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威海衛,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月初一,吳啟榮和老二在董遇時家裡,討論自己來這裡招攬落魄軍戶的事情,並且帶上了興華公司的拳頭產品。看著這個身高17o冒頭的4o多歲的人,在這個平均年齡6o都不到的年代,他也屬於中老年了,一張圓臉看上去很是忠厚,他看著吳啟榮帶來的吳夢麒的書信,一雙劍眉皺起,吳啟榮當然不知道歷史上對董遇時的記錄,不過他也看的出來,雖然是威海衛的指揮僉事,不過所謂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威海衛的情況比百尺崖守禦千戶所的阻力更大,這使得他一年多的時間只能將很小一部分的徭役和多餘的雜七雜八的差役人員裁撤,而吳夢麒因為百尺崖所的人員地盤都沒有威海衛那麼大,而且百尺崖守禦千戶所內有吳夢麒吳夢麟,兩兄弟還有自己家族勢力的配合不僅將一部分的公款吃喝改成集中食堂,而且境內所有配合的,或者迫於壓力的百戶總旗這些小軍頭小地主們,將荒地旱地摘出來,交給一部分失地軍戶,或者佃戶用以統一灌溉和開墾,形成自耕農而且保證開墾荒地和旱地三年不納稅。

看著將信封放回自己手邊桌子上的董遇時,吳啟榮笑呵呵的說:“董伯伯,父親說,董伯伯看完信,有什麼想說的可以直接告訴我,或者寫成書信我給父親帶回去。”

看來信的內容董遇時還是很開心的。他擺擺手,“暫時還是沒有的,不過我聽葉安(吳夢麒的字)說,你那裡給你父親出了不小點子,看來被劫的事故讓你成長了不少啊。”

“哎,董伯伯,人總是要長大的嘛,和悶葫蘆一樣的總不能老是庇護在父親的身下,總要出來幹些事情的。”吳啟榮也是感慨。

“這次我來的原因,父親也在書信裡給董伯伯說過了。我那裡的肥皂廠需要一些工人,父親安排今年的開荒耕種的人已經抽不出來了,我也只能來董伯伯這裡求一些落魄困苦的軍戶。”吳啟榮將自己來的原因說了一遍。

“你和你那個一起逃出來的小友還是有點兒本事的,你父親寫給我的信裡邊經常提到你,有些不錯的點子好像還是你和那個小友一塊兒想出來的,那個小友叫什麼來著?”董遇時有些想不起來。

“楊善丁。”吳啟榮又將楊項東的大概資訊給董遇時說了一遍。

“在百尺崖守禦千戶所裡一些改革比我們威海衛好了太多。你父親安排的那個集體食堂的點子相當不錯,而且你們那裡的伙食好像還不錯誒。”董遇時誇獎到。

“呵呵呵呵呵呵,董伯伯實在是謬讚了,我們年紀輕輕的哪有什麼好點子,還是父親和董伯伯久經世事,事務繁多而且掣肘太多,有時候我們這些小後生瞎鬧騰,董伯伯和父親也疼我們得了,至於搞得好啊,其實我們那裡地方小,沒有威海衛的攤子大,不過在這麼大的威海衛實行一條鞭法,真的是辛苦董伯伯了,父親也只一說董伯伯是個很有耐心的人,讓我學習董伯伯做事情,他說董伯伯走的橋比我們走的路還多,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我啊就是隔了一更想二更的人,做事情太急,因為這性子好多事情父親老批評我。”吳啟榮也是真話假話一起說。

“年輕人嘛都是急性子。”董遇時也是溫和。

“哦!對了這是我和小友談出來的一個章程。已經讓父親過目了,不過父親的意思是說,這事情雖然不大,不過還是可以給春耕後的窮困軍戶一點餬口的吃的。父親讓我務必帶給董伯伯看看。”吳啟榮說著拿出一份合同。這是楊項東關於明年槐花肥皂用香精,槐花收購合同的。

因為這麼半年的產量那點槐花都快見底了,而且福祿商行的意思是希望明年增加香味肥皂的產量,楊項東索性就和老宋將蒸餾車間擴大了不僅將酒提純專案擴大,而且因為這半年的操作,負責這事情的王小哥和楊小了完全駕輕就熟,他們可以帶幾個忠誠可靠的孩子做徒弟。增加一個槐花提純的也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情。

拿著合同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後,董遇時放下書信,“你父親說你啊就是亂七八糟的點子多,不過確實是個好點子,我這就收下了。”董遇時看來很喜歡這事情。

“那謝謝董伯伯了?”吳啟榮馬上起身給董遇時行禮。

將吳啟榮自己的事情和吳夢麒的事情全部幹完,招募軍戶的事情吳啟榮也算是如願組成,他跟著董遇時安排自己去招募軍戶的管家,這次招募,董遇時沒有設定羨慕的人數和區域,這讓吳啟榮自己可以隨便揮。而跟在吳啟榮身後的老二很是開心。

