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橄欖札,茶墨相:一本書帶你走進最地道的中國文人的生活世界,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妹拿來一袋新鮮橄欖,結實明朗,宛如清泉水底苔意沁碧的鵝卵石。

茶中雜以他物,由來已久。《茶經》摘錄《廣雅》,有用茶與蔥、姜和橘子合煮的記載。先人時代,煮茶為飲。現在除少數民族地區的一些飲茶習俗,大多數人不會在茶裡下蔥、姜和橘子的吧。

蘇州人新春會在茶裡下橄欖,名“元寶茶”。

茶是綠茶,如果橄欖下在碧螺春茶裡,滋味更好,盈盈,隱隱,氣息影青。

泡碧螺春一般下投,先斟水,再投茶。剛才,我試試水溫,六十多度,個人經驗不下投也行。我在玻璃杯裡放入一枚橄欖,再投碧螺春,淅瀝似雨,有水注入。第一口是碧螺春的香與味,第二口是碧螺春的香與味,第三口新鮮橄欖的香與味像蘭花的一根葉子弱不禁風地從深處抽出,撩撥舌尖,軟刺上顎。隨後是一會兒碧螺春的香與味,一會兒橄欖的香與味,交替穿插,井水不犯河水。它們融為一體是在三泡過後,但這時也人老珠黃沒精打采了。

《茶經》摘錄晉朝人社交禮儀,寒暄過後要請客人吃茶三杯,然後奉上甘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子、橄欖、懸鉤、葵羹各一杯。記載不詳,不知道是甘蔗汁什麼的,還是果盤?如果是喝甘蔗汁什麼的(原文用“各一杯”字樣),加上前面三杯茶,共有十一杯流質,大有水淹七軍的架式。社交禮儀往往是讓人受罪的文明,獨處才說得上不亦樂乎。

上面說到甘蔗木瓜,日常裡我很喜歡楊梅和橄欖,姑且不言它們的滋味,單是這兩個詞的形聲,就使我喜歡。我沒吃過新鮮木瓜,據說嚼之無味,難道它是偽裝成水果的雞肋?陸時雍《詩鏡總論》裡說:“餘嘗謂讀孟郊詩如嚼木瓜,齒缺舌蔽,不知味之所在。”看來並不是嚼之無味,是不知味之所在,一點悟性也沒有,那麼不是木瓜的錯。

為了驗證“如果橄欖下在碧螺春茶裡,滋味更好”,我試著把橄欖與六安瓜片同泡,用白瓷蓋碗。

我先在白瓷蓋碗裡放入一枚橄欖,也真是怪,六安瓜片往白瓷蓋碗裡奔去,偏不凌駕於上,只是灑落聚集在橄欖周圍,橄欖像是被六安瓜片抬舉出來,但橄欖的神色卻不得意,相反更為謹慎。

六安瓜片圓周如巢,橄欖好像安臥其中的綠色鳥蛋,我都捨不得灌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六師弟,你比誰都藏得深

掌劍書生

末世?抱歉,我背後是萬千世界

影孑

財富自由後,我專職收房租

泗季輪迴

神豪:開局獲得萬億簽到獎勵

做我的小豬

伐夜使

笑輕吟

校花騙我後,冷豔白月光獨寵我一人

南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