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27章 託妻寄子,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薊王無小事。

一年之中,董太皇二賜其婚。大漢一藩,足見一斑。洛陽人氏,對馬氏、杜氏、鄒氏,出身來歷,如數家珍。對安素、馮氏,姨甥二人,亦耳熟能詳。馮氏少有國色。其父取名“麗”,待長成,自更名為“嫽”。

前有馮嫽,為解憂公主侍女。武帝時,隨公主和親烏孫,力保西域。女中豪傑,青史留名:“馮嫽能史書,習事,嘗持漢書為公主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

安素常女扮男裝,旁人多未見其真面目。料想,自有絕世容貌。

否則,如何能與薊王相配。

曹節所設身後之謀,於國於家,皆有大利。曹衝、馮芳等,幸與薊王沾親帶故。從此一帆風順。進退自如,後顧無憂。

退一萬步說,即便朝臣做不得,避入函園,坐享民爵,領食歲俸,亦得半生逍遙。

《薊法》:

美人,銀印青綬,食千石家俸;家中父(或)兄,授民爵十三等之中更,歲俸六百五十石,授田八十頃,授地八十宅。

貴人,金章紫綬,初食二千石家俸;家中父(或)兄,授民爵十五等之少上造,歲俸七百五十石,授田八十四頃,授地八十四宅。

上庠令鄭玄釋法,父在授父,父不在則授長兄,無長兄則順授其弟;無父及兄弟,則授從父,以此順下,孤母入宮奉養。

馮氏為美人,其父馮芳,配享中更爵。安素為貴人,從父曹衝,配享少上造爵。洛陽無良田,皆從薊國數千萬畝官田中分出。均以畝產六石計。

漢初高祖定七等公大夫始為高爵,得享食邑。文帝后改以九等五大夫以上始為高爵,然其待遇,僅本家得免役。

《薊法》又定,五大夫爵始,本家得免賦役。

幹啥都不用交稅了。

薊國寬法嚴律,輕徭薄稅。與收入相比,賦稅不值一提。免除賦役,更多精神褒獎。

二宮太皇之所以不慌不忙。只因婚車入二崤城後,需在瑤光後殿暫居一晚。翌日清晨,登華雲號,北上薊國。船入鴻池後,方才與薊國橫海艦隊匯合。

於是乎,車入二崤城,船入鴻池陂之間的一夜,足夠二宮太皇暗中行事。

穩妥起見。洛陽城內太倉、北邙秦太倉舊宅,南宮雲臺,東郭馬市。兩條密道,皆暗設人手,以為接應。

確保萬無一失。

安素已先行移居曹節舊宅。靜待黃門署公車來接。

香閨待嫁,心情可想而知。

所謂“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無論認主,還是嫁夫,對男女而言,皆是生死大事。不可不察。

尤其助軍右校尉馮芳。做夢都要笑醒。何後知馮氏少有國色。於是做媒,籠絡汝南袁氏。若是袁基、袁紹倒也罷了。“路中捍鬼袁長水”,又豈是良配。急切間,靈光一現。

脫口而出,同嫁薊王。終歸死無對證。曹節究竟有無此意,何後又豈能知。不過將心比心。家中若有國色之女,亦會嫁入薊王家。

再者說來,《娣媵制》古而有之。《公羊傳·莊公十九年》:“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時有諸侯一娶九女之俗。國君嫁女,兩個二姓國之君亦各以女媵嫁。每國合娣、侄為三人,三國相加即為九女,此種以國為本位的通婚,流行西周至戰國。其目的不言而喻,借聯姻結成同盟。

時下嫁女,亦循此俗。以婢陪嫁,稱“媵婢”。故稱妾為“賤媵”,以區別於古之“貴媵”。諸如此類。

姊妹同嫁,姑姪同嫁皆有。姨甥同嫁,卻不多見。話說,兩漢興外戚。姨稱“從母”。亦有娶親甥女之先例。倒也,勉強說得過去。

天光微亮,宮門大開。黃門署公車,裝扮一新。由洛陽令司馬防,黃門令左豐,各領一隊。二路兵分,代薊王迎娶新婦。

左豐當仁不讓,恭迎安氏。司馬芳自去迎馮氏不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美不過小時光

浮光錦

神豪之開局怒甩五百女神

你的親老媽

我家相公你別鬧(姦情不可外揚之一)

夏喬恩

撲倒那個網紅+番外

陸二喬

失業後,我靠釣魚實現人生自由

我愛沖茶

新愛洛伊絲

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