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德波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依戀理論[1],愛的進化論,阿蘭·德波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年歲漸長,他倆全新地意識到自己尚不成熟,同時也領會到他們不會是個案。他們對於自己的理解,肯定不及別人來得更深刻。

多年來,他們總拿心理治療開玩笑。起初,他們嘲弄的是治療費用:心理治療是有閒有錢的瘋子們的特權;心理醫生們也都是瘋子;遇上問題人們只要多跟朋友交流就好;靠“看醫生”解決問題,這是曼哈頓人乾的事,而非洛錫安[2]人的風格。但伴隨著一次次激烈的爭吵,他們曾經信服的這些陳腔濫調似乎越來越靠不住了。一天,當拉比因為柯爾斯滕質疑一張信用卡賬單,一怒之下把椅背都敲斷時,他倆立刻心照不宣地意識到,他們有必要看看心理醫生了。

一個好的心理醫生,比一個好的理髮師——他的服務也許不那麼野心勃勃地著眼在人文關懷——難找多了。求人推薦醫生非常棘手,因為人們會把這種需求視作婚姻出現危機的跡象,而不是婚姻健康持久的象徵。就如有助於愛情順利發展的絕大多數事物一樣,心理諮詢似乎與浪漫毫不相干。

他們最終在網上搜尋到一個在市中心開業的個人執業醫師,他的網站很簡潔,介紹自己是一個“夫妻問題”專家。這個詞讓人感到安慰:他們的問題不是個案,就被深入研究、麻煩不斷的家庭單位而言,這些問題只是其中一部分。

診所位於一座建於十九世紀晚期的陰暗的出租大樓三樓。不過診所裡面卻溫馨怡人,到處擺滿了書籍、報紙和風景畫。醫師費爾貝恩太太穿著一件常見的墨綠色罩衫,極卷的灰髮呈頭盔狀,襯著一張平和親切的臉。當她在診療室內坐下來時,她的雙腳離地很遠。事後拉比刻薄地說,這“霍位元”人似乎對自己所謂的專長並無太多親身體驗。

拉比看見他和柯爾斯滕之間的那張小桌上有一大盒面巾紙,它所代表的含義,令他油然而生一種抗拒。他不願接受這邀約,在公開場合,對著一疊面巾紙吐露自己複雜的悲傷。在費爾貝恩太太記下他們電話號碼時,他幾乎要打斷這程序,宣告說他們的造訪實際是個錯誤,是對他們之間的那些爭吵誇張的過度反應;他們的關係細細思量,其實極好,時時刻刻都好。他想從診所衝出去,回到正常世界,去到那家街角的咖啡店裡,他和柯爾斯滕可以來一個金槍魚三明治和一杯接骨木花茶,繼續過平常日子。這種日子他們居然主觀上錯誤地認為是不完美的。

“我先說明一下吧,”醫師一字一板,帶著愛丁堡上層階級的口音,“我們有五十分鐘,你們可以看壁爐上方的鐘把握好時間。眼下你們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安,不然就太反常了。你們也許認為我對你們要麼無所不知,要麼一無所知。這兩種看法都不確切。我們會一起來分析你們的狀況。你們能來這裡,我應該給予祝賀,我知道這需要一點勇氣。對於想繼續共同生活的夫妻來說,能一致同意來這兒,就已經是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她身後的書架上都是重要的專業書籍:《自我與防禦機制》[3],《從家出發》[4],《分離性焦慮》[5],《愛的迴響——客體關係理論視野中的夫妻心理療法、自我及他人》。她自己的第一本書則寫了一半,書名叫《婚姻關係中的安全依戀和焦慮依戀》,將由倫敦的一家小出版社印行。

“跟我說說,你們怎麼會想到我這兒來?”她繼之以更親切的語氣。

柯爾斯滕說,他們倆相識於十四年前,有兩個孩子,兩人都成長於單親家庭。他們的生活忙忙碌碌,讓人很滿足,有時候也苦不堪言。她討厭他們之間的那些爭吵。在她眼裡,丈夫再也不是當年她愛的那個人了。他對她怒氣衝衝、摔門,還罵她是蕩婦。

費爾貝恩太太停止記錄,抬起頭來,臉上一片冷靜;日後他們會常常看到她這種表情。

這些都是真的,拉比也承認。在柯爾斯滕身上,有一種冷漠和偶爾的無聲蔑視令他絕望,那蔑視似乎就是為了惹惱他。對於他的或自己的煩心事,她總以沉默和冷漠來應對。他經常在追問,她是否真的愛他。

摘自喬安娜·費爾貝恩博士《婚姻關係中的安全依戀和焦慮依戀——一個客體關係理論的觀照》(倫敦卡納克出版社):

依戀理論,是由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和同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創立的,他從人類最早期接受父母看護的經歷中,挖掘人際關係緊張與衝突的原因。

