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阮阮煙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禁庭春晝 第2節,禁庭春晝,阮阮阮煙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章

深夜雨後,候等在西苑夾道的御前近侍,見聖上出來,立躬身提步跟侍在後。因聖上不提在內之事,御前總管周守恩也不敢多問,就恭謹侍奉聖駕回了清晏殿,伺候聖上更衣盥洗後上榻安寢。

今夜周守恩輪守上半夜,其他值夜太監分別值守在外殿各處時,他作為天子親信,就執拂塵肅立在寢殿槅門簾外。因聽簾內聖上上榻許久後都未安睡,似有兩分輾轉反側的意思,周守恩不由想聖上是否是孤枕難眠。

聖上是在十八歲那年冬天繼承皇位,次年初解決啟朝內亂後,就在朝臣奏請與獨孤太后安排下,迎納功臣之女入宮。從前因軍國大事繁冗,又需頻頻御駕親征,聖上經常數月甚至一年半載都不入後宮半次,而今天下將定,無需為朝事夙興夜寐、東征西討,聖上又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是否會勻兩分心思到風月之事上來?

所思似乎有理,但周守恩又感到懷疑,因聖上還是世人眼裡聲色犬馬的二公子時,其對“色”之一字也並不熱切。尋常貴族子弟身邊美妾環繞,多未正式娶妻就已當上父親,可聖上如今年紀二十有三,膝下依然沒有一子半女。

若不是為孤枕難眠,那聖上還是在為夜宴上事,聖心煩擾?默然侍在槅門外的周守恩,心中思緒隨著殿角銅漏滴響暗暗浮沉。

不知是民間捕風捉影,還是有人刻意為之,自去歲起,悄有傳聞在朝野間逸散開來,道聖上後宮之所以四五年仍無嬰兒啼聲,是因聖上龍體有恙,道聖上若在繼承人之事上力不從心,這大啟江山將來應是要交到永寧郡王手中。

今上的江山本就是從太宗皇帝手裡接來的,若是真無所出,將來將皇位傳與永寧郡王,也算是報答兄恩,迴歸正統。如此言論在民間甚囂塵上時,還有另一傳言,銜浸著血腥的陰謀論,令人聞之不寒而慄。

那傳言說,聖上其實得位不正,太宗皇帝死於謀殺,說之所以曾經的魏博二公子與後來的啟朝天子有霄壤之別,是因聖上少年時種種驕狂行徑都是偽裝,聖上實是城府深沉心機狠厲之人,少年時養晦韜光,令兄長浴血沙場為他做嫁衣裳,等到啟朝初定時機成熟就害死兄長,不費吹灰之力竊得江山。

後一種傳言不可謂不歹毒,那日繡衣司將這傳言秘奏與聖上時,言辭間戰戰兢兢,透著十二萬分的小心,他周守恩侍立在一旁,也是驚懼地大氣也不敢出。然而聖上竟未動怒,神色似是漫不經心,慢轉著拇指上的玉扳指,抬眼瞥向他問:“你信嗎?”

周守恩當時自然是連忙跪地表忠,道自己絕不信這陰毒謠言,道那傳謠之人當下十八層地獄受拔舌之苦等等。聖上只是一哂,就令繡衣司人退下,既未命人追查謠言來源也不再過問謠言之事。

幽殿暗影中,周守恩不由暗在心裡感慨自己這老奴是真的老了。不僅今夜不知聖上究竟為何難眠,那一日也不明聖上哂笑時的聖心,甚至,他竟不知聖上謀害兄長的傳言是真是假,他竟不能辨明主子是否有過弒兄之心。

猶記太宗皇帝駕崩那夜,皇室與重臣俱圍在太宗榻前。當李丞相詢問儲君人選,已經難以言語的太宗皇帝,只能吃力地抬起半隻手,要指向當時還是襄王的聖上時,獨孤太后忽然緊緊握住太宗皇帝的手,道他們母子有話要說,令他人暫退。

周守恩那時心中一顫,悄看聖上神色,見聖上凝望榻邊母子的眸光似有刺痛的寒焰幽沉。那夜落雪,聖上退殿後候立在廊外半明半暗的燈影下,雪霰火絲落在他幽涼的眼底,既沒有燈的溫暖,也沒有雪的冰冷。

