寐語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如花美眷,好久不見,寐語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米線,誰的三鮮米線……”

這一口軟軟糯糯的蒼老話音,我到現在也沒能忘記。

耳邊響起這聲音,眼前就又看到她,佝僂瘦小的身子,白髮燙成小卷,兩鬢用鐵絲髮夾蓬鬆夾上去。很小巧的一張臉,滿是皺紋,皺得看不清五官,嘴巴也癟了,眼睛眯得細長,因為她總是笑——顫巍巍雙手端一碗米線走過來,對著你笑;收了錢,低頭在圍裙兜兜裡找補,對著你笑;佝身慢悠悠掃地,掃到你面前,低聲細語說,同學,請讓一下,還是對著你笑。

她個子很小,兩肩高低不齊,從背後看,一側肩胛拱起,不知道是因疾病還是傷殘。

那時,中午放了學,常去她的小鋪子吃米線。尤其陰雨天,熱乎乎捧著大湯碗,挑著細滑的米線,哪怕坐在四面透風,頂上偶爾還漏雨的篷子下,也滿足極了。米線鋪搭在校門口一條小巷子裡,教職工宿舍樓下空地,搭了個簡易狹小的廚房,外面塑膠布篷子一拉,幾張桌凳擺上,就是他們一家人的鋪子。

兒子是廚師,一個戴眼鏡的微胖中年人,好像在爐子前生了根似的,不停重複煮米線、挑米線的動作,大冬天也忙得滿臉是汗。媳婦打下手,洗菜洗碗備調料,手腳麻利,人也和氣;老婆婆端米線,收錢,收拾桌子,掃地……一家人分工協作,有條有理,每天生意都很好,學生們排隊排老長。

大多數女生比較懂事,看到米線煮好,會自己去端,吃完了也自己把碗端回去,不忍心看老婆婆顫巍巍來做。每次老婆婆都連聲說謝謝,笑眯眯望著我們走,說同學再見,明天早點來吃啊。

他們家的米線真是好吃。

老婆婆的口音,帶雲南腔調,問過她,好像是昆明人。

她家老爺子,偶爾也來米線鋪坐坐,陽光好的時候,拄個柺杖,坐在門口,望著學生們來來去去。他年紀大了,也許有八十歲了,幫不上鋪子裡的忙,就坐在那裡。偶爾老婆婆太忙,沒聽到有學生叫她收錢,老爺爺就幫忙喊一嗓子,嗓音洪亮。老婆婆走過來,笑眯眯埋怨他一句,聽到了聽到了,喊那麼大聲……

我特別喜歡這個老爺子,因為他和我的爺爺有種說不出的相似,那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感覺,只是看見他坐在那裡,就覺得滿心親切。他滿頭銀髮全部往後梳得整齊,戴金邊眼鏡,鬍子颳得乾乾淨淨,坐在凳子上,任何時候都是同一個姿勢:腰桿筆直,大腿與小腿成直角,兩臂平伸身前拄著柺杖,坐得一絲不苟。

他不大說話,總是獨自坐在一小片陽光裡,眼睛望著遠處出神,樣子嚴肅。

每次我們吃完,走的時候,都要和老婆婆說聲再見。老爺爺在鋪子裡的時候,我也到他面前,打聲招呼,說一聲,爺爺,我們走了。

他微笑點頭,說,好好,同學慢走。

就這樣在他們鋪子裡吃了很多次的米線之後,那天,我記得是夏天,下暴雨。

鋪子裡擠滿了等位子的學生,我和同伴去得晚,只好打著傘站在外面等。

雨大風大,我們兩人擠在一把傘下,一邊哆哆嗦嗦,一邊嘻嘻哈哈聊天,年紀小,吹風淋雨不當回事。老婆婆從鋪子裡瞧見了,著急的,招手叫我們進去躲雨,說要淋感冒的。我們不想擠在一堆大呼小叫的男生當中,寧可在外面等。過了一會兒,老婆婆撐把花傘,顫巍巍地從鋪子裡小碎步跑來,把我的袖子輕輕牽了,歉意地說,同學,對不起啊,今天人太多,我帶你們到家裡去吃好不好?

我和同伴都愣了,覺得不好意思,怎麼能上別人家裡去打擾。

我們推辭。

老婆婆說,我家裡乾淨的,你們放心。

這樣一說,我們更不好意思得耳根都紅了,哪裡還能說什麼,只好跟著她上樓。

她家裡乾淨整潔得出奇,我不好意思太刻意打量別人家,不記得陳設了,印象裡,只記得屋子裡有股好聞的茶香,特別安靜。老婆婆說,老爺子在裡屋睡午覺,今天下雨,他骨頭疼。

我們趕緊放輕腳步。

她領我們到一張四方的小餐桌坐下,說等一會兒媳婦會把米線端上來。

正對餐桌的那面牆上,掛了個老鏡框,很多張老照片鑲在一起那種,一抬頭就看見。

我和同伴幾乎同時“啊”地叫了起來。

鏡框正中央,最醒目的一張老照片,是一對男女的合照。

男的穿軍裝,帽徽是青天白日,濃眉飛揚,英俊,氣度不凡。

女的穿旗袍,齊肩波浪捲髮,鵝蛋臉,一雙眉毛真是書中說的娥眉,彎彎嫋嫋的眉弓下,杏眼星眸,含情脈脈,口鼻也像月份牌上的胭脂美人,標緻極了,沒有缺點可以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結局要HE前白月光回來了[快穿]

寧素來

男主總打斷我的死遁進度條

漆蕎

續緣閣

木花

望古神話之選天錄

跳舞

炮灰她想千古流芳[快穿]

雁來燕去

娛樂:從蘑菇屋開始的人生

迷失自我的小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