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朝鮮戰爭 1592(下) 第二十三章 最後的海戰,帝國最後的榮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馬伯庸,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豐臣秀吉於萬曆二十六年八月去世。在他死後不久,四位攝政大佬即達成了撤退的共識。這份共識在九月底形成了一份連署檔案,派人送去朝鮮,於十月中旬送抵釜山。

除了文書之後,這些大佬還有一件事必須要做。

要掩護朝鮮部隊安全撤回,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做掩護。德川家康本來毛遂自薦,要帶著關東精銳親自渡海前去支援,這個提議被身患重病的前田利家婉拒了。前田利家可不想讓這個居心叵測的傢伙帶著幾萬人跑過來,萬一德川軍在豐臣家的腹心發難,沒人能製得住他。

但水軍總得有人帶領,於是前田利家提議,派藤堂高虎擔任這個重任。

藤堂高虎這個人,在日本戰國史上被評價是八姓家奴,一共出仕過八家主君,超過呂布的記錄差不多三倍。他在秀吉死以後,開始接近德川家康,暗中輸誠。不過有前田利家在世,藤堂暫時還不敢表現得太過明顯。

前田利家提議派他去朝鮮支援,一來是倚重他的海戰經驗;二來是給德川家康一個面子;三來是自己有自信能把他鎮住。

藤堂高虎接受了重任之後,一邊動員艦隊,一邊寫信給島津義弘,讓他趕緊把在朝日軍都聚攏起來,好方便一次運走。很快島津義弘回信,說我們早不多了,就等你呢!

藤堂很奇怪,撤退命令前兩天才剛剛抵達朝鮮,怎麼他們這麼快就收拾完了?

這事,還得要從金牌臥底郭國安說起。

話說島津義弘雖然打勝了泗川一戰,可他知道自己只是僥倖,下次就沒那麼好運氣了。秀吉去世的訊息已經傳來,可高層退兵的命令還沒下達。面對危局,島津不禁有些躊躇,不知該如何才好。

十月十三日,忽然城外傳來訊息,說明軍的談判代表來了,要求見他。

島津一楞,董一元不是早就跑遠了麼?怎麼忽然想起來談判了呢?

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那就見見吧。很快明軍使者被帶到了島津義弘跟前,一個叫茅國科,是茅國器的弟弟;另外一個叫史世用,島津義弘覺得這名字有點耳熟,不過一時沒想起來,也就沒在意。他不知道,這位明使早就去他老家轉悠過,還在門口要了好幾個月的飯……

島津義弘不懂中文,就把郭國安喊過來當翻譯。郭國安和史世用一見,各使一個眼色,裝作不認識。郭國安大大咧咧衝茅國科問道:“你們是幹什麼來的?”

茅國科給島津義弘帶來一封董一元的親筆信。島津義弘拆開信,讓郭國安翻譯,裡面大概是這麼說的:你們日本出大事了吧?秀吉死了吧?你再不走就回不去了吧?你們島津家還靠你復興的,可不能把命交代到這裡呀。

這封信寫的相當犀利,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島津義弘的心坎上,完全不像是一個明軍將領該有的手筆。

董一元怎麼知道島津義弘處於左右為難的局面呢?念著信的郭國安微笑不語。

島津義弘看——不,是聽完信以後,沉默良久,問郭國安這事該怎麼辦。郭國安偷偷看了一眼史世用,說咱們見好就收吧,島津義弘深以為然。他對茅、史二人說:“董將軍的意思我知道了,只要我們能安全撤退,這座城堡送給你們也罷。

這正是董一元的意思。於是茅國科留在了泗川城做人質,史世用回去向董一元回報談判成果。

明使離開以後。島津義設法聯絡上小西、加藤等人,說太閣大人已經去世了,現在雖然還沒正式撤退的命令,但再不撤恐怕就來不及了。這次明軍來的就有近十萬,咱們僥倖扛住了,下次再來二十萬呢?所以咱們見好就收,所有軍團都開始往釜山靠攏,等藤堂過來接咱們。

其他人深以為然,都紛紛表示就按島津兄你的意思來吧。

島津義弘、宗義智、小西行長和立花宗茂聯名發出一封通告,要求所有日軍以順天、泗川、固城、南海四處為基地,依次退往釜山。

這個聯署的名字裡沒有加藤清正,也沒提蔚山。因為根據這個撤退序列,首先撤走的,就是在蔚山的加藤清正第一軍團。

加藤清正早已經在島山呆的不耐煩了。他的軍團在蔚山之戰傷了元氣,至今仍未恢復,如果跟明軍再發生一次遭遇戰,恐怕這幾千口人都得交代在蔚山。為此他強烈要求首先回國。

島津義弘和其他幾個人一分析,也認為應該先把加藤清正撤下來。因為日軍的三大支點中,泗川附近已無威脅;順天的劉綎不足為懼;惟有蔚山附近的麻貴,主力既未受損,士氣也未受挫,隨時可能撲上來咬日軍一口。

