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剝殼非為啖肉,懶糊窗:最雜的雜文,粒粒如金,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手寫來的書信,往往泥沙俱下。可愛處也在這裡。信首先要“信”,“達”當然也重要,而“雅”只是次要東西。於無意中求得,意到筆不到。如果把書信作為一種文體,而加以創造,如袁子才的尺牘、鄭板橋的家書,的確有可讀性了,但也失脫作為書信所特有的不拘,有些故作姿態,把自家吃飯變成請客吃飯。好的書信首先都很實際,比如與誰絕交,比如向誰借錢。礙於禮儀,又不能直奔主題,就要說點廢話。廢話常常是一札簡函中最為精彩的部分:繞著圈子,待會兒看他怎麼繞回去!這就是書信之美。除開書信,具有書信之美的,要數書法,宋以前的書法。這在晉代尤為顯著,王羲之墨跡——他的筆墨章法就可稱為“書信體”,不要說雜帖本身;答謝,問安,公共關係,也可說廢話不少,但有了世俗之美。也就是人情美。遠開一點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也是一種人情美吧。他寫的“帖”,這些便條,也就是書信。一個人文章寫到結尾,能發現只是些廢話,這就大解脫。所謂妙文,無非寫出一些有風致的廢話而已。這樣說書信是最接近文章本質的,但本質對於閱讀者而言,似乎並不重要。讀一通父與子書信,作為閱讀者,只得當一回別人家的兒子,聆聽訓誡,替人受過,心裡不會樂意,所以我更樂意讀非書信類的文字,即文章。

現在,我就在寫這一篇有關書信的文章。

以上都是廢話,可惜缺乏風致,如果直接從以下讀起,可能省時得多。長生果要剝了殼吃,我總算把殼剝掉,裸赤出果肉來:

這幾日,讀完《郁達夫書簡》。郁達夫寫給王映霞的信是越寫越短,短到後面,恍如一脈秋江,沒有釣船,沒有蘆葦,甚至連寫信人的影子也不照出。凌波而來非仙子,原是開門七件事,就簡約成這幾樣東西,王映霞也不見了。想來明朝小品看似空疏,實質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把這幾樣東西幻化花前月下,搞得大家以為能餐風飲露。我被郁達夫幾封簡訊感動,沒有廢話的信竟也很美:押上生活的險僻之韻。開門七件事從來就不是廢話,這就有另一層意思:廢話而立言,“欲辨已忘言”的“言”。出於無奈,寫信人總得寫些什麼,儘管知道收信人早已曉得他會寫些什麼。所以這點上講,立言也等於廢話。古人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風流雲散。

果肉這麼小,殼卻如此之大,蠻有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退出德雲,你開始吊打春晚

瑞明洛

神醫下山

羽化仙

導演:只想混個溫飽竟然變成大佬

吃藕牛

其實我是個作家

追蝴蝶的胖子

甜美的大學生活

汝子願

唯我無神!

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