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箭十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章 出宮,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借箭十萬,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此時,那名吃臘八蒜的考生突然站了起來,陪同監考的禮部尚書王鈍看到後立馬呵斥道:“爾要作甚?”

那年輕的貢生立馬拱手道:“在下齊魯德州武城學子韓克忠,進京趕考早已耗盡盤纏,已有多日未進水米,請求陛下再賜一份飯食,以解學生腹中之苦!”

搞得半天原來是沒吃飽,一般這種事都要看皇帝心情,畢竟你是來考試的,不是吃飯的。

王鈍看向皇帝,朱雄英揮揮手,說道:“給他!”

光祿寺的官員立馬又給他送了一份,韓克忠感激道:“謝陛下!”

許多學子對著韓克忠投來異樣的目光,很多南方的學子也想站起來說說,但他們不願當韓克忠這樣的顯眼包。

朱雄英倒感覺沒什麼,很多進京趕考的學子都是變賣了所有家當,這才湊夠盤纏,帶著父母妻兒的期盼,就希望考個好名次光宗耀祖。

草草吃過飯後,朱雄英開始巡視整個大殿的考生,卻現很多學子對著飯菜愁眉苦臉,這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大半人。

很快,朱雄英叫來劉三吾,問道:“這些學子為何不吃飯,莫不是嫌棄飯菜差?”

這些飯菜確實不算多好,但放在民間百姓之家絕對算得上好東西,別說吃細糧了,就是粗糧也不見得頓頓都能吃上。

劉三吾正色道:“回陛下,依臣歷年監考之見,這些考生應當為南方學子,而光祿寺準備的飯食多為北方人喜好,所以吃不慣也在情理之中!”

南北方的飲食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這也可以理解。

“原來如此!”

朱雄英點點頭,立馬吩咐道:“讓光祿寺的官員現在立刻馬上重新為考生準備飯菜,以米飯為主食,菜要淡一些,煮些肉湯,在給每位學子上一碟糕點!”

求才若渴,身為皇帝的朱雄英已經做到這個份上了。

半個時辰後,光祿寺將重新準備的飯食送到了學子面前,果然,餓了一上午的南方學子開始狼吞虎嚥起來,畢竟考試也是體力活,更何況還是決定命運的殿試大考。

殿試從清晨考到了傍晚,接近天黑,所有學子交了考卷,向皇帝行禮過後,一一退出奉天殿,禮部的官員開始收拾大殿。

朱雄英伸個懶腰,雙臂順勢搭在蜀王,湘王肩膀之上,笑道:“十一叔,十二叔,辛苦了,中午也沒怎麼吃飽,晚上朕請你們吃個飯,如何?”

“十一叔進宮後,咱們叔侄還沒吃過飯呢,就當朕給你接風洗塵了!”

兩位藩王相視一笑,蜀王朱椿說道:“全由陛下做主!”

三個人差不多的年紀,名義上是叔侄,看著也就和兄弟似的,關係也比較親切,朱雄英拍著兩位叔叔的肩膀說道:“那就趕緊換衣服,咱們出宮,找個僻靜的地方好好聊聊!”

朱柏笑道:“陛下,要不叫上父皇,咱爺們四個一起出宮溜溜?”

朱雄英連連搖頭,說道:“算了吧,老頭子因為我打太子的事生悶氣呢,他老人家現在看我就不順眼!”

蜀湘二王頓時大笑不已!

……

夕陽西下,整個皇城彷彿被撒了一層金粉,十分好看。

蜀王朱椿頭戴儒冠,身穿儒衫,手上還拿著摺扇,一副讀書人的打扮,湘王朱柏帶的是玉冠,一身錦衣,一看就是富家公子。

而朱雄英就穿的很隨意了,一身粗布青衣,如同百姓一般,但身上卻有股身居高位的威嚴。

三人走在皇城外的鬧市之中,朱椿拍了拍手中的扇子,感慨道:“多少年都沒看過京城的繁華了,再見之時,突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湘王朱柏打趣道:“那得多虧了陛下,十一哥,一會兒你要和陛下多喝幾杯!”

朱椿同樣玩笑道:“那得看陛下帶的銀子夠不夠了!”

“既然出宮了,就別叫什麼陛下了,還如小時候一樣,叫英哥兒就成!”

朱雄英大笑道:“還有,兩位叔叔放心,今晚飯管飽,酒管夠,其他的我就不管了,也不能陪,老頭子不讓我在外面瞎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