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卷七 對話錄,舊轍,石鐘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寫作的回答

矛人(以下簡稱矛):為什麼要寫作?

石鐘山(以下簡稱石):寫作對自己來說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是體現自身價值的一種方式。

矛:請問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石:我認為每個階段的困難都不相同。比方說剛寫作時困難很多,技術上的,文字上的都有。當前最大的困難是耐心。我想只要在寫作上有耐心,就會寫出不錯的作品來。

矛:你寫作的幾個階段該怎樣來劃分?

石:應該分為三個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為摸索階段,這個階段寫作很勤奮,經常為寫作而激動,卻是寫得多,發得少,有時還很絕望。因為看不到成功的跡象。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為第二個階段,作品已經不愁發表了,有的篇章還獲得了一些喝彩,基本上沒有廢稿,寫一篇發一篇,發表量也比較大,但沒有質的突破。從90年代中後期到現在應該算是第三個階段,作品質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圈內圈外的人開始關注自己了,因為自己的小說成功地介入了影視,一時間還成為了焦點。

矛:自己是否給自己制訂寫作計劃?

石:大的方向上有,比方說寫作題材上的變化,但細緻的沒有。有時想寫這樣一篇東西,待還沒有寫呢,又有一篇作品的靈感來了,馬上又進行這一篇的寫作。總是在變化,但大的方向不會變。所謂的方向也是近期的,明年寫什麼只有上帝知道。

矛:你認為什麼樣的小說是好小說?

石:好讀的小說,有很多人喜歡的小說就是好小說。我一直認為小說是給大多數人看的,而不是供少數人把玩的。想想看,國內外的文學名著,首先都是那個時期那個時代的暢銷書,才一代代地流傳下來,成為經典。如果一本書出版後根本就沒有幾個人知道,又怎麼能夠流傳下來呢?流傳不下來,又如何稱為經典呢。

矛:你認為寫作與生活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石:魚和水的關係。寫作不能沒有生活,我們每個寫作者都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有人抱怨自己沒有生活,其實這是不對的。抱怨沒有生活的人,其實是沒有把自己和生活搞好關係,站在生活上面了,就看不到生活最本質的東西了。站得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而是跟生活融在一起,成為生活的一粒分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這種心態去感悟生活,才會寫出有生活的作品來。

矛:你認為自己還能寫多久?

石:我沒有想過。但我知道有一天自己對生活沒感覺了,麻木了,創作也就結束了。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每個人都面臨著這樣的一天。當有一天我寫作不下去了,一定不會倚老賣老,站在文壇的位置上不挪窩。現在的文學已經商品化了,你想賴著也辦不到,那就找點自己想幹又能幹的事去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迷霧山莊

橫溝正史

說唱主播是大網紅

屋簷下的一隻貓

反派修為盡失後

一叢音

權臣嬌寵

明日昭昭

靈氣復甦我能召喚歷史喵

貓王鎮天下

親愛的小孩

露西·狄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