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城南唱和,茶墨相:一本書帶你走進最地道的中國文人的生活世界,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南”兩字,真好。字與字的搭配,也是山山水水,一言難盡。有的是字形和諧,有的是字音協調。文章的高下,這是之一。我以前說過,看杜甫詩,一定要看繁體字本,而李白,似乎用簡體字排版更好。看“城南”“城東”“城西”“城北”的字形吧,也巧了,“東”“南”“西”“北”幾個字,字形都是對稱的,問題在音上。說“城東”,這“東”音太響,含它不住,像敲著一面鼓;說“城西”,這“西”音太壓抑,彷彿矇在鼓裡;說“城北”,“北”音急促,鼓被打破。就是“城南”好,這兩個字念出,有花開緩緩的慵懶和從容。慵懶多一點。慵懶是美學上極高品位——王羲之《蘭亭序》裡有種慵懶,慵懶是高貴的,慵懶也是寂寞的。慵懶到荒涼,一覽眾山小。“城南”兩字真好,我燒晚飯時,正隨手翻著楊維楨《城南唱和詩卷》,他的這幅書法寫得“屑粒簌囉”,好像米粒在沸水之中滾動,“雪粒速落”,好像城南下雪,夜歸人深一腳淺一腳回家。

楊維楨《城南唱和詩卷》,比他的《晚節堂詩》搖曳,也比他的代表作《真鏡庵募緣疏卷》敏感。也許還是我喜歡“城南”的緣故吧。亂世間,有幾個朋友唱和,又於城南,不幸中之大幸耳。亂世間的友誼是極其珍貴的,況且“以文會友”。天意人事乖張多違,也只有依持文心詩腸了。楊維楨《城南唱和詩卷》,在我以前的記憶裡,一個字一個字寫得像竹節霜根。不,竹節蘭根,鍍銀的竹節,抹粉的蘭根。

元朝書法以琴作比,“吳聲”與“蜀聲”也。趙孟頫、鮮于樞“吳聲”,綿延徐逝;楊維楨、張雨,不妨認他們作“蜀聲”,激浪奔雷。元初書風的平湖淌到元末,成為急流。但元朝作為一個朝代,的確短暫,所以也或許平湖與急流是共存的,只是黃牛角水牛角而已。騎在青牛背上出關的書家一個也沒有。趙孟頫、鮮于樞千里迢迢風塵僕僕但沒有出關,楊維楨、張雨不記得關在哪裡——他們在城南玩耍,來都來不及呢。我見過楊維楨一段文字,是寫給張雨的,現在想來,大概有這麼兩句:“幾年未見張公子,桃花觀裡喚真真”,到底是“桃花觀”還是“桃花庵”,想不起來了。還是“桃花春裡喚真真”?下個“春”字,奇崛稍些。

可能楊維楨鐵笛吹得最好,柳枝竹枝,桃花杏花,不在柳邊在桃邊,他吹著鐵笛,聲遏行雲,一腔愁怨誰人見?喝酒!他的詩不怎麼樣,元朝江南,幾乎沒好詩人,元朝中國也沒好詩人,即使天賦如楊維楨的翩翩雲鶴,一直生活在雞群雞窩,鶴脖子鶴膝也會短的。我猜想楊維楨鐵笛第一,因為鐵笛我沒聽見,所以第一;書法第二,詩文第三。趙孟頫書法也好,但我興趣不大,直接看王羲之就是。楊維楨書法,雖然不能說前無古人,而新意常有。他比他的本家楊凝式更野——楊凝式是鱖魚時節瀟灑的斜風細雨,楊維楨是青蛙亂蹦的雷陣雨。但“城南唱和”這個場景真好,亂世間的愁怨,讓後人不容易看出,也真好。文章的高下,這是之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金屬帝國

夜翊歌

四合院之時代生活

花落雖頻

山村小神醫

風中沙漠

美女總裁老婆

流浪

極品絕世(全能神醫)

七步王子

在戀愛綜藝做導師

十六月西瓜