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4章 11173 《古埃及冥界漫遊指南,大反派也有春天2,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埃及人把奧西里斯的復活看作是他們自己在墳墓外永生的保證。在尼羅河谷附近出土的數以千計的刻有碑文、繪有圖畫的墳墓表明:古埃及人相信,只要死者的親友對死者做到像諸神對奧西里斯屍體所做的那些事,那麼每個人都會在另一個世界永生。因此,人們對死人所舉行的儀式完全是照搬阿努比斯、伊西斯等對奧西里斯所舉行的那些儀式:死者就是奧西里斯,哭喪的婦女是伊西斯和奈芙蒂斯,他的朋友們代表在奧西里斯神話中出場的神。這樣,每個木乃伊都成了奧西里斯的‘翻版’,甚至這位神的名字成了死者名字的字首:例如生前的名字是‘某某’,那麼死後的名字就是‘奧西里斯-某某’。但上述這些還不是獲得永生最重要的一步。

古埃及人認為,除了外在的肉身和心(智慧和情感所在),每個人都是由五個不同的部分組成:護衛靈卡(ka)是生命之源;身魂巴(Ba)是人格或精神;善魂阿底斯(akh)是護衛靈與身魂的結合,可使死者隨意活動;名字(Ren)和影子(shut)具有一種無形的保護。這五部分在人死後所經歷的危險的冥界之行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善魂代表最後的、最完整的存在形式,這是每個古埃及人所渴望的,一旦形成便永遠存在。一些幸運的靈魂與奧西里斯一起住在天堂,那是一片被稱為蘆葦地的地方,位於西部地平線之下,由一系列島嶼組成,只能乘船到達。善魂的形成依賴於對屍體的成功處理。

古埃及人認為要享受死後的生活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屍體必須在聖潔的環境中儲存;必須源源不斷的為護衛靈奉獻祭品;死者的名字必須經常被祈禱者唸叨。要滿足上述條件,第一步就是製作木乃伊。這是一項複雜的程式,包括許多細緻的手術和考究的儀式,包括對屍體的脫水處理——所用物質是一種吸收水分的鹽,然後取出內臟;接著塗上香油和松脂,再用亞麻布包裹。做這種工作的人要經驗豐富、技術嫻熟,所以當時他們享有很高的聲望,收費也非常昂貴。最初,製作木乃伊只是王族的特權,後來只要支付得起費用,任何人都有權這麼做。

把屍體放入棺木和陵墓中所進行的儀式同樣複雜,製成木乃伊的屍體被放入寫滿咒語和圖文的棺木中,以保佑生活在地下世界的死者,有的棺木還被做成與死者相似的人形。有錢人還另有一副雕刻精美的石棺,木質的棺材被放在石棺內,這樣能保護得更好。陵墓被看作是另一重棺材,牆上畫有死者在另一個世界的日常生活圖景,棺木周圍放有死者所需要的一切:傢俱、衣服、食物、工具、船(航行之用),還有隨葬的沙草紙書卷,如《死者之書》、《地門之書》、《洞穴之書》,幫助靈魂戰勝冥府之行的種種災難。

此外,為了獲得神的眷顧,古埃及人還會為動物製作木乃伊。因為古埃及是動物崇拜的核心地域,史前時期,那裡的每一種動物都被當作一位神崇拜。公元前45o年,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約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25年,偉大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史學名著《歷史》一書的作者,西方文學的奠基人。人文主義的傑出代表。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希羅多德就被尊稱為西方‘歷史之父’,這個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聲稱所有的動物,‘野生的或馴養的,無一例外都被看作是神聖的’。人們信仰某種動物,是因為認為動物代表了某位神的威力,為了確保動物能向神傳遞主人的資訊,所以為動物製作木乃伊,以期得到相應的神的眷顧。

在智慧之神托特的聖城大赫爾莫斯波里斯,人們出於獻祭的目的細心地餵養托特的聖鳥朱鷺,一到時候便付出一筆酬金,請僧侶挑選出一隻合適的朱鷺,殺死後埋在地下墓穴。這種事情在當時相當普遍,多得簡直令人吃驚——後世考古學家現了15o多萬個朱鷺木乃伊。到了希臘—羅馬統治時期,這種獻祭過程逐漸有了一套正式的規則。古埃及人可以把任何一隻動物,從獴到鱷魚到公牛,甚至是一顆蛋!都製作成木乃伊,但其選擇卻受到收入的限制。為獴製作木乃伊的花費極小,而為一隻鱷魚製作木乃伊就不一樣了,所以一般來說,如果用大的動物做祭品並進行木乃伊製作,會是整個社群的集體行為,所有花費都會由整個社群的所有人共同承擔。

很多時候,動物不僅僅是靈魂的信使,古埃及人鍾愛自家的寵物,希望這些寵物來世能跟他們做伴。許多陵墓上的圖畫常有人們帶著愛犬的情景。而貓是古埃及人最喜愛的寵物,陵墓中最常見的一個主題就是太陽神拉化作一隻貓,打敗了阻止太陽每天升起的巨蛇阿波菲斯。

希羅多德對埃及人在房屋起火時保護貓的迫切心情感到十分吃驚。‘沒有人哪怕費一丁點力氣去撲滅那場火,因為只有貓才是最關鍵的,哪怕它只要輕輕一跳就能跳出火坑,然而人們卻不惜為了救它縱身跳入火中。一旦貓被燒死,人們便悲痛不已。哪怕是為一隻自然死去的貓,一家人都要難過很長時間。’據希羅多德說,貓死後,人們將對其進行木乃伊製作,方法與製作人類木乃伊類似。不過,後世考古學家用x光檢驗現,在把貓製作成木乃伊之前,還需要對它進行勒死儀式。

牛在農業國度有重要作用,而公牛像獅子一樣是力量的象徵,這使它們在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中佔有一席之地,人們經常以它們與神和法老聯絡。在宗教節日上,它們被打扮得光鮮亮麗,接受人們歡呼;死後,人們給予它們法老才能享受的待遇,為它們舉行儀式,把它們製成木乃伊。

對動物的崇拜在希臘—羅馬統治時期達到高峰。據希羅多德說,任何一個人一旦被現有故意殺死神聖動物的罪行,一定會被立即處決。4oo年後,狄奧托多斯因目睹一位羅馬官員無意中殺死一隻貓,立即被處以私刑。至公元4世紀,埃及本土動物的處境變得危險起來。據一位羅馬官員關於河馬的記載:‘現在已經找不到它們了……作為這塊土地的居住者,它們大批大批地遭到獵捕、屠殺。’在獅子和豹滅絕之後,河馬緊跟著滅絕。這些動物的消失,似乎也對映出埃及的日漸衰落。”——改摘自《古埃及冥界漫遊指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網遊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奧特:虛飾的混沌

如月時

閃亮名模:權少撩上癮

冷嬋

最強科技玩家

燈火連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