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4章 仙器,我和崇禎成了合夥人,叫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幾樣東西還能組合起來用?

這是文華殿內的所有臣子,腦海中最先冒出來的念頭。

很自然的,他們因為在之前聽崇禎皇帝說這是堪比蒸汽火車的明,就立刻想著,當初的蒸汽火車是什麼組合起來的呢?

結果,這些大明最高階的官員,都是進士出身,博學多才的才子,格物學方面的普通人,腦子自然就一頭漿湖了!

好在崇禎皇帝也沒有讓他們迷湖太久,直接帶著一絲得意對他們說道“朕在這裡用話筒說話,孫卿在歸化城就能立刻用聽筒,也就是喇叭聽到朕的說話。反過來,也是一樣!”

他的這番描述,在文華殿內群臣的腦海中想象了一下之後,頓時,這些人一下便呆住了,真得是目瞪口呆的那種!

或者可以說,當初方以智聽到崇禎皇帝描述時,都沒有他們這些人這麼震驚!

按理來說,這些都是官場浮沉多年,城府之深,肯定是要比方以智厲害的。

可是,他們在格物學方面太過淺薄,在方以智聽來,這是有理論基礎可以支撐的,所以相對來說,更能接受了。但是,這些大明最高階別的文官,卻不知道聲音和電能互相轉換,並且電的度是多快,所以,他們就無法理解,在紫禁城這邊,竟然能和歸化城那邊直接對話?

哪怕是仙術,都是不可能啊!

那不,神話中的神仙,給遠處的猴子打招呼的時候,也是要喊得大聖……

這一下,就是真得把這些大明的內閣輔臣,六部九卿等等給震驚到了!

一如當初他們看到蒸汽火車的時候,顛覆世界觀的那種震驚!

崇禎皇帝就很享受看文官們的這些表情,就讓他們震驚著,也不說話,只是在欣賞。

邊上的方以智同樣在看著,此時的他,心中有一股濃濃的自豪感,覺得他當初放棄進士做官的途徑,改為走格物學這條路,真是再正確不過了!

看著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在改變著天下,這種自豪感,真得是一種非常享受的感覺!

過了好一會之後,內閣輔賀逢聖回過神來,有點顫顫巍巍地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這是真得?老臣的意思,藉助這個東西,京師這邊能和外地直接說話?”

飯糰看書

話雖然問出口了,可是,他還是覺得非常難以想象!

真要這樣的話,以後什麼京師江南,想起什麼事情了,直接對話就好了!

一想到這,賀逢聖就又是一陣不可思議的感覺!

本來的話,他覺得自己年紀已經大了,有點想告老還鄉了。結果這麼重要的明,一個接一個的出來,那說起來,不管是不是他明的,可都是他在輔的任期上生的事情,這也是一種榮耀啊!

聽到他的說話,其他人也都回過神來了,一個個用震驚的表情看著崇禎皇帝,期待他再次確認。

這種東西真得太有用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仙器,真得能出現在人間麼?

只聽崇禎皇帝聽了,微笑著點點頭說道“只需要宋卿到達瓊州之後,做出了橡膠包裹的電線,就可以實現了。不過在此之前,紫禁城裡面,也可以暫時用上一用!”

紫禁城裡原本就鋪設了陶瓷管做得電線,用來實驗這有線電話,絕對是很方便的事情。

一聽這話,所有人立刻便露出迫切地那種期待,就想著,立刻見證這份奇蹟!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本身就是敢於御前說話而存在的,此時正要催崇禎皇帝趕緊下旨做這個東西的時候,就聽崇禎皇帝又說道“以後啊,不但可以在6地上通電話,而且隔著大海也是可以。比如,朕想了解下如今倭國戰事的進展,就直接打個電話過去,那邊曾卿就能即刻向朕稟告倭國戰況了!”

“……”雖然文華殿內的這些文官,已經被崇禎皇帝之前的舉例,說他可以和遠在歸化城的孫傳庭通電話而震驚,此時再聽到說還可以和倭國那邊的遠征軍通電話,那是再次震驚地無以加復了!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要想了解倭國那邊戰報的話,最快的辦法,就是八百里加急跑到登州,然後那邊快船出海,到遼東,沿著海岸線到釜山,再到對馬島後到倭國,然後再這麼返程,可都是要一年半載的時間才可以瞭解到戰報的。

可如今,這邊直接能和倭國那邊對話,這訊息傳遞的度之快,還能比這個更快的麼?

這個時代的任何人聽了,都只會是被震驚地目瞪口呆!

這不,就連邊上的方以智,都明顯露出了震驚之色。因為他是不知道橡膠的功能,不知道在有了橡膠之後,是可以鋪設海底電纜的。

跨越大海大洋的即時對話,真得是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好半天之後,回過神來的劉宗周就差跺著腳了,直接催崇禎皇帝道“陛下,先不要說那麼遠的,先在紫禁城試試吧!”

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七十歲,估計也沒幾年好活了,和賀逢聖一樣,都在考慮著告老還鄉了。可是,這麼顛覆觀念的東西,說句不好聽的話,他非得見證了之後,就算死了也才會瞑目!

因此,他都有點等不及,第一個便催起崇禎皇帝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拒嫁豪門:少夫人99次出逃

西門龍霆

不愛成婚(先婚厚愛番外)

莫縈

眷眷浮生

夜遙

至尊特工

8難

最強花都兵王

伯樂

範小閒:重生南慶最強密探

安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