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臨書但有惆悵,茶墨相:一本書帶你走進最地道的中國文人的生活世界,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雨寒……

憂深……

汝佳不?

王羲之文章收在《全晉文》第二十二卷至二十六卷。讀他《用筆賦》,“時行時止,或臥或蹶”,也是行文訣。《與人書》中有“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是書法的“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被忽略了。又王羲之幾次說到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墨”,他是強調苦學的。

他的雜帖最好,有情。情在日常中。

計與足下別,廿六年於今,雖時書問,不解闊懷。省足下先後二書,但增嘆慨。頃積雪凝寒,五十年中所無,想頃如常,冀來夏秋間,或復得足下問耳……臨書但有惆悵。

……此種彼胡桃皆生也。吾篤喜種果,今在田裡,惟以此為事,故遠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

彼所須此藥草,可示當致。

今年年初的一場大雪,我頗懷念南方朋友,卻寫不出。“臨書但有惆悵”,這一句客套話也有情致。

胡桃種活了,設想山坡之上,綠油油樹苗彷彿藥草,王羲之要能吃到胡桃還要多年。胡桃樹有明媚色彩,在喬木裡屬於活潑少年,不像柿樹棗樹龍爪槐那樣老氣橫秋。

我喜歡胡桃這名,看到“此種彼胡桃皆生也”這一句,心裡特別快樂,大概是我童年有幾年常常從一片胡桃林裡穿過。我究竟什麼時候喜歡胡桃這名的呢?一切都是綠色,一切都是存在。我沒見過胡桃落葉,因為一到深秋我就不用穿過那片胡桃林了。但還是有失去。胡桃於枝頭表皮碧綠,農民們打下,浸在水池裡漚,不多久呈現褐色——最後裝進麻袋摔甩,讓骯髒的表皮脫離。胡桃會骯髒得如此之快,而胡桃這名永遠乾淨:碧綠於枝頭,天很藍,陽光。日常生活可以毀壞胡桃之實,卻毀壞不了胡桃這名。所有的物皆能飛速發展為庸俗,而詞靜觀己名。物在往外掙扎,詞越陷越深——隱居埋名的本地。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奉黃柑二百,不能佳,想故得至耳,船信不可得知,前者至不?

按照《橘錄》說法,“柑乃其(橘)別種”,王羲之種橘奉橘,種柑奉柑,與書法一樣,皆為本色。做什麼,他沒有別種。

我在北方生活多年,念雨。早晨醒來,聽到窗外淅淅之聲,會舒坦地伏枕諦聽。或半夜驚雨,眼前似乎得一嶄新天地。有幾次風過白楊,聽成秋雨。或許有人以為我懷鄉了。

在江左,十天七天雨,避之不及,何念之有?一下雨,粉牆亦如疲倦的絕望,黛瓦就像在皺皺巴巴銀幕上跳動著一部模糊不清飛沙走石的老電影。黑白電影。露天電影。一部老電影被廠區反反覆覆放映,我們小孩看過七八遍以後為了看出點新花樣,就在銀幕後面看。在我們身後,是紅磚圍牆,出紅磚圍牆,是農民土地:一條溝,玉米田,集體墓地,很遠很遠,是胡桃林。晚上是看不清胡桃林的。……不在江左,更覺得王羲之這一段段文字清晰,不,不是清晰,是親切。

雨寒,卿各佳不,諸患無賴,力書不一一。羲之問。

行近遣書,想即至此。雨,汝佳不?得懸心。吾乏劣,力數字。

五月十四日羲之近反至也。得七日書,知足下故爾,耿耿,善將息。吾腫得此霖雨轉劇,憂深,力不一一。羲之。

不,不是親切,是真切。

此雨過,將為受,想彼不必同,苗稼好也。

我只有幾年從胡桃林穿過的日子,毫無鄉村經驗,所以不會說出“苗稼好也”。慚愧慚愧,四十五年米飯,我哪天用想象的鄉村經驗再去讀讀王羲之墨跡,不知能不能收到冬瓜茄子?

王羲之這麼多雜帖,居然沒有真跡留下,“罔戀之至”,“但有慨嘆”。

懷友,“冷過,足下夜得眠不?”“得書,知足下患癤,念卿無賴,思見足下,冀脫果,力不一一。”生病,“發瘧,比日疾患,欲無賴,未面邑邑。反不具,王羲之。”送禮,“君學書有意,今相與草書一卷。”應酬,“僕可耳,力數字。王羲之頓首。”醉酒。“甲夜羲之頓首:向遂大醉,乃不憶與足下別時……”家事,“吾有七兒一女,皆同生,婚娶以畢,惟一小者尚未婚耳,過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內、外孫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行樂,“僕近修小園子,殊佳,致果雜藥,深可致懷也。”服藥,“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也。”戰爭,“十四日,諸問如昨,雲西有伐蜀意,復是大事,速送袍來。”“卿事時了甚快,群凶日夕云云,此使鄴下一日為戰場,極令人惆悵,豈復有慶年之樂耶?思卿一面,無緣,可嘆可嘆。”

砸開了,新鮮胡桃肉好似茅屋積雪,路上的人跑得真快,王羲之一生就在懷友、生病、送禮、應酬、醉酒、家事、行樂、服藥、戰爭……之中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寵壞反派

姜之魚

鄉驢

莫小怪

春雲浮空

綿綿花瓞

水北天南

安寧

紅血女王3:國王之囚

維多利亞·艾薇亞德

對準那顆星星[快穿]

阿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