十一月十八日,加藤清正主動退出了島山城,向釜山、西生浦方向退卻。

麻貴聞訊,率軍飛快趕至,不折損一兵一卒就佔領了空無一人的島山與蔚山。他在蔚山城裡發現了幾匹瘦馬,還有加藤清正留給他的一個木牌,木牌上扭扭歪歪地寫著一堆中文字,大概意思是我軍誠心誠意要歸國了,請貴軍不要追擊,咱們三國雖然有不愉快的歷史,但畢竟一衣帶水,明朝日親善云云……

麻貴從善入流,拿下蔚山已經是大功一件,犯不上去跑去釜山去跟敵人火拼。所以他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在蔚山休整,同時把“蔚山大捷”的戰報飛快地送去漢城,送去北京。

加藤清正很快透過釜山登船回國,這位朝鮮戰爭第一劊子手帶著遺憾和榮耀離開了朝鮮戰場。在漫長的戰爭裡,他的軍團減員高達四成以上。

好不容易送走了加藤虎,島津義弘又開始頭疼另外一件事:小西行長。

小西的第二軍團是所有部隊中距離釜山最遠的,而且從十月六日以後就處於明軍包圍之中,與其他部隊聯絡斷絕。怎麼把他弄回來,是一件極其艱難的工作。

在上一章裡說到,小西行長跟劉綎秘密約定停戰,彼此相安無事,其實故事到這裡,還沒講完。

劉綎和小西有了密約之後,很守信用,沒有繼續逼迫小西行長,反而默許部下與日本人偷偷做買賣,拿大米去換日本人的刀劍財寶。

可劉綎不打,不代表別人不打。陳璘和李舜臣的水師已經封鎖了日軍撤退的必經之路露梁,虎視眈眈。

小西行長很絕望,他麾下的船不多,把一萬多人都裝進去,一定會擠得滿滿當當。這些戰船吃水很深,行動遲緩,別說打仗了,就是無人阻擋,他都無法保證一條不沉地返回釜山。

為了能夠活命,小西行長只能硬著頭皮再次去找劉綎,求他網開一面,放第二軍團一條生路。劉綎挺夠意思,滿口答應說你別走陸路,朝鮮耳目太多,放你一萬多人過去,我跟上頭無法交代,你還是走海路吧,我軍絕不阻攔。

小西行長信以為真,先派了十幾條船途徑貓島向南海島出發。南海島的西側是順天海域,東側是泗川海域,是銜接兩大防區的關鍵樞紐,由宗義智駐紮。到了這裡,距離釜山也就不太遠了。

可那十幾條船剛劃出去沒多遠,到了貓島附近,忽然被埋伏已久的聯軍水師包圍,三下五除二全乾進了海底。

小西行長火冒三丈,覺得自己被欺騙了。他把劉挺留在日軍裡的人質劉天爵砍掉一個胳膊,送到劉綎面前,說你怎麼不守信用?

劉綎趕緊解釋:這不是我乾的,是水師乾的。他們可不歸我管,你得跟陳璘去說說情。

小西行長趕緊準備了一批包括珠寶和武士刀在內的禮物,送到陳璘面前,祈求放開一條水道。陳璘不知道是貪圖寶貝還是心懷善念,居然答應了讓他們離開。等到日使一走,陳璘把這事跟李舜臣說了。李舜臣嚴肅地告訴陳璘:當將軍的不能輕易言和,仇人也不可輕易放過。小西行長是朝廷指名要的人,您怎麼能跟他和談呢?

陳璘被批評了一頓,有些慚愧,說老李你看著辦吧。

卻說小西行長得了陳璘承諾,高高興興又派了十幾條船出去,結果又被埋伏已久的水師直接打沉。小西特別委屈,派人去質問陳璘。陳璘一聳肩,回答說明軍戰船沒動手,這都是朝鮮水師乾的,你得去求李舜臣。

小西行長都快哭了,你們這些中國公務員有什麼話不能一次說完吶。他沒辦法,只得第三次準備禮品,去找李舜臣。李舜臣掂量了一下他們送的鐵銃和刀劍,冷冷一笑:“我跟你們打了無數次仗,繳獲的玩意足夠我用了。你們拿回去吧。”

碰了一鼻子灰的日本人只好再去找陳璘。這次他們換了個花樣,不提和談,也不提讓路,說我想派幾條小船去告訴海上那些小島上的人,通知他們趕緊撤退,免得麻煩天將多費手腳。陳璘的性格其實也挺愛貪小便宜,後來他和劉綎合作討伐播州之亂時,也參與了賄賂李化龍父親的活動,差點被治罪。所以這會兒他看到收的禮品有點多,不太好意思拒絕太狠,於是開了個小口,只允許他們派小船出去。

小西行長一聽大喜,立刻派了幾條最好的快船揚帆出海,趁著聯軍水師沒改主意,一溜煙奔著南海島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良人+番外

蓮舟輕泛

沙雕攻他失憶了

多金少女貓

才子配憨妻

七巧

妃臨天下:攝政王爺太囂張

大暴雨

吞噬星空

我吃西紅柿

我的絕色小師姐

虎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