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青梅竹馬,茶墨相:一本書帶你走進最地道的中國文人的生活世界,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些人嫌碧螺春淡。碧螺春就要淡,它用它的淡,固執地給喝茶者留下印象。或許多年以後,花前月下,波瀾不興,我們又會回憶起碧螺春來,覺得這淡,如此典雅,哦,原來碧螺春一生修養,就修養這淡。

碧螺春的淡,淡而有味,“人淡如菊”,一位窈窕淑女肌膚粉嫩身材嬌小跳出紅塵之外。碧螺春是寂靜之茶,沒有慾望。我喝正山小種能感到此茶的慾望,生命之熱,呼風喚雨。這是兩種風格,硬作比較的話,“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碧螺春是王維山水詩;而正山小種,總會讓我想起“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韓愈的文氣。

“欲造平淡難”,所以碧螺春真不容易。喝它不容易,我寫它也不容易。

喝碧螺春需要意會,會心一笑。

喝碧螺春能喝到會心一笑,凡事也能“歸絢麗於平淡”。

這時候好像偏偏又來一個唐太宗,竟然覺得碧螺春絢麗。這麼絢麗,全在不露聲色之中。不露聲色,露了香氣。碧螺春香氣是絢麗的,花果香是碧螺春的個性。說碧螺春個性如花也是對的,但這花不是山茶花,也不是牡丹花,碧螺春香氣的形狀(香氣是有形狀的,用心就能看見),沒有山茶花形更沒有牡丹花形那麼肥大。如果說山茶花牡丹花像碗像盆,碧螺春香氣的形狀就似酒盅,它是小小的、含蓄的、凝鍊的、內斂的,甚至不乏謹慎,這一點上,很像蘇州人,當然是傳統蘇州人。傳統蘇州人是很有形狀的,我小時候在小巷還偶爾見到,現在跑遍城裡,蘇州人都像印度紅茶了,反正我說不出話不出此等風味。這話過了,得罪。

碧螺春常常被種在枇杷樹下、楊梅林中、板栗園間,耳濡目染,儘管身不能像枇杷打金彈、楊梅落紅丸、板栗推敲毛粒子,但氣息上早已與枇杷楊梅板栗的花香果香難解難分。

之所以碧螺春香氣是小小的、含蓄的、凝鍊的、內斂的,因為枇杷楊梅板栗開花,它們的花就是小小的、含蓄的、凝鍊的、內斂的,不注意的話,沒覺得是在開花。枇杷楊梅板栗的果實也是如此,上面說到碧螺春香氣的形狀沒有山茶花形更沒有牡丹花形那麼肥大,也可以這麼說,碧螺春香氣的形狀沒有西瓜更沒有冬瓜那麼宏偉。甚至比一粒藍莓還小。

今天下午,我試著用工夫茶茶具沖泡碧螺春,蓋頂居然落入一股團團轉的青梅香,即喝一盅,體會到——我從沒有享受過的碧螺春的天真無邪!碧螺春的茶味還有天真無邪的味道,在我是第一次。是不是聯想的原因呢?我由青梅之香聯想到竹馬之聲,青梅竹馬,天真無邪,順水推舟,不費力氣。喝茶需要不需要聯想呢?我的意思,自然而然,青梅無意儂嗅,竹馬隨便郎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橙黃橘綠時

勖力

淺情人不知

師小札

組織部長3

大木

煉神丹,馭靈獸,廢柴逆襲驚豔九州

蕭歌

朝聖者

泰瑞·海耶斯

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泥白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