殿內母子秘談後,太宗皇帝再傳眾人入殿。當李丞相再詢問,而獨孤太后已握著永寧郡王的手近前時,太宗皇帝半抬起的手依然指向了聖上。獨孤太后因此色變,顫說太宗皇帝許已神志不清,太宗皇帝卻拼盡此生最後的力氣,掙扎著從唇齒間迸出一個“弟”字。

周守恩侍在聖上身邊多年,從未有哪一日如那夜見聖上面上神情之複雜難測。極度的震驚愧慚痛悔等如碎芒割裂在聖上眸底,最終都沉入深不見底的幽黑中,聖上垂眸跪在御榻前,緊握住兄長的手,也自此接下了啟朝的帝王權柄。

周守恩那時就已望不明聖心,到如今,更是“老眼昏花”了。他只輪守上半夜,過了子正交接時,聽簾內聖上似乎依然未眠。翌日晨起他從廡房趕往清晏殿,在殿門外遇著昨夜交接的弟子進忠,就問陛下後半夜歇得如何。進忠微微搖首,周守恩就在心底更添了十分小心。

不過晨起的聖上神色與往常無異,精神瞧著也尚可。周守恩小心伺候聖上盥洗進膳,見聖上並沒什麼無名火要發,等駕至宣政殿上朝,朝臣們又為昨夜宴上那件事分成兩派各執一詞時,聖上也就淡然聽著,在下方文臣吵得似要動手時,眸底甚至浮著淡淡笑影。

周守恩侍立在御座下首,暗想某方面來說,主子當皇帝之後脾氣真是好了不是一點半點。若換了從前的二公子,夜裡沒睡好,第二日一大早還要被人這般聒噪煩擾,怕是早就一人賞一腳,全都踹出殿了。

下朝後,皇帝未回御書房批閱奏摺,而是先往太后宮中問安。御駕至母后的永壽宮時,皇帝的侄子永寧郡王正在陪伴太后。因為獨孤太后疼愛孫兒,永寧郡王蕭珏並未在京中開府,就起居在皇城東苑的重明宮中,且日常可隨時入宮覲見祖母皇叔,不受宮規約束。

永壽宮中,皇帝問母后安、蕭珏又依禮見過皇叔後,大啟朝最尊貴的一家人,就坐在一處飲茶閒話。

皇帝昨夜輾轉半宿沒睡好,不僅是為朝事,也是因會時不時想起那宮女。這時他手捧著太后宮中的熱茶,又不覺想起那宮女捧給他的半碗冷水,想自己昨夜為不嚇壞她,還借用了侄子的身份,邊飲著茶邊眸光帶笑地看了蕭珏一眼。

蕭珏不明所以時,見皇叔目光垂落在他手邊長劍上,並笑著說道:“這劍看著似是眼熟。”

太后對皇帝道:“這是你父皇生前使過的,在前燕你父皇殺敗漠北時,用的就是這把承光劍,哀家在你來前剛把這劍給了韞玉。”

皇帝啜茶笑道:“這樣好的東西,母后也不給兒子留著。”

太后嗤笑一聲:“多大的人了,還要和侄子爭搶不成?!”

“父皇的遺物,倒還真想爭搶一番”,皇帝像要認真,可轉瞬又是玩笑的口吻,似小兒爭寵般笑著道,“母后這樣疼愛孫兒,叫兒臣看得眼熱。”

“你也是該眼熱”,太后笑道,“哀家從前最寵你,什麼好的都先緊著給你時,你皇兄常是埋怨哀家偏心,如今你也是該眼熱侄子幾回”,又笑看蕭珏,“韞玉,你說是不是?”

蕭珏卻放下茶盞,起身將劍雙手捧奉至聖上面前,“雖承皇祖母疼愛,然侄兒實在不擅使劍,皇叔若喜歡此劍……”

未待蕭珏說完,也未待皇帝接或不接,太后已出聲攔道:“哀家將這劍拿來給你使,是想你上戰場時,有你皇祖父在天之靈庇護,可別辜負祖母的心意。”又問皇帝,“令韞玉征討幽州的日子可定了?”

皇帝慢飲了半口茶,唇際似是苦笑,“朝臣們為這事吵了一早上,吵得兒臣頭疼。”

太后看著皇帝問:“那皇帝的意思呢?”