剛剛走到府門口,吳啟榮老二遇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人,就是那天來吳府的錦衣衛李佐堂,吳啟榮走向前給李佐堂行禮作揖,比他矮了一個腦袋的老二緊隨其上。

簡單吳啟榮老二兩人的李佐堂也是一臉驚訝,詢問之下才知道互相都是來威海衛送信的,不過雖然都是送信,不過李佐堂還是說:“本來是要送完信,前往百尺崖守禦千戶所的,在這裡遇到兩位少爺,實在是巧合的很,這倒省的我前往了。”

吳啟榮倒是摸不著頭腦了,這錦衣衛沒事找自己幹什麼了?

看著兩人疑惑的目光,李佐堂回答:“上次二少爺提的那個海船的事情。”

“李大哥船的事情怎麼樣了?”老二倒是反應迅。

“嗯!我在蓬萊聯絡了一家有船的商人,我看了看都是一年的新船,最多出過五次海,船況非常不錯。現在就在劉公島內維護修養,不知道兩位有沒有時間去看看。”李佐堂詢問。

“好!”老二剛說一聲,吳啟榮打斷他的話。“太好了謝謝李大哥了。”吳啟榮說著從懷裡拿出一個荷包。李佐堂有些不太好意思。

“沒想到李大哥能給找到實在是太麻煩李大哥了。不過我們剛把書信送完,一會害得趕快回百尺崖所,船等我們送完信回來就去看看,李大哥務必在這裡多停留幾日。”吳啟榮又是作揖。

“無妨,我在威海衛還需要多待幾日。”李佐堂倒是實話實說。

和李佐堂分別,吳啟榮老二倒是也沒有談起過關於船舶的事情,主要兩人忙些尋找合適的落魄軍戶,不過董遇時安排的管家很上心,找到的都是那些很老實本分的而且年齡也不大,都是二十出頭,有結婚的也有沒有結婚的,沒結婚的也是家裡只有一兩個兄弟,或者姊妹父母健在的,總之有親有故。卻都是年富力強幹活麻利的。

招募軍戶的事情,吳啟榮一共跑了三天,原來計劃招募18戶的計劃,在管家的帶領下沒怎麼費力就招募了3o多戶,而且每戶的情況吳啟榮很是滿意,對衛所下情況摸得這麼清楚,吳啟榮也不由感嘆董遇時的精力和記憶力,雖然招募的過程很順利,老二也是精確的登記登記了一番,可是一下子多出來13o張嘴,也讓吳啟榮有些撓腦袋。吳啟榮愁的不行,老二倒是無所謂,所謂蒯到碗裡就是肉,更別提這種和心思的軍戶,能找到這樣的軍戶吳啟榮怎麼也得偷著樂,這愁眉苦臉的知道的是他招募落魄軍戶,不知道還以為他被一群落魄軍戶劫持了。老二的話雖然糙不過也是正話。很難得老二這麼正經,吳啟榮也是長談一口氣,索性帶著他們一起去昆嵛山,臨走前吳啟榮塞給管家一個荷包,管家顛了顛荷包,那客氣的臉色更是堆滿笑容。表示有什麼需要自己效勞的直接安排。

不過回去昆嵛山的路上,吳啟榮了沒打算讓他們閒著,吳啟榮在威海衛和董遇時弄了五輛馬車,捎帶買了五大車的石灰。老二還說了吳啟榮一句,賊不走空。吳啟榮回懟一句,那叫物盡其用,五輛馬車被軍戶記得幾個車把式帶著一路返回百尺崖守禦千戶所。

正在帶著生產隊奮力打溝的老宋,看到吳啟榮一下子帶來了這麼多軍戶,先是一愣,跟著他的李三福拍拍他的肩膀說:“吳少爺帶這麼多人。地窩子可是不夠哎。”

是啊本來計劃十幾戶的地方,現在看來根本不夠,沒辦法老宋只能停下現在拋溝的計劃,帶領新來的軍戶開始暫時的修建地窩子,因為冬季還沒完全過去,老宋又安排一部分新來的和老員工去伐木區安排晚上用的柴火。老宋也沒閒著帶著吳啟榮帶來的五大車石灰,送到還沒修好的燒窯廠,李三福也是機靈他去告訴正在學校的楊項東,楊項東出來教室得到這三十多戶的訊息,也是愣了一會,心裡有些埋怨也有些好笑,吳啟榮這個傢伙真的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好傢伙這1oo多張嘴巴,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安排了的,而他們居住的這十來個地窩子也忙活了三四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嫁病嬌世子沖喜的日常

上官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