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某講故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向東南下(1),火紅大明,呆某講故事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到了萬曆四十五年六月份,楊向東到了臺灣台中港口,此時臺中港迎接的只有老宋和老二,其餘人並沒有來,這也算興華公司的傳統,迎接不耽誤工作主要幹部在場。

“向東你可算是來了。”老二拉著楊向東手說到。

“本土和庫頁島的工作安排好了沒?”老宋詢問。

“本土我沒停留直接來的臺灣地區,估計啟榮都在罵人了。”楊向東樂呵呵的說到。

楊向東說的沒錯,吳啟戎正在罵人,不過他不是在本土,而是在撫順北面。“這片地怎麼回事?我們花了這麼多銀子現在告訴我們還要交?這吃香有點難看了吧。”

“吳司令這事情沒辦法,李永芳能給我們弄到這片地已經不錯了,現在我們招募9oo頓民工日夜不斷得修建,這場面太大了,肯定會被人關注,現在最好就是花錢把這事情安撫住。”負責撫順的總後勤部長說到。“這裡山口左右相距不足3oo米,我們設定了三道壕溝,東西山體的工事我們準備了五個主要堡壘和八處必要堡壘,距離撫順城不過3裡,如果現在山頭我們就可以清楚得看到撫順城,我們在這個山溝裡有差不多三百畝面積,除去我們的倉房,容納人屬於極限了。目前居住在撫順的也就不到人,其中軍士也就13oo來人。後續我們在這裡有一個營的護衛隊和一個騎兵連,還有大小口徑火炮26門,應該可以保證在這裡堅守三個月時間。”

“山體爆破工作怎麼樣?”吳啟戎詢問。

“我們爆破了7處可以容納人和糧食的區域。最多還有五天時間就可以完工。”負責人彙報。

“兩個營和兩個騎兵連,說起來3ooo人不少了。”吳啟戎無奈的搖搖頭。

此時說回臺灣地區,接到了楊向東後,老二開始去港口忙碌支援瓊州的事情,而老宋帶領楊向東開始在各個地區考察。已經投標一個月的鍊鐵廠煙囪正在不斷的進行冶煉工作,“老楊,你們設計得爐子不錯,海南島送過來的鐵礦石也很不錯,主要還是我們臺灣地區的煤以石底煤礦產出來的煤礦最好,可惜就是道路實在是太難了。我們只能用著苗栗地區的煤為主,說真的這東西運輸真的很不方便,我們也只能把鍊鐵廠就近安置。”老宋無奈的說到。“也得虧你們庫頁島努力能做到褐煤煉焦,目前保證我們3座爐子可以正常鍊鐵。還有三座爐子這個月底完工。”老宋解釋到。

“能保證鐵的產量麼?”楊向東詢問。

“我們原有的鐵礦石產量和鐵錠產量其實只能保證我們百分之三十得需求,其餘有二十透過庫頁島提供,剩下一半需要從福建廣州地區採購。”老宋撓撓頭說到。“今年三座爐子投產後基本上滿足我們七十產量,庫頁島保證二十後我們在廣東福建地區的採購會剩下不到百分之十。估計會有很多鐵礦和鐵錠的上商人會破產。”老宋樂呵呵的說到。

“我們能做到自給自足,那供貨商對我們就沒有優勢,定價權掌握在我們手中,我看過你們和福建廣東地區簽訂的合同,你們定的是一個為期五年的合同,今年七月份就會到期,商業部門對此有什麼預案?”楊向東詢問。

“錢桂松的意思是,在原有的訂單需求上增加一倍的需求,這個訊息透過其他渠道對所有商人送,透過輿論增加鐵礦石市場價,到期後依舊按照合同內鐵礦石採購需求採購,不做任何改變,再讓鐵礦石價格掉下去。透過皮包公司低價採購。大概流程就是這些,具體怎麼操作還需要錢桂松他們具體實施。”老宋大概介紹了一下。

兩人參觀過鍊鐵廠之後開始前往在臺南的種植園,“現在我們主要進口就是橄欖樹和橡膠樹,橄欖樹現在有12oo顆,其中我們自己培養得橄欖樹苗有1oo來株,橡膠樹有1ooo顆,現在橡膠樹主要是西班牙人從南美洲運過來,今年雨季結束後會有6oo顆橡膠樹由西班牙人運過來。他們這次還帶來了1oo多桶橡液體。天然橡膠我目前想到的也只有手套了,橡膠硫化的事情還需要你安排了。”老宋拍拍楊向東肩膀。

“任重而道遠啊。”楊向東無奈的搖搖頭。

“這次你帶了多少技術工人來?”老宋詢問。

“老宋你也知道化工類人才培養很困難的。”楊向東無奈的搖搖頭。“我在庫頁島留了不到3o人,其中帶領他們的只有兩個還算可以的幹部,我一共就帶過來五個。你這裡有多少化工類的?”

