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章 富者阡陌,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老農對於田豐的驚訝笑道“數百近千算得什麼?我陽城有一人,世為冶家,前幾年又當了鐵官長,富貴郡中,廣有良田,徒附何止數千!縣人呼其為‘富比千乘沈季春’。”

周澈說道“老丈說的此人可是姓沈名汛麼?”

“貴人也知他?”

“久聞其名。”

來巡察之前,周澈特地從尚書檯調出檔案查過,潁川郡內只有陽城有鐵,早在前漢時,此地便置有鐵官。本朝和帝初年“罷鹽鐵之禁”,不再實行鹽鐵專賣的制度,於是,在官辦的鐵官之外,此地便又出現了一些私營的冶鐵作坊,沈家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幾年前,這個沈汛又被郡府闢除為鐵官長,既私營,又管官營,幾乎壟斷了整個潁川郡的出鐵,家財鉅萬。若把潁川郡的大姓豪族分為士族和商賈兩類,這個沈汛就是商賈中的領。

田豐說道“‘富比千乘沈季春’?這人我也知道,也算是豫州名人。可我聽說,他不是私鑄冶鐵的麼?何時當上了鐵官長?”

“貴人有所不知。沈季春有個女兒,幾年前給了趙常侍的侄子做小妻。賴此之故,被郡裡任為了鐵官長。”

田豐甚是驚訝“他的女兒是趙常侍侄子的小妻?這個我倒是不知。”天底下的趙常侍只有一箇中常侍趙忠。驚訝完了,他牢記著周澈分配給他的任務——記錄沿途見聞,把此事記在了心中,只等過會兒回到車上寫下,復又轉回話題,說道“沈季春冶鐵世家,如今又管著郡中的鐵官,公私兼營,類乎壟斷,富殖不足奇。只是這莊子的主人卻又是誰人?家中竟能有徒附數百近千?過個生辰,連縣長吏都來給他祝壽?”

“莊主徐氏,諱鄲,家本本鄉大姓,族中子弟很多都在縣、鄉為吏。莊主與郡北督郵很親好,並因郡北督郵的關係,和沈季春亦很親好。有郡北督郵和沈季春的情面在,你們說,他過生辰,縣君、丞、尉能不來麼?依往年的慣例,沈季春也會派子侄來呢!”

“‘並因君北督郵的關係,和沈季春亦很親好’。老丈,郡北督郵和沈季春的關係很好麼?”

“那是自然。他倆的關係要不好,莊主又怎會透過郡北督郵結識沈季春呢?”

此郡北督郵就是陳錫的把兄弟,濯清丈夫陳楹的哥哥,原汝南郡郡丞陳華,本是十常侍郭勝門下,後來改投張讓門下。

周澈笑道“這麼說來,你們莊主還真是個豪傑。一邊是張常侍的賓客,一邊是趙常侍的親戚。一個是郡中大吏郡北督郵,一個是富比千乘的豪大家,他都能與之交好。”

老者糾正周澈“沈季春可不只是富比千乘,鐵官長也是個大官兒。上次我去縣裡,正巧碰見他出行,前導後從,威風凜凜。”嘖嘖稱羨。他大約很少見官吏出行,對這次路遇的印象似是很深,回憶說道,“前邊是四個扛著大扇子的步卒,步卒後頭是輛大車,好幾個樂人在上頭坐著鼓吹。樂人後頭是幾輛小車,上邊坐的都是帶著青紺綬的吏員。再後頭便是沈季春的坐車了,黑色的大車蓋,紅色的車側,四個拿著木頭戟的小吏挺胸抬頭地騎著高頭大馬,護衛在車的兩邊。嘖嘖,嘖嘖,威風十足。”

鐵官長的品秩和縣長一樣,六百石,黑綬銅印,可以稱之為“下大夫”了,的確是個大官兒,但從這老者的描述中,周澈卻聽出了一個問題沈伯春在車駕的規模上僭制了。

老者所言之“四個拿著木頭戟的小吏挺胸抬頭地騎著高頭大馬”云云,指的應是扛戟的騎吏。依制,六百石官吏出行,只能有兩個拿戟的騎吏隨從,兩千石以上才能有四個騎吏。去年春天,王赫、黃琰去安成東鄉,黃琰乃是縣令,秩千石,尚只有兩個騎吏扈從,沈季春六百石,居然就敢用四個騎吏。周澈示意田豐,田豐瞭然點頭,表示將這一點也記下了。

圍繞著沈季春、徐鄲,周澈旁敲側擊地又問了幾個問題,直到什麼都問不出來了,方才謝過老者,轉上鄉路,回到了謝里外。孫信早在車騎邊等候多時。周澈的臉上早沒了笑容,凝重地問道“怎樣?”

