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博爾赫斯的面孔,格非,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愛的長篇小說,這一點,我想一開始就指出來。在我們這門課的講授計劃中,我將它放在最前面,也不是沒有考慮的。諸位也許和我有不一樣的看法,這無關緊要。我一直認為,在文學上,沒有“正確”這樣一個絕對的概念,也沒有任何人擔保可以提供給我們一個一勞永逸的最後答案。作為教師的職責之一,僅在於闡述他個人的觀點(如有必要,他也會提及文學史上的相關看法)並說明理由。《安娜·卡列尼娜》不僅是我最喜歡的長篇小說,而且我也認為,在列夫·托爾斯泰的所有作品中,它也是寫得最好的。《戰爭與和平》也許更波瀾壯闊,更雄偉,更有氣勢,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麼純粹,那麼完美。順便說一句,列夫·托爾斯泰並不是一個出色的文體家,但他的文體的精美與和諧無與倫比,這並非來自作者對小說修辭、技巧、敘述方式的刻意追求,而僅僅源於藝術上的直覺。

儘管《安娜·卡列尼娜》在文體上有著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但我之所以會被這部作品迷住,是因為完全不同的另外因素。說得簡單一點,那就是這部作品在道德上的強烈的衝擊力。眾所周知,列夫·托爾斯泰在道德訓誡方面的主觀意圖十分強烈,但也並非始終如此。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他更信賴不涉及道德說教的自然,強調為藝術而藝術,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純粹藝術的才能要比社會意義的才能高得多。到了晚期作品中,托爾斯泰完全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甚至帶有明顯的反智、反文化、反藝術的色彩,他不僅對莎士比亞那樣的純藝術作品深惡痛絕,而且為自己身上所有的莎士比亞的傾向公開表示悔恨。我們這裡要說的《安娜·卡列尼娜》恰好處於這兩個極端的中段,是托爾斯泰的思想、觀念、藝術傾向發生重大變化的關鍵時期。俄國的德魯日寧、安年科夫等人把《安娜·卡列尼娜》視為“純藝術”的代表作品,我認為頗有疑問。《安娜·卡列尼娜》雖說沒有《戰爭與和平》中那麼多的議論和哲學說教,但對於“靈魂得救”這一主題的展開,作品中的思辨色彩和宗教情緒卻要濃烈得多,而且,托爾斯泰晚期作品中的許多主題,傾向和敘事特點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都有所表露。因此,我認為,《安娜·卡列尼娜》對於列夫·托爾斯泰一生的創作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藝術表現力方面來說,作者的能力日臻成熟,而且對長篇小說這個體裁的駕馭爐火純青。這部小說寫於他一生中最安寧、最幸福的時期,雖然對於絕對善、正義、真實以及“得救”的探索已為日後的創作埋下伏筆,但這方面的傾向還未來得及對他飽滿的熱情、寬廣的視野構成損害。

我最近在重讀這部作品時,它的流暢性,內在的嚴謹與縝密仍然讓我感到震驚。而實際上,這部作品的寫作過程時斷時續。作者一面寫作,一面卻對這部作品的意義產生了深刻的懷疑,他甚至幾次中斷了寫作。如果不是他的責任心的驅使——僅僅為了使《俄國導報》的連載得以完成,很可能會中途夭折。當托爾斯泰寫完這部作品後,他像是擺脫了一件沉重的負擔似的感嘆說:“我終於被迫把我的小說寫成了,它簡直叫我膩煩死了。”托馬斯·曼認為,作者之所以寫得如此困難,主要是藝術上的永不滿足造成的無休止的琢磨修改:“這位驚世駭俗的聖者越是不相信藝術,對藝術越是一絲不苟。”這一說法固然有道理,但我認為,這部作品難產的另一個或許更為重要的原因,卻是作者在“生命的意義”、“價值觀念”、“社會變革的理想”等重大問題上產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危機與幻滅感。作者將那些猶疑、彷徨、甚至有些絕望的思考一起寫入了小說。

在以前的課上,我每次都要向學生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托爾斯泰的絕大部分作品都不喜歡在章節之間用小標題,這是作者的寫作習慣所致。《安娜·卡列尼娜》似乎也不例外,但有趣的是作者在這部作品中卻出人意料地使用了一個標題,那麼這個小標題是什麼呢?沒有學生能回答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這說明,同學們在閱讀作品時還不夠細緻,因為,在我看來,這個在文體上的形式上的反常之舉是不應該被忽略的。好吧,我現在告訴諸位,這個小標題就是“死”。也許列夫·托爾斯泰在寫下“死”這個標題時,完全是無意識的,但卻洩露了一個重要的秘密,這部作品的主題並不像很多人指出的那樣單純,至少不是以“婚外戀”、“反叛”、“家庭倫理”一類的題目所能涵蓋的。“死”這個標題在全書中那樣醒目,似乎暗示了“死亡”是作者的思考中無法逾越的障礙,正如托爾斯泰在作品中說的那樣,既然人人都要一死,那麼他在生前的榮辱得失,衰盛譭譽,掙扎和希望又有什麼意義呢?問題既出,無人能夠回答,在這裡托爾斯泰似乎又鑽進了牛角尖,又在代替上帝進行追問了。這種思考註定沒有答案,是因為它本身是非理性的。因此,我覺得,儘管有人認為這部作品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社會問題小說,但它從本質上來說是反理性反社會的。也就是說,在列夫·托爾斯泰有關“獲救”的辭典中,社會進步、革命理想、知識與文化、理性與科學統統不在其中。在托爾斯泰看來,藝術不是別的,其存在的理由正是對上述一切價值系統困難而神聖的超越的象徵。

