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大生意(一),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定二十二日匯合,結果老二和吳啟榮兩人忙碌到二十六日,二十六日早上吳啟榮和吳大壯頂著黑眼圈,連夜把肥皂全部給稱重切塊完成。老二來了才現,包裝用的牛皮紙沒來得及弄,也來不及緩解身上的睏意。吳啟榮就又忙活了三天時間,四月二十九日,吳啟榮和吳肖連倆人推著獨輪車上山了,吳大壯這次沒有前來,吳啟榮讓吳大壯在芝麻嶺堡帶人燒貝殼。留下馬車伕在山下樹蔭乘涼,這次來營地吳啟榮帶了很多米麵,還有幾個鐵鋤頭,鐵鏟頭,鐵爬犁,看來英雄所見略同。對於山裡土地的石頭估計老宋和楊項東撓腦袋,吳肖連緊跟著吳啟榮一路還算是順利,距離新營地還有一里地,開始有了稍微平整一些的道路,路兩旁已經有66續續砍斷的樹木後留下得樹墩,雖然還是一人寬的泥土路,但是路上沒有了亂七八糟的雜草,一些很明顯原來是土坑的地方已經也被老宋他們墊過。越往裡走,路也越寬,樹木的樹根也多。越走越近了也看到了新營地,新營地口留了兩米多寬的距離,胳膊粗的木頭做了兩扇門。門開啟了半扇,門口也鋪出來十來米的碎石路,估計是把篩出來的石子土塊拿出來鋪路了。路的寬度和門一樣,門的左右延伸出七八米長一人高的圍欄。圍欄空著有兩米遠,埋著幾根孤零零的木樁,看來他們的圍牆長度還想延伸出去。路的兩邊種上了苦菜,這是要做綠化?

站在高高的房頂上,老宋就看到了推著獨輪車的吳啟榮兩人。他對著下面拿著尺子鋸木頭的楊項東一邊說一邊指著門外的提醒著。

走進營地門口,吳啟榮看到足足有一個籃球場大的空地,堆滿了樹幹,還有一些沒來得及挖出來的樹根。兩棟房子已經完工另一棟房子正在修建,院子裡三個大孩子正在輪著斧頭修剪樹幹上的分叉,幾個小的孩子正在用著小推車拉著一車車拳頭大的碎石頭沿著房子門口準備鋪路。老宋也沒下來迎接他們,吳啟榮對走過來迎接自己的楊項東先介紹了自己的護衛吳肖連。吳肖連上前給楊項東行禮,“見過楊項東,多謝楊項東出手救我家少爺。”楊項東招呼楊小了和王小哥把獨輪車上的東西卸車,放進儲物房,看到幾人離開,吳啟榮又轉過頭問起來這些孩子們:“這怎麼回事。你要開託兒所?”吳啟榮疑惑的表情讓楊項東笑了起來,於是就開始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了一下,聽到整個事情經過的,吳啟榮反而臉色沉重,長談一口氣後語氣落寞:“是啊,亂世人命如草芥,在這世道活不下去的窮人可太多了。別說你在文登縣,衛所內吃不上飯的也不少,倒是談不上賣兒賣女,但是今年估計過得也要緊緊巴巴的。”楊項東擺擺手:“談談你們吧你們怎麼今天才來。老二呢?他怎麼沒和你們一塊來。”

“那小子曠課好幾天,白天悠悠轉四方最近在家補褲襠,在私塾裡讓老師看著背課文呢。”吳啟榮對自己準備不周的事情解說了一番。對於自己能犯這些錯誤吳啟榮咧著嘴傻笑。“果然象牙塔裡出來的理論不缺就是實踐太差了。”末了吳啟榮還是自嘲一句。

“毛教員怎麼說來著?哦!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楊項東倒是沒有嘲笑的意思。“來吧!敗走麥城的事情說完了,說說過五關斬六將的事情吧。”

“那可有的說了。”吳啟榮拍拍自己的手:“算了!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走吧帶上幾個人咱們下山拿上貨。”

“老宋!你在這裡盯著,我和啟榮和他的護衛吳肖連,還有王小哥去下山拿東西。”楊項東對著木樁上的老宋吆喝著。

“ok!ok!去吧。”老宋拿著木錘也沒多說。

來往兩趟後吳啟榮他們才把貨物全部安頓好,吳啟榮讓馬車伕去文登縣找地方住下,這一整點安頓忙活完已經臨近傍晚,楊項東這個專業“廚子”下廚,做了份石家莊正宗的“安徽牛肉板面”。多人大快朵頤。“要不是你們來楊項東可捨不得給咱做這個牛肉板面,這幾天辣椒和豆瓣醬肉面可是藏著掖著不給做。”老宋埋怨著。“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楊項東反駁了,“這幾天那天沒有油水,別的不說那幾個孩子不要說是油光滿面吧,怎麼的也得是精神抖擻的。提輕拿重的那個不是一膀子力氣。”

