜睡眼,伏在帳篷旁、戰車底下與營寨柵欄內,望著明晃晃的旗燈打瞌睡。說不定還有人在心裡暗罵主帥無事生非。

這一夜都很平靜,可到了凌晨三點,異狀出現了。

熬過夜的人都有經驗,最難熬的時候不是午夜十二點,而是凌晨三點到四點。那時候人最容易疲憊,精神也最渙散。小西行長特意挑選了這個時刻,派了三千人來劫營!

這三千人大著膽子摸到營寨外圍,正待動手,卻不防營寨裡喊殺四起。等候一晚上的明軍士兵已經不耐煩了,盼著小鬼子們早點來,打完了好睡覺。現在鬼子們來了,士兵們把一腔缺覺的怒火一古腦全噴射了出來。一時間火焰沖天,萬槍齊射,照得天空紅彤彤一片。

日軍劫慣了朝鮮人的軍營,沒料到明軍的攻擊如此強硬,有點不適應。要知道,缺乏睡眠的人脾氣特別容易暴躁,何況又是數萬脾氣暴躁的東北漢子……

這是李如松發現的日軍第一個破綻:自大。

從壬辰年四月開戰至今,日本人在陸地上還從來沒遭遇過大的挫折,過於順利的戰局養出了一夥驕兵悍將。李如松在初六的攻城戰中,感受到了日軍這種盛氣凌人的態度。尤其是當他看到日軍大將高舉旗牌,吹著螺號在城內四處大搖大擺地督戰時,更確信自己的判斷。

李如松也是個驕橫的人,對別人的驕橫心態十分敏感。他知道,明軍在第一天攻城失敗之後,耀武揚威的日軍一定不會放過夜襲的機會。他對症下藥,果然一擊即中。

日軍丟了大批屍體,倉皇逃回,這時候天也差不多矇矇亮了。李如松吩咐各部埋鍋造飯,草草吃了頓早飯之後,吹起號角,然後集合出發。

城內的日軍如臨大敵,初六沒打,今天初七明軍肯定是要正式開始攻城了,少不得要有一場血戰。可他們光聽見號角聲響成一片,卻不見動靜。

過了半晌,日本人看到遠處一支小部隊戰戰兢兢地靠近了平壤西側的普通門,再仔細一看,樂了。

原來這支軍隊,正是昨天在含毬門外被殺得潰不成軍的鄭希賢、金景瑞部。

他們今天也不知吃了什麼藥,居然鼓起勇氣孤軍深入。日軍在普通門的守軍耐不住性子,明軍咱們要謹慎對待,對付朝鮮人那還不是跟攆草雞差不多嘛。

於是當鄭希賢、金景瑞部靠近普通門的時候,日軍突然大開城門,一群士兵趾高氣揚地殺了出來,興高采烈地向朝鮮人奔去。

朝鮮軍毫無懸念地開始潰退,他們熟練地丟棄武器與旗幟,轉身飛快地奔跑。鄭希賢往西逃,金景瑞往北竄。日本人更興奮了,追著朝鮮軍屁股後頭猛追。

追著追著,他們發覺情況不太對。一回頭,看到兩支大明騎兵已經悄無聲息地迂迴到了日本人身後,把他們與平壤城隔開。旋即朝鮮人也不跑了,和後繼跟上來的明軍步兵合流,圍成一個大圈子。這些追擊的日本人傻了眼,直接被包了餃子,死了三十多個。

日軍守軍在城牆上看得目眥欲裂,卻是無能為力。訊息傳到城內,小西行長有點發愁,看來明軍數量不少,戰力也很不差啊,心想不如求和吧。他派了個使者去李如松營中,說了一通我國只是想朝貢大明何必刀槍相見的屁話,不如大家先各退開幾步,從容商量一下。

沒想到,李如松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把撒出去的人馬都收攏起來,回營休息去了。這讓已經準備好死戰的日軍有些驚訝。

小西行長一看明軍答應的這麼痛快,心思又變了,以為這些明軍一定是外強中乾,迫不及待等著日軍談判。他的小算盤又活動開了:今天晚上再劫一次營看看。於是一月初七晚,小西性長又派了一支部隊,去夜襲李如柏的營地。

小西行長的邏輯是:我第一次襲營被你們蒙中了,你們一定想不到我第二天還會來。

李如松的邏輯是:你第一次襲營被我猜中了,你一定會以為我想不到你第二天還會來。

這是一個沒完沒了的邏輯問題,反正誰猜到的步數多,誰就有勝算。

遺憾的是,這次的剪刀石頭布,李如松又贏了。他又猜中了小西行長背在身後的那隻手是什麼。

於是襲營日軍的下場,比昨天那撥還悽慘,被李如柏迎頭一通亂打,連哭帶喊跑了回去。

李提督早就知道這是小西行長的緩兵之計,之所以假裝答應和談,是他根本沒打算在初七那天動手,因為還有一樣東西沒到。

他在等大炮。

明軍這次帶來了三百多門大炮和火戰車,大大小小什麼口徑都有。這些火炮以及配套的炮彈、火藥、毒藥等輜重十分笨重,需要用牛車慢慢地拖著走。明軍主力抵達平壤時,大炮還扔在後頭拖了一路。袁黃正心急火燎地抽著運輸隊,催促他們連夜趕路。

一直到了初七晚上,抵達平壤的明軍火炮也沒到齊,但數量勉強夠打一場大仗了。

李如松之所以堅持等到火炮到齊了再打,是因為他在初六發現了日軍第二個破綻:彈藥匱乏。

他注意到,包括牡丹峰之戰在內,日軍的鐵炮射擊密度遠遠不如之前戰報那麼大。很多地方的戰鬥中,日軍明明可以鐵炮射擊,卻選擇了白刃戰。城頭上很多地方,甚至使用的是朝鮮偽軍的弓手。

這一切跡象表明,日軍的彈藥儲備已經低到了一定程度,除了牡丹峰那種要害地方之外,他們已不敢盡情使用鐵炮。沒了鐵炮的日軍,等於是拔掉了一半爪牙。對付這種敵人,用大炮在遠處把他們燎成燻兔子是最好的選擇。

在火炮輜重隊抵達不久,李如松召集了中、朝聯軍所有將領到中軍帳內,說了四個字:“初八,攻城。”

隨即他給出了一個十分詳細的進攻計劃表:

楊元所部進攻位於平壤西側的普通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玉昭詞(今夕何夕原著小說)

時久

你是我僅有的心動

零山衣

高手迴歸被七個姐姐寵上天

老五本尊

花色村香

小辰辰辰

撿到一本遺憾日記

吃藕牛

徒兒,饒了五位絕美師父吧

不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