在《安娜·卡列尼娜》這部小說中,列夫·托爾斯泰塑造了許多在文學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渥倫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寧、奧布浪斯基公爵……在這些人物中,惟一一個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帶有點喜劇色彩的就是奧布浪斯基公爵,其他的人物無不與死亡主題有關。如果我們簡單地歸納一下,這部作品主要寫了兩個故事:其一,是安娜與渥倫斯基從相識、熱戀到毀滅的過程,以及圍繞這一程序的所有社會關係的糾葛,其二是列文的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義上展開個人思考。正如那句著名的開場白所顯示的一樣,作者對現實的思考是以家庭婚姻為基本單位而展開的,至少涉及了四種婚姻或愛情答案:卡列寧夫婦,安娜與渥倫斯基,奧布浪斯基夫婦,列文與吉提。每一個答案都意味著罪惡和災難。安娜是惟一經歷了兩種不同婚姻(愛情)形式的人物。在作者所賦予的安娜的性格中,我以為激情和活力是其基本的內涵,正是這種壓抑不住的活力使美貌純潔的吉提相形見絀;正是這種被喚醒的激情使她與卡列寧的婚姻,甚至彼得堡習以為常的社交生活,甚至包括孩子謝遼莎都黯然失色。與這種激情與活力相伴而來的是不顧一切的勇氣。當小說中寫到渥倫斯基在賽馬會上摔下馬來,安娜因失聲大叫而暴露了“姦情”之時,對丈夫說出下面這段話是需要一點瘋狂勇氣的:“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隨你高興怎麼樣把我處置吧。”托爾斯泰對這種激情真是太熟悉了,我們不妨想一想《戰爭與和平》中的娜塔莎,《復活》中的卡秋莎,還有蟄伏於作者心中的那頭強壯的熊——它的咆哮聲一直困擾著列夫·托爾斯泰。

如果說列文這個形象對托爾斯泰來說意味著個人經驗的改寫,那麼安娜恰好預示著一種可能:她對家庭的背棄,她的自殺,都是作者想做而未做的。因此,作者對安娜的深愛、讚賞與恐懼是不難理解的。有相當多的學者認為,安娜的悲劇是由於客觀的社會環境造成的,比如說脫培西之流蟻聚一處的上流社會生活圈子的壓力,或者說,安娜和渥倫斯基的愛情悲劇是由於他們兩人都無力也不願與這個生活圈子一刀兩斷而導致。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英國作者高爾斯華綏認為安娜之死是作者的敗筆,是不真實的。從小說本身所展現的事實來看,這一見解是說不通的。安娜與渥倫斯基結合固然會導致社會的壓力,但這種壓力並未大到足以毀滅他們的程度,其次,假如這種愛情意味著“獲救”和“幸福”,那麼承受這種壓力就是應有之義。至少,對於女主人公安娜來說,她在與渥倫斯基結合的過程中,她所面臨的最大恐懼並不是上流社會的摒棄,也不是遺棄謝遼莎的後果,而是她不知道愛情的物件何時會停止這種愛,從而讓她的全部犧牲徹底貶值。由此,安娜進入了嫉妒——懷疑——安慰——懷疑——嫉妒的怪圈,並最終導致了厭倦。由此可見,安娜的死是由於厭倦,她的自殺是有著充分的理由的。厭倦壓迫著她,使她在任何時候都會採取自殺這一步驟,儘管安娜本人並非完全瞭解這一點。這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安娜的自殺帶有那麼一點靈機一動的神秘色彩——她去車站並不是為了自殺,而是去等候渥倫斯基。火車進站的鳴叫使她突然想到了死,於是她就走下了站臺。她當時表現得異常“清醒”,她甚至感到自己手提包被什麼東西掛了一下,又從容地解開了它,但這種清醒何嘗不是一種深刻的迷惘。在這裡,只有一點是清楚的,那就是安娜想懲罰他的情人,想讓自己的死使對方感到悔恨。她動用了屬於她的最後一點資源。

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說,安娜的死是“註定”的,也就是說,作者托爾斯泰早就將她列入了犧牲者的名單,因為托爾斯泰對激情導致的後果已作了預先的設定,他不相信安娜與渥倫斯基的婚姻/愛情形式有多大的前途。事實上,作者安排安娜與渥倫斯基在車站月臺上的第一次見面,宿命的陰影已經將兩人籠罩於其中了。