據估計,三分之一的西歐人和北美人幼時都遭遇來自父母的失望情緒(參見C·B·瓦西里,2013),其結果便是,為了抵擋對無法忍受的焦慮的恐懼,原始的心理防禦機制被啟動,信任和親密關係的能力受到了干擾。在他偉大的著作《分離性焦慮》中,鮑爾比提出,那些在幼時被家庭氛圍傷害的人,長大後面對婚姻關係的困難或分歧時,會有兩類反應:一類表現為畏懼、依附和控制的行為趨勢,鮑爾比稱之為“焦慮型依戀”;另一類則傾向於防衛和退縮,他稱之為“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的人往往喜歡查探伴侶,會因為嫉妒而發作,花大量的生命悔恨夫妻關係不夠“緊密”。迴避型依戀的人會說他們需要“空間”,樂於獨處,會在畏懼時尋求性關係的親密。

尋求夫妻療法的病人中,高達百分之七十的人會表現出焦慮型依戀或是迴避型依戀這兩類行為模式。極常見的是,夫妻往往是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的組合,每一種行為反應都會加速對方信任感的螺旋式下降。

他們不再自發地去理解對方,認識到這一點實在令人羞愧。來到診所意味著他們放棄了憑直覺去感受所謂的靈魂伴侶的內心活動。因為家庭生活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時刻的微小考驗,日積月累,愛情的美夢便被拋棄、被取代;但是在費爾貝恩太太看來,生活中此類不經意的時刻都要緊得很,一個不友好的評價、一點稍許的不耐煩或是一種傷人的直率都埋下了夫妻問題的禍根。

費爾貝恩太太在幫助他們拆彈。花上五十分鐘(以及七十五英鎊)來分析柯爾斯滕第二次對著樓上喊拉比下來擺餐具時,拉比的表現,或是柯爾斯滕對埃絲特不盡人意的地理成績的反應,這似乎很愚蠢。但這些都是問題的出血點,如果置之不顧,會演變成某種災難,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那些焦點:家庭暴力、家庭破裂、社會服務提供的輔導、法庭判令……所有問題都起源於微小的羞辱和辜負。

今天,拉比提起了昨晚的一場爭論。它涉及工作和收入。他的公司短期內會有停薪或降薪的風險,這將導致他們不能按期償還抵押貸款。柯爾斯滕對此無動於衷。面對這麼嚴重的問題,妻子為什麼總是以這種無所謂的方式回應,她就不能說點什麼,什麼話都行,只要有助於解決問題?她甚至有沒有聽?為什麼她總是在他最需要支援的時候,應之以含糊不清的“哦哦”?這就是他衝她大吼、咒罵,然後揚長而去的原因。他這樣做是不好,但她太令人失望了。

焦慮型依戀的一個特徵,就是無法忍受模稜兩可的情境,比如沉默不語、吞吞吐吐或不置可否,並會作出激烈的反應。這些模稜兩可,會立刻被負面解讀成侮辱或惡意的攻擊。對於焦慮型依戀的人來說,任何微小的輕慢、草率話語或是疏忽都被理解為一種嚴重的威脅,會發展成為關係破裂的前兆。客觀的解釋毫無用處。焦慮型依戀的人經常在內心感覺在為自己的生命而戰,但他們顯然無法將自己的脆弱解釋給身邊的人,於是可以想見,周遭的人便可能將他們定義成脾氣不好、易怒、冷酷。

這值得一提嗎?柯爾斯滕反對說。他又誇大其詞了,在對待很多事情上,從下大雨到餐館難吃的食物,他都是這種態度。譬如去葡萄牙那次,甚至孩子們都覺得住得不錯,可之後幾個月,他一直在抱怨那家旅館骯髒不堪,彷彿那兒就是世界末日。

她接著說,她當然不會響應他的反應。值得這麼暴跳如雷,弄得盡人皆知嗎?一個人的脾氣怎麼會這麼火爆?她努力想給費爾貝恩太太一種印象:夫妻倆中,她是比較講理的一個;同為女人,費爾貝恩太太可以一起感嘆男人的愚蠢和荒唐。

但費爾貝恩太太不願被逼著去偏袒。這是她的智慧。她不管誰是“對的”,她想要的是摸透兩人的感受,然後促使一方心生同情,傾聽另一方。

“在那種情形下,當柯爾斯滕不怎麼說話時,你怎麼看她?”她問拉比。

他想,這是一個荒唐的問題,昨晚的怒火又在體內燃起。

“我的感受正如你所料,她很可怕。”

“可怕?就因為我不說順遂你意的話,就說我可怕?”柯爾斯滕插嘴說。

“柯爾斯滕,請等一下,”費爾貝恩太太提醒道,“我要再多挖掘一下拉比在這種時候的感受。當你認為柯爾斯滕讓你失望時,你是什麼感受?”

這一次,拉比不再控制自己的理性,而是下意識地說:“害怕、孤單、無助。”

一陣沉默;這是他們中某一個人說了重要事情後,常有的局面。

“我感到孤單。我無足輕重。她根本不在乎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狂野時代

一三五七九

夏日庭院(夏日的庭院)

湯本香樹實

殿下萬福

簫九六

食醫小店

菩提守望

一夜成了大富豪,前女友都氣瘋了

穿越星辰大海

桃運鄉村小仙醫

w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