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功曹鍾繇,三國之大周天下,唐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徐莊離開後,周澈每逢鄉里,便採問一番,進入陽城縣城,又在縣裡微行查訪,凡有聞官吏、豪強不法事皆暗記心中,到的晚上,再由田豐一一記錄在案。如此這般,曉行夜宿,有亭舍可住時便住亭舍,無亭舍可住時便住私營的客棧,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周澈把潁北諸縣悉數行訪了一遍。

越到後來,周澈的心情越沉重。才出洛陽時,他還有心情觀賞春光,遊覽古蹟,到的後來,雖然山川仍也還看,古戰場仍也還研究,但卻很少再滔滔不絕地與田豐議論古之戰事了。

此行最後一個縣是潁陽。“水北為陽”,潁陽之得名,顧名思義是因在潁水之北。城中有兩大姓,一為祭氏、一為王氏,分別是祭遵和王霸的後人。祭遵、王霸皆是中興功臣,名俱在雲臺二十八將之列。祭氏子孫多為邊吏,王氏世好文法,也是本郡的一個法律名家。

潁陽在潁陰與襄城之間,距離兩地分別都只有二三十里。如宣康所言潁陰、襄城兩縣名人賢士眾多,可能受此影響,縣中又有功臣大姓,官吏執政倒還算是清平,比陽城和別的一些縣要強得多。不過,饒是如此,三人也還是聽到了不少吏員、豪強的惡行。

在潁陽住了一晚,次日出城。

出到城外,行至人少處,周澈揚鞭後指,問田豐“秦末之時,群雄逐鹿,這潁陽城也屢遭戰火。元皓,你知道麼?”

田豐答道“我聞懷王曾使高祖西取關中,高祖過潁陽,拔之。”周澈說道“不止拔之,且屠之。”說著,他嘆了口氣。

孫信說道“主公,你這一路走來,嘆氣的時候可越來越多了。”

“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老子說‘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處,必有凶年’。昔懷王身邊諸老將皆稱高祖為寬大長者,以高祖的寬大仁厚,在兵陣之間時,尚不免有屠城之舉,況…”

“況什麼?”田豐俏皮地學孫信剛才的那句話,笑道,“周君,你這一路走來,話說一半的時候也越來越多了。”——他雖也痛恨潁北官吏、豪強的暴虐,畢竟年輕,性格開朗,又不像周澈再世為人,知道天下將要大亂,有心事,故還能說笑。

周澈也不以為意,只感慨地說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平時也知生民不易,但缺乏直接觀觸,前年去了安成東鄉,本以為東鄉的百姓已夠艱難,現在才知潁北的百姓更困苦過安成東鄉。這還是在內地,還是在都城洛陽的周邊,在邊關呢?在南方呢?在偏遠地方呢?情形又會壞到什麼地步?

晨風清涼,周澈打起精神,不再去想“過了潁水,再行四五十里地就是陽翟了。咱們此回出來,可走的時間不短。爭取在宵禁前趕到陽翟。”陽翟在潁水南邊,要回去還得再渡一次河。迎著初升的朝陽,車馳馬奔,過河行道,三人疾行至暮,總算趕在宵禁前到了陽翟城下。

一天跑了差不多五十里,馬的身上全是汗。進到城中,先尋了間客棧,周澈換好官服,接著他將坐騎交給孫信,問田豐要過來他記事的文冊,揣在懷裡,吩咐他倆先回舍歇息,自己徑去太守府。

到了太守府外,周澈亮出公文,門子立馬去通報,出來迎接的是一清秀儒士。

“在下本郡功曹鍾繇,閣下可是巡察使?”鍾繇執禮道。就是後來鍾會之爹。

“長社鍾氏?可是鍾元常乎?久仰大名啊!某汝南周澈,奉尚書檯令,巡察汝郡刑獄民生諸事。”周澈嚴肅的將公文遞於鍾繇。

鍾繇接過公文“啊呀!君即初任亭部擊盜賊,再任鄉長誅季氏,後在京師,仗義執言審公案的周澈周皓粼?可是周君你早到三天啊?”