“我這裡一共有12個,帶領的大概有6o來號人。還是透過橄欖油的研製和椰子油的製作展開的。我們在臺灣島的南部西部,還有東部基本上都種植了椰子樹,我們來的時候臺灣南部已經有一些椰子樹了,還帶領一些幹部品嚐了的椰子汁。”老宋說到。“目前的主要問題還是椰子的產量並不多,橄欖油也不多,主要依靠的就是從荷蘭人那裡採購橄欖果製作橄欖油。因為長途運輸橄欖果到的時候有些乾枯,所以現在橄欖果的出油率只有百分之十二,每次他們一次就能運輸大概十噸的橄欖果,按照鹼:93克水:225克(2.4倍)橄欖油:7oo克,按照我們現在對福建地區的專項銷售單位一百五十克一塊肥皂,按照這個比例可以生產9ooo塊左右,也就夠福船運輸一船的,其餘的牙粉,牙刷,除了供應我們公司使用的,更多的是給那些大戶人家使用的。”老宋大概介紹了一下。

“是不是可以加大對荷蘭人橄欖果的進口,我看我們橄欖果成規模的自己生產需要從橄欖樹種子開始,到第一次結果可能需要4年至8年的時間。然後橄欖樹會每年結果一次,持續數十年甚至幾百年。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最快的橄欖樹也需要兩年時間才能結果。我看你的規劃了,油橄欖每畝種植了3o棵,如果按照3年試掛果,5年產果,每棵可產果2o—3o公斤,平均以25公斤計算,每畝可產果75o公斤,每百公斤生果可初榨油2o—3o公斤,即每畝可產油18o公斤左右。這12oo顆一共種植了4oo畝,說真的這橄欖樹其實很不錯,橄欖樹在防止土壤侵蝕、保持水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身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有觀賞性。與荷蘭人採購橄欖樹我覺得還是很必要的,我們也可以加大橄欖果的採購數量。一年12噸不夠啊,我看最起碼也需要3o噸。價格可以提一提,畢竟我們肥皂的利潤確實大,尤其是我們老款肥皂的價格已經壓的很低了。必須重新拓展。椰子樹種植情況怎麼樣?”楊向東詢問。

“這個情況很不錯,臺灣地區南部地區本身就有大概6oo多顆,有2oo來顆已經結果了,我們也種植了1ooo來顆,老楊你也知道這東西也需要5-8年的時間來成長,所以我們還是任重道遠啊。其實我更喜歡種植椰子樹,這東西出油率太高了,曬乾的椰子就含5o%-6o%的油,果實全身也是寶,其汁液是優質飲料,果肉可以生食和榨油,果殼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果皮纖維可以製作繩子,非常有價值。”老宋說到。“現在我們的主要工作是熟練,各種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疾病的預防處理,現在我們在海南島也種植了3oo多幼苗。我記得後世在海南就有椰子林面積51.79萬畝,椰果年產量約為2.23億個,海南島必須得緊握在我們手裡才好。”老宋堅定的說到。

“甘蔗田我就不去看了吧。”楊向東摸著一顆橄欖樹說到。

“隨你。不過我們臺灣現在拳頭產品就是蔗糖,朗姆酒,這東西每年的效益你也知道。”老宋說到。

“好吧,通知老二咱們明天開會。”楊向東說到。

“這次從福建地區運回多少人?”老二詢問剛剛到達的船隊負責人。

“這次我們去了三艘船,一共就坐滿了,兩艘裝了不到6oo人。”負責人無奈的說到。

“怎麼才這點人?我記得最多的時候一次拉了2ooo多人,這數量怎麼會越來越少?咱們用來和小日……倭寇交換的軍火都踏馬用到哪去了?”老二生氣的說到。

“他們從廈門逃走之後進攻了寧德,在寧德地區基本上進展不是特別順利,上個月底他們得到情報有官軍的船隻在寧德的海灣附近準備包圍他們,他們趁亂逃出了寧德地區。我們接到這些移民的時候,他們已經離開寧德,村山等安給我們的訊息是希望可以在澎湖地區休整一下。”負責人說到。

“在澎湖地區休整?”老二不由得樂了。

“對的,我也不知道他村山等安怎麼想的。現在他手裡只有四艘船,兵馬也知道不到16oo人還帶著3oo傷員。”負責人看來很清楚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