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阿拉比》,博爾赫斯的面孔,格非,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都柏林人》的十五篇故事中,前三篇是用第一人稱敘述的,後十二篇用的則是第三人稱敘事。作者這樣做,有什麼特別的安排或考慮嗎?我們知道,前三篇故事寫的是童年和少年生活。《姐妹們》的敘事者是旁觀者,“我”並不是故事的真正主角,《偶遇》也是如此,但在《阿拉比》中,“我”既是旁觀者,同時也是核心人物。作者的用意之一,也許是想借用孩子的眼睛掃描一下都柏林的生活圖景,給讀者一個大致的印象。另外,由於孩子們天真爛漫,他們的眼睛所觀察到的圖景尚不足以用來揭示作者預先的“意圖”(儘管《姐妹們》即涉及了宗教主題,但也是點到為止)。因此,將他們設定為旁觀者,浮光掠影地描述眼中的人和事是較為自然的寫法。同時,第一人稱的語調也顯得親切一些。《阿拉比》中的“我”,已經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兒童變成了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年。在這樣一個比較曖昧的年齡,所有的事物都帶有曖昧的特徵。

如果讓我從世界範圍內挑選十篇最好的短篇小說,我想我一定會選《阿拉比》。記得有一年在廣州,我和蘇童在賓館裡聊天,說起彼此珍視的短篇小說,我們不約而同第一個想到的,竟然就是《阿拉此》。我認為蘇童喜歡《阿拉比》是有道理的,因為他自己的寫作中,曾有一個時期寫出了不少可愛的鄉村少年形象,我覺得那些形象是真實而令人難忘的,和喬伊斯一樣,它復活了我們自己對於少年生活的許多記憶,或者說記憶、情感和想象的片斷,而且我也覺得,蘇童的文筆與寫《阿拉比》的喬伊斯也有幾分相似,有點漫不經心,大大咧咧,但卻充滿了詩意。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另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有一位學生在聽過我的課後,回去讀了《阿拉比》,但有一個問題始終在折磨她:喬伊斯為什麼在《阿拉比》的開頭要寫“教士”,這個“教士”與整個故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且,作者多次寫到街上的房屋,寫到各種各樣的氣味,寫到燈火、雨、玻璃窗和花壇,在我的這個學生看來,作者沒有必要這麼嘮嘮叨叨,完全可以更簡潔一點。她的另一個問題是,她一點也沒覺得這篇小說有什麼了不起,或者說有什麼感人的地方。我記得那天她說了很多意見,但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問題:第一,作者的文筆為何那樣瑣碎(為何東拉西扯),他那樣做是否有必要;第二,這篇小說有何意義,我們閱讀這樣的故事究竟能獲得怎樣的愉悅或教益。為了回答她的第二個問題,我記得我給她講了一個小故事,我知道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我在上海讀書的時候,班上有一個男孩老愛往金沙江路的百貨商店跑,常常買回來一些牙刷、牙膏和香皂,他並不缺少這些用品,可他總是不斷地購買這些無用的東西。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獲知了他的一個小小的秘密,他喜歡那個櫃檯的女售貨員。說“喜歡”也許不確切,說“愛情”又有點過分,他只是滿足於看她一眼,最好,能夠與她說上一兩句話。當他和我成了好朋友之後,我常常看見他吃著飯,兩眼就發直,嘴裡還不住地喃喃自語:“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和她說上一兩句話。”後來,知道他秘密的人越來越多,以至於同學們遇見他,往往第一句話就問:“怎麼樣,金沙江路的百貨商店去過了嗎?”他也並不怎麼生氣,往往紅了臉,不聲不響地走開了。當然他最終也沒有和她說上話,直到畢業,他還是想著這個售貨員。

在我看來,這個小男孩就是喬伊斯筆下的那個“我”,女售貨員就是曼根的姐姐,而這個真實的故事就是《阿拉比》。我常常想,假如我的這個朋友猶猶豫豫地來到櫃檯前,從牛仔褲裡掏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幣,心懷鬼胎地對那個漂亮的女售貨員說:買一塊肥皂,而售貨員說:“你要買什麼牌子的肥皂?”只消這一句話,我的朋友就得救了,他會不會像《阿拉比》中的那個少年一樣,淚水奪眶而出?

現在我試著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喬伊斯在這篇小說中也使用了他自己稱之為“卑瑣”的文體,東拉西扯,漫不經心,我覺得他這樣處理語言,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必須的。因為在這個故事中,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愛情”故事尚未發生,小說中也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戲劇衝突,有的只是少年人憂鬱而狂亂的想象或幻想。小男孩為什麼喜歡曼根的姐姐?因為他想跟她說話,喜歡她走起路來左右搖晃的辮子,喜歡她站在欄杆前被月光照亮的身影,她的棕色有碎花的裙子,身體的曲線,擱在欄杆上的手以及裙子的鑲邊。當他看不見她的時候,她的名字就是秘密的快樂的中心;在捧著聖餐杯,在做禱告或唱讚美詩的時候,她的名字也會脫口而出,繼而熱淚盈眶。小男孩為什麼要去阿拉比市場?是因為她第一次跟他說話時,無意中提到了這個詞,Araby,這個詞從此具有了魔力,它的音節在靜謐中隱隱迴響。

喬伊斯在敘事中的漫不經心,恰好迎合了小男孩內心的憂鬱和空落,他“愛上”了曼根的姐姐,並沒有十分具體的理由,這種愛之所以產生,是與少年的遊戲,街道的目光,雨,這些物象和環境分不開的。作者為什麼要寫到死去的教士?因為教士居住過的後客廳註定了要與曼根的姐姐的形象聯絡在一起,是記憶和想象的策源地,是觀察戀人的理想場所。簡潔而瑣碎,這是喬伊斯的敘事的特點,在本篇中,卻是恰到好處,少年的青春衝突就是那麼簡單、美妙、漫無邊際,充滿了憂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我靠抄書成了全球首富

越過山丘

超級女神護花系統

公子柳

南江十七夏

玖月晞

升遷太難?不如安心乾點實事

這肉有毒

怒江之戰1

南派三叔

從今天開始當首富

齊州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