我們再來看看列文與吉提。這對戀人雖然歷經波折與坎坷,最後終於成了眷屬。較之安娜和渥倫斯基,他們之間的愛情更符合托爾斯泰的理想。在這裡,《戰爭與和平》中的安德列、彼埃爾、娜塔莎的三角關係被一分為二;安德列與娜塔莎之間的充滿激情的愛情在安娜與渥倫斯基身上得到了更為充分的展現,而彼埃爾與娜塔莎宗教氣息很濃的婚姻則在列文與吉提身上再一次被重寫。列文與吉提的重歸於好被托爾斯泰賦予了天堂般的溫馨。像彼埃爾一樣,列文也是一個神秘主義者,他的“猜字遊戲”式的求愛過程更像是一次賭博,不過他成了贏家。列文的求婚被接受之後,困擾著他的所有障礙彷彿在頃刻之間被瓦解了。托爾斯泰寫道:“他(列文)必要的時候可以飛上天,或是舉起房子的一角來。”由於有了夢寐以求的愛情,他一度深惡痛絕的沙龍聚會不再令人感到無聊,他甚至感到自己承受不住幸福的暈眩,迫不及待地與茶房徹夜長談,婚姻的枷鎖在列文那裡也成了逃避自由的絕妙藉口,儘管他不得不放棄自己打獵的愛好,但他為自己失去了自由而欣喜若狂:幸福就是妻子不讓列文去獵熊,列文感到高興,愛,不僅是征服了他,而且是整個地將他吞沒了。“我心裡絲毫找不出惋惜我的自由的心情。”“我高興的正是失去我的自由。”

然而,現實正如托爾斯泰所指出的那樣,與不幸的背景相比,幸福是脆弱的,來得快,去無蹤。列文與現實的和解是暫時的,憂鬱與痛苦很快又回來了。愛情並未使他“獲救”。為了阻斷自己的自殺企圖,列文像一個強迫症患者一樣,把家裡的繩索全部藏起來(因為他看到繩索就想上吊),而且不敢攜帶槍支(開槍自殺就更容易了)。列夫·托爾斯泰彷彿被死亡這樣一個巨大的誘惑迷住了,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他寫到了形形色色的死:列文的哥哥的死,安娜的自殺,列文的剋制不住的自殺衝動,渥倫斯基的為自殺所尋找的漂亮藉口(上前線並儘快地被土耳其人的子彈打死)。小說中的人物似乎沒有一個有好的結局,就連密哈羅夫這樣的人也成天幻想著離開世界:“要是能夠逃到什麼地方去就好了。”而卡列寧無疑是小說中最為悲慘的一個人物。他自始至終都在深淵中掙扎,他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虛假的。糟糕的是卡列寧本人能夠意識到這種虛假而根本無力改變它。在他的心目中世上的一切都是邪惡的,惟一可以支援他生命的是一種病態的責任感:他用這種責任感強迫自己辦公務,用這種責任感來談情說愛,來面對背叛他的妻子,與他的情敵和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卡列寧自己把這種責任感解釋為“侍奉上帝”的道德需要。

毫無疑問,列文是小說中的第一主人公。托爾斯泰為了改造這個人物,動用了自己的大部分經驗積累。從某種意義上說,列文就是托爾斯泰本人。那麼,托爾斯泰藉助於這個人物的苦難歷程要向讀者傳達一個怎樣的資訊呢?或者說,列文這個富足的地主、患有強迫症的沉思者、具有非理性傾向的“神學家”所關心的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呢?我以為就是上帝與個人的關係。或者說,人在何種意義上需要一個上帝,以及人在沒有上帝的情況之下何以得救。與其說他給我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答案,還不如說留給了我們一個自相矛盾的謎團。列夫·托爾斯泰的思考留下的是一個原樣的世界,但他也在某種程度上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列文式的堅韌與忍耐,或者以蒂利亞口吻所說出的:“上帝給予了十字架,也就給予了我們忍受它的力量。”它與里爾克、卡夫卡所給出的答案大致相仿。

馬丁·杜伽爾曾認為,托爾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銳利,能夠穿透生活的壁壘而發現隱含其中的“真實”。但我卻傾向於認為,從根本上來說,托爾斯泰是一個圖解自我觀念的作家,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作品,主題上的聯絡十分清晰,尤其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兩部鉅著,其中的人物、情節、主題多有雷同之處,他的觀念的疆域並不寬廣,他的素材也不豐富,但這並不妨礙托爾斯泰的偉大,正如塞萬提斯的狹隘主題並不妨礙《堂·吉訶德》的偉大一樣。小說的真實來自他的智慧、敏感而浩瀚的心靈,而更為重要的,他的誠實。維特根斯坦在讀完《哈澤·穆拉特》以後曾感慨地說:“他(托爾斯泰)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有權寫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狂野時代

一三五七九

夏日庭院(夏日的庭院)

湯本香樹實

殿下萬福

簫九六

食醫小店

菩提守望

一夜成了大富豪,前女友都氣瘋了

穿越星辰大海

桃運鄉村小仙醫

w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