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孤臣,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土地改革,士紳納糧是新朝要大事,對於新政,李景隆始終保持沉默,不支援也不反對,反正他不缺那幾個稅錢,可皇帝剛才的話卻讓他有種不好的預感,改革之事,皇帝是鐵了心要進行到底,誰阻攔誰就會倒黴。

現在的朱雄英可不是當初那個剛進宮的皇孫,他是被老爺子和太子朱標傾盡心血培養四五年的大明新君,什麼狗屁勳貴,開國功臣,洪武朝的功臣關新朝什麼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馮勝等人再不識抬舉,看不清形式,小洪武一定會辦了他們。

而且,縱觀歷朝歷代的新皇帝登基,都想做出一番事業,來證明自己是個好皇帝聖君,小洪武自然也不例外,皇帝是換了,可江山還是大明江山,這個時候,前朝的老臣更應該夾著尾巴做人,而不是跳出來亂碰噠,更何況殺伐果斷的老洪武不是駕崩了,而是在背後聽政。

別看老爺子說的好聽,傳位休養,從此不問政事,全部交給孫子處理了,可他真的會不管嗎?

再說了,你們這些勳貴仗著資格老,公然唱反調,這種行為在老爺子看來就是欺負人。

以老爺子那個護犢子的脾氣,你們欺負人家孫子,那他會怎麼對付你們?

朱洪武難道還怕手上沾血,真是滑稽,那是一個能血洗澡的鐵腕帝王。

“陛下,臣是有其心而力不足啊,臣是武將,練兵打仗尚可,治國改革,臣是一竅不通啊,臣實在給不出什麼意見!”

關於新政,李景隆是一點都不想摻和,你支援皇帝,得罪同僚,支援同僚就會得罪皇帝,反正兩邊都不討好,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管不問,最好離開京城,找個地方去練兵,等這一陣新政風暴過去後再回來。

朱雄英哪裡看不出他的心思,練兵打仗你也差遠了,你最大的長處就是人情世故,新政就缺少你這樣的人才,想置身事外,門口沒有,給你李家這麼多富貴為的什麼,為的就是讓你分君分憂啊。

朱雄英眉頭緊皺,苦著臉說道:“曹國公,朕心裡苦啊,朕剛剛當上這個皇帝,就想著為百姓做些事情,費盡心思搞新政,別人不幫朕就罷了,沒想到你曹國公也要敷衍朕,朕這個皇帝當的一點意思都沒有,朕現在是恨不得自己罷免了自己,朕現在就去找皇爺爺,直接告訴他老人家,連朕最信任的曹國公都不和朕一條心,朕不想當這個皇帝了,剛才就算散夥飯了,朕太難了!”

“陛下!”

李景隆再也坐不住了,他立馬起來扯著朱雄英的衣袖說道:“陛下三思啊!”

不得了啊,小皇帝這話要是讓老爺子聽到,自己挨頓鞋底子那都是最輕的。

“陛下剛才還說要將新政推行到底,金口聖言,萬萬不能輕易放棄啊!”

朱雄英一副無奈的神情,嘆息道:“朕不放棄又能如何,那些老勳貴都是開國功臣,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的老臣,朕能怎麼辦,難道真要因為這點事去治他們的罪,這讓別人怎麼看朕,史官去如何寫朕,刻薄寡恩,剛愎自用!”

“哎,,,老李啊,不瞞你說,朕不想去驚動老爺子,老爺子那個人你也知道,這要是告訴他了,那一定又是人頭滾滾,朕不想剛登基就殺人,更不想去殺這些於國有大功的老功臣,可朕又不能為了照顧他們的面子而放棄新政吧,朕難啊,太難啊!”

李景隆神情複雜,好像猜到了什麼,試探著問道:“陛下何不私下敲打一下這些老勳貴,讓他們心裡明白陛下推行新政的決心!”

“敲打?”

朱雄故意問道:“如何敲打,朕總不能請他們吃飯,在低三下四求他們吧,朕給他們的還不夠多嗎?”

“朕沒封他們之前,東宮官職空下大半,朕把三公都封出去了,等他們百年之後,朕必然給他們追諡號,加封號,入太廟,朕何曾虧待這些老臣,可他們是如何回報朕的,天大的皇恩都抵不過那幾個稅錢啊!”

李景隆算是聽明白了,小皇帝這不是在給他訴苦,而是要讓他幹活。

“臣願為陛下分憂,請陛下明示!”

李景隆跪了下來,俯道:“為大明,為陛下,為新政,臣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快起來,你我君臣不必客氣!”

朱雄英虛扶了一下,說道:“朕記得你曾經說過,你要做朕的忠臣,良臣,賢臣,朕不缺忠臣,良臣,賢臣,朕就缺一個孤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楚後

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