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秦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玩偶(法醫秦明系列第二卷眾生卷3) 第9節,玩偶(法醫秦明系列第二卷眾生卷3),法醫秦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笑著說:“這是襯墊傷。還記得死者枕部的小斑塊皮下出血吧?和後背的是一體的,這說明他在非常非常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受壓,造成了後背和枕部的幾十處皮下出血。”

“非常非常凹凸不平?”大寶莫名其妙地說,“有啥用?死因是啥?”

“你剛才不都說了嗎?機械性窒息啊。”我說。

“可是,咱們沒有找到窒息的方式啊。”大寶說。

“找到了。”我微笑著說,“後背縫合吧,現在只需要輔助檢查的支援,我就可以下結論了。”

“下結論?下什麼結論?”大寶一邊喃喃自語,一邊穿線縫合屍體。

我胸有成竹,但是對於現場,還是有些擔憂。我脫掉解剖裝備,走到隔壁,看林濤和程子硯正擠在一起探頭看著操作檯上的一件毛線衣。我認得,這是死者穿著的那一件毛線衣。林濤正一隻手拿著一個放大鏡,在毛線衣的前襟上看著什麼。

“怎麼樣了?”我一邊用免洗酒精搓著手,一邊問道。

“其他沒什麼,就是這件外套,我們倆正在研究。”林濤頭也不回地說道。

“看有沒有血跡沾染對嗎?”我問道。

“不是。”林濤神秘兮兮地說道,“血染肯定是沒有的,頂多也就幾滴滴落狀血跡,但是沒有大塊的血跡。我們在研究別的東西,研究好了,說不定案子就搞清楚了。”

“你們在研究,死者的毛線衣前襟上有沒有車輪印,對吧?”我被林濤故作神秘的姿態逗樂了,於是說道。

林濤一拍大腿,轉過頭來,問:“你怎麼知道的?”

“那就行了。”我笑呵呵地說道,“現在就差最後一個問題了。我們去專案組吧,等候實驗室傳來的訊息。”

3

在煙霧繚繞的專案組會議室裡,董劍局長正襟危坐。此時他的臉上,那種平靜和自信的表情又消失了,重新恢復了最開始焦慮的神情。

董局長見我們走了進來,連忙問道:“結果怎麼樣?”

“說來話長了。”我說,“不過,我需要等候DNA檢驗結果,再一起和您彙報。”

“你小子,還和我賣關子。”董局長說,“偵查這邊,我很猶豫。”

原來,在我們進行現場勘查的時候,偵查部門發現了一條重要的線索。現場所在的老宅,戶主叫作胡萬金,而胡萬金的大兒子胡立生,居然也是龍東二中的高一學生。這一條線索,引起了偵查員的重視。他們順線索調查,發現胡立生和萬聯聯雖然不是一個班的,但是之前發生過矛盾。原因是萬聯聯喜歡一個女生,而胡立生也喜歡。在上個學期,胡立生和萬聯聯因此發生了鬥毆,當時胡立生吃了點虧。隨後就是過年放假,再就是受疫情影響推遲開學,兩人在此期間沒有交集。直到前不久,高中開始復課,胡立生和萬聯聯再次見面。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胡立生找了同班的幾個同學,在三天前放學之後,逮到了一個人回家的萬聯聯,然後把他狠狠打了一頓。

這個行為,就解釋了死者身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較為陳舊的皮下出血。開始大家都以為是家暴引發的自殺,這樣看起來,這種想法也就直接否決了。

聽到這裡,陳詩羽也是鬆了口氣。

偵查員發現了這條線索,如獲至寶,繼續調查。經過調查,胡立生在案發當天上午,上學遲到了一個小時。也就是說,按照法醫推斷的死亡時間,死者死亡的八時左右,胡立生無法出具不在場的證明。而對於胡立生三天前約人毆打萬聯聯的事情,有十餘名同學可以證實。萬聯聯在被胡立生毆打後,自己也對多名同學揚言要報復胡立生。

嫌疑人有作案時間、有明確的犯罪動機,偵查員立即在老師在場的情況下,探了探胡立生。胡立生在面對警方的時候,針對自己和萬聯聯的矛盾以及自己約人毆打萬聯聯的事情沒有隱瞞,對案發當天上午為何遲到,卻是支支吾吾,沒有說明白。關鍵是胡立生的身上,居然有較為新鮮的損傷。這些疑點,迅速讓胡立生成為重點嫌疑人。偵查工作完全圍繞他展開。

可是,唯一一點讓董劍局長放心不下的是,胡立生上午上學的時候,和警方約談他的時候穿著的衣物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警方沒有在他的衣物上發現任何血跡。

這就有意思了,現場的地點恰恰在有殺人動機的嫌疑人的老家裡,這絕對不是巧合。現場有大量血跡,嫌疑人身上卻沒有一絲血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警方繼續對胡立生的家裡人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他們要麼沒有作案時間,要麼對胡立生和萬聯聯的矛盾並不知情,總之,都排除了嫌疑。警方還對萬聯聯的父母進行了調查,令人意外的是,這一對失去孩子的父母,對於萬聯聯遭受校園暴力的事情絲毫不知情。

“為什麼這些人遭受了人身權益侵害,都悶在心裡不說呢?”陳詩羽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

我看著董劍局長疑惑的表情,說道:“哥,彆著急,我這邊心裡有譜。”

“怎麼?你能找到證明胡立生犯罪的證據?”董局長轉頭看著我問道。

我搖了搖頭,剛想要說些什麼,電話鈴聲響了起來,顯示是市局DNA實驗室的陳主任。在屍體解剖前,我讓小羽毛去送檢的時候,就囑咐她找到陳主任,務必在第一時間內對現場血跡進行DNA檢驗,並且第一時間告訴我結果。因為血跡的DNA檢驗速度快,現在看起來,應該是出結果了。

我將手機開啟擴音,說:“陳主任好,結果出來了吧?是不是血呢?”

