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蒸青閒筆,茶墨相:一本書帶你走進最地道的中國文人的生活世界,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蒸青是茶葉加工工藝,從唐代傳到明代,大概所蒸時間過長,給蒸黃了,於是明代人就自覺地站立起來共同掃黃。蒸青在明代式微的原因,是茶葉另一加工工藝炒青濫觴,於是明代人就自覺地站立起來共同炒作。蒸青,珍禽呀。現在要喝到蒸青茶,不容易。蒸青名品“恩施玉露”,我肯定沒喝過。但也不一定。昨天我說我沒喝過“白毫銀針”,今天偶翻日記,發現我不但喝過“白毫銀針”,還有感慨,“喝茶給我的啟示——這是在塵世努力與積極地享受”。蒸青名品“恩施玉露”我或許沒喝過,蒸青茶我是喝過的。我喝過“新林玉露”,它也是用蒸青法制作。去年我喝了。去年我喝剩的半盒“新林玉露”,一直存放在書架上,它的外包裝很有東洋風,彷彿浮世繪區域性,正好用作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他們文集的伴娘。下午我拿出來喝了:它的茶味,會繞過舌尖、舌心,快速地透過舌頭兩側,往舌根壓去——舌根那裡沉甸甸的。也就是說苦。凡是好茶,它的味道決不會一味。它是很豐富的,一口好茶在舌頭上會無窮無盡變化:一會兒世代書香,一會兒變跡埋名,一會兒把素持齋,一會兒錯彩鏤金,一會兒方面大耳,一會兒忘象得意,一會兒穿紅著綠,一會兒格高意遠,一會兒漢宮威儀,一會兒不恥下問,一會兒話中有話,一會兒黃卷青燈,一會兒款語溫言……或滄海桑田。或潔身自愛。或哀莫大於心死。說到底,茶的味道又是雅俗共賞的。“新林玉露”作為茶,它有點像長工,在一群“紅小兵”崇拜的眼光包圍之中一味訴苦。而一味訴苦,這,這也就是蒸青茶的特點吧,我也拿不準。拿不準還有我沒對它好好收藏。茶是要收藏的。

下午,我喝了河南蒸青(蒸青茶讓我覺得頗有高古之風,但不免質直,“文似看山不喜平”,喝茶何嘗不是如此呢),又喝了安溪鐵觀音和滇紅。

“只有你知道,茂陵多病,幽樹多花。你知道樓頭——蕭蕭,喝鐵觀音,蕭蕭風鈴聲,蕭蕭楓林深。”

“吃晚飯前,我看了看紅茶葉底,彷彿雷諾阿的油畫作品;我摸了摸,質感一如絲綢。我不多的喝茶經驗告訴我,葉底色彩豐富的,茶味也厚;葉底質感柔滑的,回甘也好。”

這也是奇蹟吧,即使我飽喝鐵觀音和紅茶,蒸青茶的味道還時不時在舌根上跳一下,說:

“我在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學霸的超甜小學渣

慕橙一二

暗算

麥家

山野小神醫

二升

鄉村極品醫仙

南城青禾

我在1980搞開發

岑馬

隨身淘寶:皇家小地主

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