“正是在下,鍾君,此次巡察,某是微服私訪,一人一馬。”

這會兒暮色已深,深紅的晚霞下,太守府內的樓閣林木都被蒙上了一層血色。早過了散值的時候,諸曹院裡皆冷冷清清,少數不多的官房裡掌起了燈,那要麼值夜班的,要麼是當天公務還沒完成的。周、鍾二人寒暄畢,鍾繇帶著周澈穿過幾個曹院,來到了位處官署正中的功曹院。

等了大約小半個時辰,暮轉為夜,當冥暗的夜色驅逐了血色的黃昏後,本郡太守何進沒來,倒是見荀攸來了。

沒錯,本郡太守就是那個後來做大將軍的外戚--何進。

“皓粼,汝何時來的?吾送家信於太守,恰見鍾君曹院亮著燈,就進來拜訪,沒想到遇見皓粼。”

“奉朝廷令,添為巡察使。薄暮進的縣。公達久違了!”

荀攸上下打量道“君風塵滿面,路上定然辛苦,怎不先回舍裡將歇一晚?夜見府君,何其急也!”

“非是澈急,實為潁北民急。”

荀攸皺眉問道“查訪可有所得?”

“澈行二十餘天,歷九縣,沿途所見,哀鴻遍野,沿途所聞,不忍卒聽,潁北之民如在水火,苦之甚矣!”周澈把田豐記的文冊取出,遞給鍾繇,“我沿途的見聞都在此冊中。鍾君,你先看看。”

鍾繇接過文冊,令去找他的那個小吏先避走院中,藉著燭火,翻閱審看。文冊二十多頁,平均每頁記五六事,總計一百餘事。他問道“九個縣的見聞,全在這裡了?”

“對。”

“九縣皆有殘民事?”

周澈點了點頭“郟縣、襄城、潁陽三縣稍好,陽城、輪氏、舞陽三縣最惡。”

文冊是按周澈巡察的順序記的,起始三頁記得都是陽城事,第一件便是“謝里殺子”。鍾繇的神色立刻變得凝重。

隨之,又有“陽城去年賦口算三十六次,六百餘錢”、“豪右某自佔隱匿家訾”、“鐵官長沈馴出行車駕僭制”、“大姓某賊殺人,行賕得免”、“陽城長受賕,少算冶家鐵稅”、“陽城令、丞見知故縱”等等,只陽城一縣就有二十多件豪強、官吏不法的事兒。

再往下看,除了以上的這些不法惡行外,豪強的惡行又有“豪強某,家有市籍,不入租稅”、“豪強某匿死”、“豪強某知人略賣人而與賈”、“豪強某燔民屋”、“豪強某娶人妻”、“豪強某不孝”。官吏的惡行又有“某縣令鞠獄不直”、“某縣長監守自盜”、“某縣尉奸人妻”、“某縣令、丞字貸錢財”、“縣令某任人為吏,所任不廉”等等。兩者共有的罪行又有“擅殺奴婢”。

鍾繇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氣得險些把文冊摔掉。他說道“我知郡北汙濁,不知汙濁到此種程度!皓粼,咱們現共去求見府君。郡北政刑暴濫,豪強殘民,我欲請府君行鷹隼之擊,為百姓去奸除惡。公達,你可願與我同去?”

荀攸沉吟不語。

“為何沉默?”鍾繇見他不說話,頓時怫然不悅,說道,“民生何苦,你竟無動於衷?你沉默不言,莫非是因心存疑懼,害怕受到那些濁吏、強豪的報復麼?”

“我非是害怕受到報復。”

“那為何默然?”

“我是在擔憂府君會心存疑懼啊!”

“此話怎講?”

荀攸徐徐說道“何府君質性謹慎,為人寬和,自任本郡以來,雖舉善任能,進賢不休,但是我卻從來沒有見他行過嚴霜之誅。郡北九縣,官吏貪濁,豪強兇暴,若要整治,非用重刑誅戮不可。府君恐怕不會輕易答應。”

鍾繇說道“孟子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飢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刑罰誅戮豈是吾輩所願?為民除害,不得已而為之也。府君那裡,自有我來勸說!”

“話雖如此,最好先想想該怎麼說。”

“先去求見了府君再說不晚。皓粼,你意下如何?”

周澈說道“悉從功曹之意。”

喜歡三國之大周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大周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之從鉗工做起

西北老頑童

邪惡催眠師

周浩暉

都市痞帥:意念助我成神

韓順

龍皇戰婿

向日葵的節奏

誘婚纏綿

午時夏風

獨寵小啞巴

月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