陳主任本來急切切地要反饋DNA檢驗的資訊,但是聽我這麼一說,怔了一下,說:“血倒是血,不過,那不是人血,是豬血。”

哄的一聲,專案組就像是炸開了鍋,大家紛紛議論起來。原因很簡單,這個突如其來的DNA檢驗結果大大出乎了大家的意料。當然,同樣出乎了我的意料。我略一思忖,頓時更加有信心了。

“好了,究竟是怎麼回事,你說說吧。”董局長做了個安靜的手勢,對我說道。會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如果沒有這個結果,我也不敢妄下結論,所以見諒了。”我笑著說,“現在,事情已經基本清楚了,要從死者氣管斷裂的形態開始說起。”

其實在屍體解剖的前一階段,我和大寶一樣,同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完全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疑點存在。但是,我堅信,一旦一個案子疑點重重,這就說明兇手煞費苦心地做了很多多餘動作。不過,我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完美犯罪,多餘的動作越多,只會讓警方發現越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而且,也會給警方提供越多的破案線索。

自相矛盾的點,就是從氣管開始發現的。

當我對氣管的斷端進行觀察的時候,我發現了斷端處有類似“組織間橋”的東西,於是把氣管剪開、展平、放大進行了觀察,確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氣管的斷裂不是刀切的。因為如果是刀切開氣管,斷端應該很光滑,除非是刀刃不快。可是,這把刀在我們手上,可以看出那是一把很鋒利的水果刀,而且,如果刀刃不快,是不可能一刀就將頸前面板和頸前肌肉全部割斷而不留下一個皮瓣。

這樣,基本可以判斷,死者的氣管斷裂不是銳器傷,而是鈍性外力導致的撕裂、斷裂。

那麼,就出現了兩種可能性。一、在割頸前,死者的氣管已經斷了。氣管斷裂後回縮,導致割頸的時候,沒有傷及氣管。二、割頸後,肌肉和血管斷了,但是氣管沒斷,於是兇手又用別的辦法,用鈍性暴力使氣管斷裂。

很顯然,第二種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因為一來兇手這樣做毫無意義,割斷了血管就足以致死了;二來則是無法做到,因為我們透過創口判斷,兇手只切了一刀,而且這一刀深達頸椎,並在頸椎上都留下了切割痕。頸椎上都有切割痕,位於頸椎前面的氣管和食管沒有不斷裂的可能。

因此可以判斷,在死者被人割頸前,他的氣管已經斷裂了。

這個結論,就可以解釋死者頸部面板創口沒有明顯的生活反應,而氣管內又吸入了少量的血液,是有生活反應的矛盾了。因為死者在氣管斷裂的時候,是活著的,所以可以吸入血液;而被割頸的時候,早已窒息致死。從死者屍體上的種種現象,法醫如果拋開所有的影響因素,一定會確定死者並不是死於急性大失血,而是死於機械性窒息。而這一具屍體,能夠造成機械性窒息的,只有氣管斷裂攣縮這一種方式。

董局長認可地點點頭,問道:“下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樣的外力可以導致氣管在頸部面板和肌肉的保護之下被撕裂?”

我說:“很顯然,人類的氣管是有彈性的,正常情況下,我們無論怎麼仰頭、扭頭,都是不可能發生撕裂的。無論別人怎麼毆打,也都不可能導致氣管的撕裂。但是,如果是超過人為力量很多倍的外界因素作用,可就不一定了。”

非人力可以形成的損傷,多見於高墜和交通事故。高墜傷會很複雜、更嚴重,而這個死者的損傷並不複雜嚴重,所以可以果斷排除。那麼,他有可能死於交通事故嗎?

死者的頸前區面板有一大塊擦傷,延伸到頜下,不是被直接打擊所致,而是受到有平面的鈍性物體擠壓所致;死者的胸部多根肋骨骨折。這兩處損傷,基本確定了我的判斷。假如是一輛汽車的輪胎,碾軋上了死者的胸部,並且猛然間向上頂住了他的下巴。這時,肋骨骨折就可以解釋了,頸部擦傷也可以解釋了。這個瞬間暴力,讓死者的頭部立即上抬,加上死者反射性的吞嚥動作,就可以給氣管造成一個非常大的拉扯張力。這個力,超過了氣管的彈性極限,就會使氣管斷裂了。氣管斷裂後,斷口回縮封閉,而且還吸入了血液,自然也就導致了死者的機械性窒息死亡。

“可是,這個拉扯力,不僅僅拉扯了氣管和食管,而且還拉扯了肌肉和血管啊。”大寶說。

“是的,但是別忘記了一個道理。”我說,“血管的彈性和韌性比氣管要強,肌肉就更不用說了。所以這個力,只是拉扯斷了氣管。不然,如果血管斷裂,會瞬間在頸部形成巨大血腫,甚至出血死亡,而屍體上,並沒有這一個表現。”

“車禍?”董局長的眉間似乎舒展開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之這個女主早晚要完

春回吖

重生後大佬媽咪馬甲掉了

酉甜

閃婚後發現老公是前上司

唐子

誤入快穿系統,薄情影后撩人上癮

桃澗霧濃濃

乖軟小美人不想當萬人迷[穿書]

江魚煙

流放前她掏出巨倉咔咔囤貨

口袋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