“要說下飯還得是辣椒,沒了辣椒這肉入口都沒味道。”吳啟榮提起辣椒就很開心。畢竟辣椒現在在明代並不普及,在登州府不能說極其罕見,也可以說是蠍子粑粑獨一份。“吃辣椒這事情你的拜託老宋了,老宋還剛好種了三十多顆,你要想吃還得三個月以後了。就這麼一桶辣椒,我可不就得省著吃。”

“什麼?還有一桶?那你給我帶一口袋就行。”吳啟榮一聽還有一桶那來神了。

“幹嘛幹嘛?打土豪啊。這裡不僅我們吃,這幾個小傢伙也很喜歡吃的。”老宋倒是心疼。

“一把可以,一大把。我和老二也要吃。”吳啟榮討價還價。

“好了好了,說正經事。”楊項東打斷了話題。“文登縣胭脂鋪的李掌櫃找我來著。”楊項東將那天的事情給吳啟榮講述,不得不說兩人專門在胭脂店門口賣肥皂的點子不錯。

“你是說給他留下五十斤?”吳啟榮想著。

“對,你另外給我拿出一斤槐花香的肥皂。”楊項東提出額外的事情。“對了我還沒來得及給你們看呢。”吳啟榮突然拍了拍腦門,事情太多了,就忘了,聞著槐花香味的肥皂。老宋也是很喜歡,“我給你們留下二十斤,你們這麼多人,用的也多,二十斤你們先用著。以後每個月還做呢。”吳啟榮大方的說著。

“好傢伙你倒是不心疼。”老宋調侃一句。

“我覺得這個李掌櫃肯定想從我們這裡進貨,當二道販子。”吳啟榮分析。

“我們要的就是這個目的。其實化妝品尤其是洗漱用品是必需品。只存在用量問題不存在用不用的問題。”楊項東說著。

“其實我挺願意和他們一起做生意,畢竟他們的店面多有廣泛的銷售渠道,也有完善的運輸物流體系,登州府的市場確實我們自己吃不下,文登縣地區我們自己也沒辦法保證,我們沒那麼多人手進行運輸和銷售啊,單生產來說我們的人數也並不多,目前我大概統計了一下,我在芝麻嶺堡的工人一共13個一個月能生產7oo斤。練豬油和攪拌實在是太費時間了。最基礎的肥皂能做6oo斤,加精油的生產1oo斤。這已經是極限了,如果我們和他進行合作的話,我算了一下每頭15o斤的豬的成本是4兩一錢,我能大批次採購能到3兩9錢,按照百分之七十五的出肉率,和百分之八十的出油率來說,一頭豬可以出九十斤的豬油,一斤肥皂豬肉成本就是43文,算5o文,按照豬肉和酒精比例是6:1,一石糧食3oo斤可以出12斤的酒精,一石糧食現在一兩六錢,算下來一斤肥皂需要8o文,加上鹽巴和草木灰就需要3o文一斤材料成本就是16o文,人工工資吃飯包裝啥的加上去算1oo文,也就是26o文。起來還是人手太少尤其酒精的製作,只有我和老二能做的。我們還得盯著練豬油和攪拌加熱。根本忙不過來,其實包裝完全可以外包出去,這種東西技術含量非常低,我們只負責收購和檢查產品質量就可以了。如果我們把生產步驟全部分開,一部分人負責練豬油,一部分人負責做酒精,一部分人負責加熱攪拌,最後進行包裝,我們每個月的產量可以達到14oo斤就是現在產量的兩倍,成本可以壓縮到2oo文左右。如果談合同的話我們還是要保證每斤的價格六百文。在文東府的售價只能保證7oo文,因為我們開始談的價格實在太低了,這個帶花香味的肥皂,我們可以賣到一兩五錢,甚至二兩銀子也可以,因為購買他的都是大戶人家人家有錢不差這一兩銀子,物以稀為貴我們現在精油的香味不止有槐花味道。其他味道也可以開,主要是這東西是白來的,這些東西今年用完就不錯了,到明年我們就得自己採集花兒然後練精油了。”吳啟榮拿出紙筆給老宋兩個人計算著。

“7oo文一斤已經不得貴了,最近市面上的皂角一斤就要一兩多。我們7oo文就是想拉住數量最大的百姓。指望大戶人家那點真的很平常。其實分開對待這種也不錯,人家想多花錢要最好的享受也可以給人家安排嘛。錢是王八蛋,但是人人愛嘛。”

“我看酒精和香精的製作最好還是在山裡,在芝麻嶺堡做肥皂也太明目張膽。最好還是全部到山裡,這裡距離文登縣也比你們近,山裡隱蔽一些,而且以後養豬場也在山裡這樣方便著。”老宋摸著自己下巴提出自己的想法。

“山裡的路還是走起來不方便,運輸比較麻煩,我們最好在山下買一片土地。”楊項東也有意見。“把酒精的煉製放在山裡,豬場靠山下邊兒一點找一條相近的河邊,愛上從往山下的路我們也必須要修建而且山裡住的地方實在是太簡陋了,山上的住所我們還得重新修建。最好是磚石結構的。你們這一次帶了6oo斤的貨,能賣16oo多兩,我們可以買下山下的土地也夠在山裡建房修路了。”楊項東盤算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當嬴政師父開始

青冥月空

我叫餘則成

蔣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