“主公猜得不錯,此地果有殺嬰之事,是多是少不知道,但就這幾年中,就在那幾個孩子裡,便有兩個孩子的父母有過生子而殺。”

“噢?你怎麼問出來的?”茲事體大,需問清過程。

“我拿了乾糧餅子哄他們,可憐這些孩子不知有多久沒吃過飽飯了,一個個吃得狼吞虎嚥。末了,我問他們‘可有兄弟姊妹’?有的有,有的沒,孩子們大多回答的都很乾脆,只有兩個孩子答得古怪。”

“怎麼回答的?”

“都說本有個弟弟,只是生下來後沒幾天就找不著了。”孫信說道,“我又問了別的孩子,幾個年紀大點的都能證明他倆沒說假話。他們的阿母確實生過一個孩子,也確實沒過幾天,生下的孩子就消失不見了。這孩子只能是被他們的父母殺死或者遺棄了。”

周澈不復再問,默然了會兒,問田豐“適才那老者說的話,你都記住了麼?”

“記住了。”

“等上了官道後,你把它們都寫下來。待去郡治陽翟,我面呈那個此郡府君。”

“是。”

周澈整了整衣袍,欲走,又覺得似有些什麼東西在胸中翻滾,轉回身,扶著樹,望向前邊的農田,田野無垠,翠綠如海,裡落、莊園散佈其中,點點的農人忙碌其間。他說道“如此膏腴美田,民不能聊生。貧者殺子,富貴者錦衣玉食。一鄉之中,十幾個裡的里民依附徐氏,全家為奴為婢。沈季春富比千乘。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潁北百姓生活不易。元皓,你知道我在想什麼麼?”

“什麼?”

“我在想…”周澈笑了笑,話到嘴邊停下了,卻也學那仍還躲在塾內的謝里裡監門,不肯再往下說了。

孫信說道“主公啊!早年我流浪在潁川郡南一帶討生活。今隨主公巡察這潁北,才覺得與那潁南相比,簡直兩個天地!”

田豐雖然年輕,畢竟是後來有名的河北謀士,腦子轉得快“我聽族公講過一些豫州風貌,那是因為潁川郡南名士多,士族多,昔年‘潁川四長’全是潁川郡南人。潁川郡南計程車族,潁陰荀氏、許縣陳氏、長社鍾氏、鄢陵張氏、舞陽韓氏、定陵賈杜丁諸氏,每一個都是世代衣冠,或天下知名,或有名州郡。還有襄城李氏,雖在郡北,卻離郡南也不遠。陳太丘、鍾季明、賈氏三虎,荀氏八龍,天下楷模李元禮,皆名重天下,又有哪一個貪官汙吏敢在潁川郡南殘民?

“相比之下,潁川郡北雖也有名士、士族,出名的卻只有陽城杜氏,而且在杜密因黨錮而自殺後,族中人才也漸凋零了。”

周澈長出了一口氣,收回目光,從樹上解下坐騎的韁繩,說道“走罷!”

他邊走邊望著千里沃野,感慨民生艱難,復問田豐,問他知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田豐說不知。他也就沒有再說,不復言之。

周澈不是不想說,而是有些話不能說。他當時在想的是高祖劉邦和世祖劉秀。

高祖、世祖兩布衣,一個七年得天下,一個三年稱帝,緣何?前者因秦無民心,後者因民心思漢。兩漢至今三百七十餘年,當年的清明之政早成雲煙,而今朝堂之上,宦官當權,天子公然賣/官;地方之上,豪強橫行,長吏暴虐苛酷。虎狼牧羊,民不堪命。整個帝國江河日下。便有一二賢明長吏又能如何?看看這潁北的烏煙瘴氣!正所謂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也。

回到官道上,周澈心道“黃巾起義的聲勢那麼大,不可能全是太平道信徒,其中必也有走投無路的百姓。陳錫走的那天對我說他出身寒族,想要上位,只能投靠宦官,他也是想為了替百姓做事,可是上了賊船,下船難,只能同流合汙。所以為蒼生計,也為朝廷的名聲計,陳錫囑託我務必澄清潁北,罷免貪官。現在看來,就算是為了日後能減弱一點黃巾的聲勢,減少幾個日後的‘反民’,我也必須要把這潁北好好地澄清一下,為潁北的生民解一解倒懸之苦了。”

澄清潁北,既能解民倒懸,又能稍微有利於日後,畢竟潁川和汝南是挨著的。於公於私,都是好事。如果說在初出洛陽時,他只是想逃避文官廝鬥,現如今,在見了此地百姓的生活艱難後,他決定解民倒懸,為百姓謀一條活路。”

等田豐把在此地的見聞記在紙上,寫好後,三人催馬繼續前行。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史上最強狗熊系統

七樂

重生74:我在東北當隊長

玉溪不是溪

我能看到大資料

筆之海

四合院之從採購員開始

戮駿侯

寵愛/強寵

甜檸檬愛JQ

恃君寵

紛紛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