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巖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為什麼道理都知道,我們還是做不到,孤獨這種病,遇見你就好了,小巖井,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老友喝酒,暢飲了兩瓶黃酒,頗為盡興。

其中聊到一個小話題:你說,現在的人每天都聽那麼多道理,知道那麼多正確的事,為什麼還是做不到,活不好?

比如,大家都知道讀書好,鍛鍊好,熬夜不好,拖延不好,可永遠在重複錯誤的事情。

我曾經想過這個問題,但沒有多想,然而趁著酒醉,我突然意識到其中的一個核心問題。

“因為道可道,非常道!”我眼睛一亮,想到這句《道德經》開篇人人皆知的一句話。

“什麼意思,說人話!”朋友繼續問。

“因為真正的道理,它本身就是時刻在變化的。從來就沒有一個完全通用的所謂真理可以一直用下去啊,我們聽過的道理,再怎麼正確,也只能是別人的經驗。自身所處的情況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變化,如果自己沒有智慧去分辨,自然就做不到。”

因為世界的組成太複雜,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不存在一種恆定的行為法則可以一勞永逸。

舉個例子,我們知道說謊不好,但很多女生拒絕別人告白的時候都會用“你人挺好的”來安慰對方。這比心直口快直接說“你太矬了、太醜了、太窮了,老孃看不上”善良得多吧。

再舉個例子,大家都說讀書好,可是有人天生不喜歡讀書,難道也要逼著人家讀書嗎?

不勝列舉,道理只是知識,知識可以傳授,而智慧永遠只能自己領悟。

對於一個沒有窮過的人,他永遠無法真正體會沒有錢的人是什麼心態,更談何理解?

於是我回家洗完澡之後,又認真地分析得出以下三個結論。

1.名詞之爭。

每個人理解的東西,本身就會有偏差。

大家發現沒有,很多時候,生活中的爭論都是名詞之爭,比如我說我學禪,很多朋友以為我吃齋唸佛拜菩薩,就跟老年人一樣。而我說的學禪,是指一種去除雜念、認識自我的思維修行方式。

同樣一個名詞,在不同的人看來,不盡相同。

我家的貓從小喜歡玩拖鞋,於是我就給它取名拖鞋。我叫它拖鞋,並非真拖鞋。它也可以叫獅子,叫達·芬奇,叫電飯煲。

如果你就在貓面前,那麼它叫什麼都無所謂,因為對你來說,毛色、大小、性格立即可見。

對一個沒見過貓的盲人,你再怎麼描述貓的概念,在他腦海中都無法呈現出跟你看到的貓一樣的形態來(比如我家拖鞋)。

2.偏見與慣性。

人的生命與時間有限,年少的時候我們可以學習很多東西,然而長大後為了謀生,我們通常就會專注於一兩樣特殊的知識和技能。這就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偏見與思維定式。

偏見,就是讓大腦的思考窄化了。頭腦一旦狹窄化了,你就會變得特別在意某一樣東西,而同時,你對其他事物毫無意識。頭腦窄化得越小,你就越能取得成功,你會變成一個特殊人才,變成一個專家。但是,整個事情就會是:你知道得越多,你的意識就越少。

簡單地說,學文科和學理科的人,看待事物的思維方式截然不同。

同樣一個事物或一個概念,在成長環境和固有的我執下,看到的也可能是不一樣的東西。

語言會有隔閡和誤解,文字會有不達意和表達不當,我們對事物真正的認知來自親身感受和體會。

我們認識事物,會受到名詞本身的禁錮而對進一步理解事物本身產生障礙,停留在淺顯的認知層面,進一步產生偏見和我執。

六祖指月的故事,也是這個道理。真理或真相與文字是無關的,文字可以指引真理,但文字本身不代表真理。就像手指指出月亮的所在,但手指就是手指,跟月亮沒有關係。

佛陀圓寂前有一句話: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

佛陀說自己說了這麼多年法,其實未曾說法。

因為真正的智慧是沒法兒說的,是虛無縹緲的,而不是告訴你A是A,你記住就好。

所以,佛陀是認知事物本來面目的覺悟者,而我們囿於世俗成見、言語概念、習性執著,為假象所迷。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那是佛陀說話的方便,方便我們去理解,又不希望我們誤解。

道理歸道理,一個人要怎麼活,只能依靠自己去尋覓。

3.自控力不足。

我們每天都面臨太多誘惑,沉浸在世俗的樂趣中,看電視劇、綜藝節目,聊天,吃好吃的,玩手機,在這些有趣而瑣碎的小事中將精力與自控力都用完了。

很多事情不是本身很難,而是因為我們不去做,才變得難。

我們不去做,就不會習慣。每天跑步的人不覺得跑十公里有多難,但是偶爾跑一次的人,就覺得難於登天。

其實從生理學來說,任何習慣的養成,需要連續做14天,熬過14天以後,就開始適應了,慢慢地也就不難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要對這個世界的誘惑有一定的疏遠。

我認識的優秀有魅力的人,通常對外界都有一種疏離感。名校的學霸總是溫和冷清,喜歡待在圖書館一整天,也能對人淡淡地微笑;成熟的中年人總是儒雅淡定,話不多,喜歡獨來獨往,與人相處保持著禮貌的距離。

我想真正明白道理的人,都是很孤獨而堅定的吧。像一個復仇者一樣,對每天都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讓自己鬆懈。

每天忙著過自己的生活,讀不同的書,做感興趣的事,堅持鍛鍊身體、增長學識。何時能成功,這份努力是否有回報,他人的評價,從不過多在意,只是專注於自身內在的積累,寧靜而堅忍。一個人就像一座城池,看似安逸平和,實則內心風生水起,默默攻城略地。

所以我總說,人註定是孤獨的。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094A3293.jpg"/>

希望之所以可貴,是因為它的不確定性。當一個人意志堅定且找對方法時,便能感受到日漸接近希望的安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吃飽了嗎

Jilly

士兵向前衝

九孔

論習慣對顏值的影響

細品

渣了前男友後我翻車了

溫瑜寬

總裁大人,又又又吻我了(奈何老公太寵我)

碧玉蕭

大明星的貼身高手

小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