見皇帝不語,太后忽就冷了面龐,她微側過身,面色凝沉片刻,突就眼眶泛紅地落下淚來。

蕭珏見狀,連忙放下承光劍,半跪在太后身前安慰,太后卻推開他道:“你別跪哀家,跪你叔叔去,跪求他信信自家人,而不是信一個亡國之君的鬼話。”

皇帝將茶擱在幾角,撩袍跪在太后身前,“母后這樣說,天下再廣,兒臣在這世間也無立錐之地。”

太后語意冷沉,“皇帝遲遲不肯下旨令韞玉出征,難道不是將那鬼話聽在心中了嗎?!”

侍在一旁的周守恩,挽著拂塵的手暗緊了緊。太后言中的“鬼話”,乃是前燕末帝所說。去年七月,啟軍在珉山下大敗燕軍,燕帝在兵敗將死之際,道聖上雖贏猶敗,道永寧郡王日後必會弒叔奪位,道他不過在黃泉路上先走一步,聖上這啟朝皇帝不久便至。

那前燕末帝,還曾是永寧郡王的準岳父。本朝太宗猶是魏博節度使時,燕帝將太宗之子選為愛女的駙馬。蕭珏六歲至九歲間的三年光陰,都在燕宮度過,既是昭文太子的伴讀,也是清河公主的未婚夫。不過就在蕭珏九歲那年,燕帝翻臉要滅魏博蕭氏,太宗起兵稱帝,清河公主又急症病逝。荏苒經年,蕭珏已是啟朝郡王而非燕朝駙馬,燕帝給這昔日女婿的,就是此等誅心之論。

“離間之語,兒臣豈會輕信”,皇帝向太后解釋道,“兒臣遲遲難下旨意,既是因前朝李相等認為韞玉缺乏實戰不可領兵,也是因兒臣擔心韞玉會戰場受傷。儘管幽州兵弱,可刀劍無眼,萬一韞玉在戰場上有個好歹,兒臣如何對得起兄長?!”

太后容色稍緩,看向皇帝道:“那就讓你舅舅陪著韞玉去,有自家人看護著,定能護韞玉周全。”

太后口中的國舅,是指她的弟弟、當朝宣威將軍獨孤敬,她拭著眼淚道:“你皇兄生前最大的心願就是江山一統,若他在天上能見韞玉親手為啟朝打下最後一塊中原疆土,定會含笑九幽。”

見太后神色和緩,皇帝唇際亦銜起笑意,“母后既處處皆思慮周全,兒臣又有何好擔心的呢”,就看向蕭珏問道,“你若願往幽州征討,朕就即刻下旨,朕問你,你願嗎?”

蕭珏道:“侄兒……侄兒願為大啟出力,只是侄兒從未上過戰場,怕做趙括之流,耽誤戰事……”話未竟,就聽太后道:“你舅祖父這些年為大啟不知打了多少勝仗,有他幫你,怕什麼!”

蕭珏仍是遲疑,皇帝銜笑看一看太后,又看一看蕭珏,溫和道:“那麼這事就看韞玉的意思了,只是韞玉你不能想太久,明天日落前必要給朕一個答覆,軍機戰事不等人。”

從太后宮中離開後,聖上未乘御輦,就在宮苑內負手緩行。近午時的燦爛陽光,映照得聖上身姿卓然、面如美玉,卻化不開聖上眉眼間似有似無的鬱思,那烏黑濃長的睫毛在光下顫著幽影,似昭示著聖上心境幽沉。

若是從前的二公子心緒不佳,周守恩就勸二公子聽戲跑馬等,保準有法子讓二公子快活起來,但現在他常摸不準聖心,就只能試探著陪笑建議道:“陛下,今兒天氣晴好,可要傳後宮娘娘們伴駕遊園,或是讓神策軍馬球隊陪您擊鞠?”

聖上沒理會他的話,只道:“派人去朕昨夜去過的那個花房,查查那裡的管事有無欺凌手下宮人,若有,按宮規嚴懲。”

因為聖上之前對昨夜花房事半字不提,周守恩就以為昨夜那壎聲沒引出什麼事來,這時才知自己猜想錯誤,忙就應了一聲“是”時,又見聖上微微揚臉,像因想到什麼有趣之事,清亮的眸中微漾笑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